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探索
教育探索

汪润珊

月刊

1002-0845

info@exploreedu.com

0451-86305279

15008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

教育探索/Journal Education Exploration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理论期刊。突出理论性、学术性、管理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对象为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人员,各级教育的人员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主体协同发展教师教育的内在机理及路径探析

    张雪凌龙宝新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师教育参与主体间的协同共生和融合互促是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首要前提.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多主体协同发展教师教育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共生发展意识不强、主体间功能整合度低、教师发展环境羸弱、利益本位束缚等方面.本研究从共生单元、共生关系和共生环境等三个维度剖析多主体协同发展教师教育的内在机理,提出推进多主体协同发展教师教育的路径.今后,需耦合共生单元,重塑参与主体目标与定位;深化共生关系,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构建共生生态,营造协同态发展正向环境.

    多主体协同教师教育共生理论高质量发展

    制度同构与集体理性:"双减"政策的价值分析——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的视角

    董汉夫张丽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减"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出现了"欲减反增""教育焦虑"等执行性问题,因此,厘清政策执行的逻辑以及制度的价值成为现实需要.以社会学制度主义为理论视角构建政策分析框架,从制度同构的形成与集体理性的选择两个层面阐释"双减"政策的生成逻辑与价值,是一种正确的认知.在制度同构层面,通过历史背景、制度趋同与现实路径等三个维度厘清其作为当代教育的必由之路;在集体理性层面,通过管制要素、规范性要素和文化认知要素等三个维度分析"双减"政策最终的价值旨归是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

    "双减"政策社会学制度主义价值分析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幼小衔接的问题及策略探析

    李婧漪刘晗
    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小衔接对农村幼儿平稳过渡并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乎其后继学习与终身发展.当前农村幼小衔接主要存在衔接意识薄弱、衔接方向单一、衔接方式盲目、衔接成效甚微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各责任主体应提高衔接意识以加强农村幼小衔接意识和观念普及;重视双向衔接以推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动协作;聚焦科学衔接以优化幼小衔接教育内容和衔接方式;落实有效衔接以助力幼儿学习品质养成与全面发展.

    新时代农村幼小衔接幼儿园教育小学教育

    文化自信自强视域下儿童戏剧教育的价值定位与传承路径

    马娥张岩岩陈琼
    20-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儿童戏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戏剧教育作为新兴领域渐成学界热点,"文化自信自强"为分析儿童戏剧教育提供了新视角.儿童戏剧教育具有传承文化、凝聚力量、蒙以养正、全面育人等四重价值定位,应通过"树立正确儿童观,从'剧本中心'转向'儿童中心'""重审儿童戏剧主旨,有效结合文化传承与价值教学""构建'实践共同体',丰富儿童戏剧教育文化资源库""实施'两线并行制',创设多元化的戏剧传播形式"等路径促进儿童戏剧教育的传承与发展,推动戏剧教育在民族复兴与儿童发展方面的实质性进展.

    戏剧教育文化自信自强价值定位儿童中心

    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

    李银花景云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校社"协同育人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也是新时代要着力构建的育人新格局.数字化赋能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发展注入了新动能,对人的全面发展、学习型社会建设和教育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面临"协同意识淡薄,育人目标不一""目标定位不清,主体职能错位""沟通协调不畅,评价反馈缺失"等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应构建"转变育人理念,凝聚育人共识""准确主体定位,强化育人职能""加强互联互通,完善反馈机制"等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实践路径.

    数字化赋能"家校社"协同育人

    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多元主体模式构建与探索

    熊雪如
    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涯规划教育在普通高中开展具有重要性与必要性.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既有助于学生做出"最优"选择、助力整体人生规划发展,也能够帮助学生做立远大志向,培养助力国家发展的人才.但教师专业素养欠缺且教师队伍建设不完善、课程资源匮乏且课程内容过于单一、重视程度不够且对概念理解存在偏差等问题阻碍了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有效开展.为此,必须构建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多元主体模式,提高普通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成效: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建立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完善专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建设;发挥政府保障作用,提供制度政策制定与保障支持,建立生涯指导在线系统;发挥社会支持作用,提供信息资源与实践体验平台;发挥家庭辅助作用,切实转变家长观念以辅助学校更好地开展工作.

    生涯生涯规划多元主体模式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硕士论文选题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段亚男夏勇
    36-40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硕士论文渊源于世纪之交有关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反思与展望,兴起于2007年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学位点的设立,2013年以后,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而日益发展.目前,此类硕士论文已形成以案例专题研究与案例分析研究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与管理及教学实践的主体与对象为主要内容的研究格局,但在基础论题、理论层次与前沿论域等方面,均有待大力开拓提升.

    国际中文教学案例硕士论文现状趋势

    理性与管控:研究生导生和谐关系构建路径

    张钧
    4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和谐研究生导生关系的前提和基础是仁爱、理性与制度规约.通过对家长型、师徒型、情恋型、功利型、学究型、淡漠型导生关系的分析来探讨失范与异化现象,阐述导学型、协作型、朋辈型导生关系对促进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价值和意义.提出导生之间如何仁爱与理性的交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监管治理与相应制度如何完善,进而构建绿色健康和谐的导生关系.

    理性管控导生关系

    基于多源流理论的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研究

    王瑛杨梅周正柱
    47-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源流理论较好地解释了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过程.在多源流框架下,高校分类评价政策受到三条源流的推动,其中"问题源流"包括地方高校同质化严重、不同类型高校经费预算的差距拉大、地方高校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度不够等;"政策源流"包括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政策提案推动、专家学者的学术成果支撑、利益相关主体诉求的推进等;"政治源流"包括党中央执政理念与国家政策推动、国民情绪的舆论导向、国际先进惯例的引领示范等.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设置要聚焦问题源流,进一步疏解地方高校定位不准、转型发展动力不足、盲目求大等问题;要优化政策源流,关注省域层面的政策差异,进行适时调整;要优化利益整合机制,畅通多元参与互动的利益表达渠道.

    多源流理论高校分类评价政策议程

    师德教育的问题审视与优化可能

    朱水萍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教师培养中的师德教育,如不断修订伦理道德规范、注重道德推理能力的训练、特别关注新任教师的道德实践能力,但也存在课程设置不足、师德教育内容边界模糊、新任教师道德能力不足等问题.审视国外师德教育问题,可以获得对我国师德教育优化的启示,包括:在课程设计上要以师德观作为学习需求起点,兼顾课程的独立与融合;照顾职前职后一体化的阶段特征,促进师德全程养成;关注职场情境体验,促进教师道德反思的方法训练;以评促"育",突出叙事评价的发展功能.

    师德教育师德课程新手教师叙事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