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

朱凌燕

月刊

1674-4632

rre100@vip.sina.com

025-83658689

210009

南京市湖南路1号凤凰广场A楼21层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版)/Journal Research and Review on Educ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教育研究与评论》作为江苏教育出版社主办的教育专业刊物,一方面引领教育理论研究者更多关注中小学教育教学的现实,着眼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着眼于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解决开展研究;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引领广大一线教师,超越经验与案例的层面,提炼实践与探究的成果,提升认识与理解的水平,使之在理解中行动,在行动中理解,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双向互动、有效生成、不断深化,将理论知识、间接经验进行有机整合,并有效地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能力。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想"比"写"更重要——老生常谈之四十三

    吴非
    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学生来说,思维培育比作文技能养成更重要,发展学生想的能力,越早越好.当务之急,要解决不会想的问题.权衡利弊,学生不怕作文,应当是教学的期待.教师的想,会给学生以启示.课堂上要有能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的问题,能激励学生去探究.学生始终有问题意识,思维品质获得发展,比快速写完一篇作文更有价值.

    作文教学思维培育自由思想独立思考

    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文本解读与教学设想

    倪峰
    8-1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言是古人用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的书面语言.相较于现代汉语,文言简洁凝练,灵动含蓄,承载了岁月的积淀,有其独特的魅力.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三单元选取了从魏晋时期到明代的六篇经典散文,体裁不一,风格各异,呈现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多样面貌,也体现出不同作者的个性气质与丰富情志.文本解读要有必要的定位,教师要有自己的认识.教学中,应处理好工具与人文、目标与手段两组关系,在文言与文学间徜徉,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古代经典散文文言文学学习任务

    从技术哲学视角审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

    刘燕妮汤金波
    14-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技术哲学视角审视学生自主创新实验,需考虑三个基本问题:技术的本质问题、技术的实践问题、技术的价值判断问题.以"本质问题"来审视,应立足实体要素(客体要素)、智能要素(主体要素)和结构要素(工艺要素),从而明确可以从哪些方面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以"实践问题"来审视,可以让教师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如何监控并调整自己的认知和行为.以"价值判断问题"来审视,一方面可以为教学、命题等提供素材,另一方面可以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

    技术哲学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本质问题实践问题价值判断问题

    立足学科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

    黄牧航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科素养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以正确价值观念为指导,以情境为背景,以学科知识、能力、方法的运用为抓手,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据此,提炼出学科素养的四个关键词,即价值观念、多元情境、学习方法与学习任务,并将其运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把握价值观念、创设多元情境、提供方法指导、设计学习任务.这四个方面密不可分.

    学科素养价值观念多元情境学习方法学习任务

    IBDP与我国高中物理实验课程比较研究——基于评价视角

    王道平周旻旻
    2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实验课程在各国高中物理课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验课程评价对教师的实验课程教学和学生的实验课程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IBDP与我国高中在物理实验课程评价上既有类似的地方,也有着显著不同.IBDP物理课程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内部评估部分,对学生物理实验课程的学习能起到切实有效的促进作用,值得借鉴.

    IBDP高中物理实验课程评价比较

    IBDP与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比较研究——以牛津版和人教版教材中"酶"的相关实验为例

    殷亚妮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IBDP生物学实验课程和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都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但IBDP生物学实验课程更重视过程性,强调实验设计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的能力,多设置探究性实验;而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更关注实验操作技能以及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多设置验证性实验.以牛津版和人教版教材中"酶"的相关实验为例,从实验相关模块设置、内容安排和体例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期为我国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和教材编写提供参考.

    IBDP高中生物学实验课程比较研究

    IBDP与我国高中数学课程比较研究——指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张萍曾素樵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材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以苏教版高中数学新教材和IBDP Mathematics AA HL教材为载体,通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编排、教学设计等方面的比较,初步探索了中外高中数学教材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异同.中外高中数学教材尽管在部分章节的内容顺序和难度要求上存在差异,但均能着眼未来,强调创新,并且都精心设置了丰富的数学素材,以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探究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其创新思维能力.

    IBDP高中数学课程比较拔尖创新人才

    追求"文化理解"的高中文言文教学

    包旭东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追求"文化理解"的高中文言文教学,意味着教学要由"知识立意""能力立意"向"文化立意"转向.具体而言,要宏观把握传统文化教育元素,因文布点确立"文化理解"教学体系;要从文化视角重构学习内容,寻找文本解读的合理路径;要在历史文化语境中,引领学生从文本理解走向经典阐释;要设计文化体验性学习任务,倡导主题式文化研习活动.

    文化理解高中文言文教学文化立意

    从审辩式思维的角度——《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路径探索

    杨菁
    48-51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浒传》篇幅较长,历史背景宏大,人物形象众多,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很容易出现忽视整体观照或过度结构化的倾向.从审辩式思维的角度,尝试构建《水浒传》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路径:多角度审视,提出疑问;专题式重构,严密论证;逻辑化推理,合理假设;抽象式总结,反思批判.学生从浅层次的自读质疑、合作探究到深层次的假设追问、反思批判、论证总结,最终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阅读体验和个性化观点.

    审辩式思维整本书阅读《水浒传》

    议论文写作教学要关注逻辑线

    宋纯
    52-5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逻辑线是指以线型的方式,将思维过程反映为具有因果关系的关键点的组合.议论文写作教学要关注逻辑线,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顺着逻辑线"前行":养成一个习惯,阅读时分析逻辑线;理清一条思路,构思时建构逻辑线;说透一个道理,写作时紧扣逻辑线.

    议论文写作教学逻辑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