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实践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实践与研究
教育实践与研究

窦才

旬刊

1009-010X

jysjyyj@vip.163.com

0311-66005922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22号

教育实践与研究/Journal Educational Practice & ResearchCHSSCDCSSCI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着眼于新世纪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势,全国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做好三个服务,即:为中小学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服务,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为中小学教育管理服务。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教研工作者、教育理论工作者和教育管理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引领教育之光 照亮强国之路

    翟学磊
    1页

    基于乡土资源的地理研学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以碧霞山丹霞地貌研学实践活动为例

    王志远刘艳
    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乡土资源进行地理研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以滦平县城西南郊碧霞山丹霞地貌研学实践活动为例,阐述研学实践活动目的地的确定、研学目标的预设、研学实践活动方案的设计以及研学实践活动评价,为教师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研学实践课程提供参考案例.

    高中地理乡土资源研学实践活动丹霞地貌

    历史评价方式变革实践策略

    赵义宾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心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评价方式的转型要求体现出创设情境、兼顾整体和融入时代的特点.因此,实施评价变革,可以采用由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向过程,由知识掌握的评价转向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由单一评价转向多元评价,同时开发与运用测评工具,如此可通过量化表、问卷调查、访谈提纲等评估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真实水平.

    中学历史评价方式实施策略

    义务教育化学教材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研究

    郭震钟晓媛王维臻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梳理《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对化学教材内容要求的基础上,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化学 九年级》教材为研究对象,分析教材对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内容要点的覆盖情况,以及相关要点在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与呈现方式,并为后续教材修订完善提出加强覆盖,补齐短板;优化相关内容的选择与编写方式,突出思想性和时代性,加强实践性;加强整体设计,突出学科特色,提升相关内容的逻辑性等建议.

    初中化学教材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义务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区域教研中的实施途径

    张琦
    1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文化思想为主干,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长河中淘洗出来的智慧结晶.通过立足课堂教学,组织专题教研活动,开展社团实践活动,教师深入研究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体会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在学生潜能开发、人格培养、道德塑造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有助于延续中华文化基因,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中学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区域教研实践活动学生素质

    家校共育背景下中小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策略的研究

    林薇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家庭与学校在学生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家校共育的背景下,中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为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文献综述、案例分析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探讨当前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人文情怀的课堂教学、优化家校合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与实践活动等一系列提升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小学生家校共育语文素养提升策略

    本刊关于作者投稿及稿件处理的重要启事

    《教育实践与研究》编辑部
    24页

    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教学策略浅析——《唐雎不辱使命》教学探索和实践

    关真江
    2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是文言文阅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一个难点.文言文概括人物形象,重在理解文本.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索人物形象的积极性,借助搭建的理解人物的支架,以读代教,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可帮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出自己的理解、分析、概括和体会,内化成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初中语文情境创设人物分析以读代教

    一"问"激起千层浪——"以问导思、以疑定教"教学法探索与实践

    孙宏丽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问导思、以疑定教"教学法能活化语文教学,打造充满活力的魅力课堂.在教学中,课前预习"问"、课中生成"问"、课后升华"问",既有助于培养与深化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张扬学生个性,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学情,营造"问题场",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打造立体生态课堂,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素质教育.

    学生提问思维发展以问启思以疑定教核心素养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徐帅
    3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以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精选阅读材料,丰富思维内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思维动力;引导深度讨论,提升思维品质;多元总结反思,促进思维发展等策略,可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改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批判性思维能力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