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建筑与文化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建筑与文化

世纪图书出版公司

张跃明

月刊

1672-4909

chinaacsc@qq.com

025-84468007

100010

南京市玄武区胜利村路50号1栋3D

建筑与文化/Journal Architecture & Culture
查看更多>>《建筑与文化》杂志于2004年3月1日正式创刊,是由中国出版集团主管、世界图书出版有限公司主办的集权威性、批判性、专业性、可读性、知识性于一体的专业性期刊,是中国第一份建筑与文化类专业刊物,国家一级刊物,中国建筑文化研究会会刊,中国出版集团重点刊物。国内统一刊号:CN11-5058/Z,国际标准:ISSN 1672-4909,邮发代号:28-377。 杂志在各级政府、开发商、院校和设计所的支持下,经过多次改版,已经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建筑、文化界的主流媒体。杂志以探索建筑的文化脉络 、挖掘文化的建筑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建筑文化 、增进中外建筑文化交流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动态保护下历史建筑的装配式内装改造研究——以南方某高校历史宿舍楼为例

    王黎钱征宇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装配式内装具有效率高、质量好、可逆性强等特点,适应动态保护原则下历史建筑对于保护原有结构及风貌的改造需求.文章梳理了历史建筑改造中应用装配式内装的基本要求、可行性、优势性及方法,并以南方某高校历史宿舍楼为实践案例,进一步探索部品选型、管线集成、整体卫浴布局等具体设计手法,发掘其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

    装配式内装历史建筑改造动态保护整体卫浴

    传统书院的现代转译——以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为例

    王博博孙万勇刘万泉李英贺...
    168-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传统书院的空间形态和建筑造型进行解析,提炼出礼仪、园林、院落三类空间和一种中式造型,以长沙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校区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尝试将解析的精髓转译到当代校园的规划设计中,并融合外部空间设计的关键理论,营造现代书院式校园.

    传统书院礼乐相成空间形态礼仪、园林、院落空间建筑造型

    织补与重生——城市高架桥下空间再利用模式研究

    包莹文茜倩叶青青刘骁...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高架桥是现代城市在有限的道路用地内满足交通需求的必然产物,它给城市带来畅达的同时,也造成了城市肌理割裂等负面影响,并衍生了桥下空间这一附属产物.文章通过对国内外高架桥的桥下空间改造案例进行研究,归纳了我国桥下空间的特性与现状问题,结合城市织补理念,提出了四种桥下空间再利用模式,以期为我国高架桥下空间的重塑提供新思路.

    城市织补高架桥下空间再利用模式

    传统风貌保护视域下北京非典型四合院商业化改造

    邰康敏石克辉邹浪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发展是一个经济平台,应给城市更新带来"钱途".长久以来,杂院化以及产权破碎化使北京传统四合院变为非典型四合院,其人居环境逐渐恶化,居住功能转型的现实需求愈发突出.近年来,老城保护更新政策鼓励多途径激活历史建筑的现代运用,提倡将不宜居住、空闲的传统建筑转化为社区、文旅服务等公共与商业空间.文章选取北池子大街70号院,研究非典型四合院在传统风貌保护的同时如何进行商业化转型,从商业定位、风貌延续、空间重塑等方面着手,探索传统建筑与现代发展需求的融合对接,以期探索商业化改造在指导传统建筑保护更新中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非典型四合院传统建筑转型商业改造保护更新

    平遥古城墙保护与开发的反思

    王悦丽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遥古城墙作为古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遗产价值受到瞩目.文章回顾了平遥古城墙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的修缮历史,并探讨了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平遥古城墙如何在"整旧如故""修旧如旧"的修复理念指导下,以及在平遥县城旅游开发的大背景下,开展有效的遗产保护工作.

    古城墙遗产保护真实性完整性可识别性

    文化基因在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中的保护性利用——以洛阳老城东大街为例

    张晨曦王燕飞尹玥胡晗青...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商业街区作为城市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更新改造时应注重对其文化基因的有效保护与利用.文章从外显性文化基因与内隐性文化基因两方面展开探讨,深入分析洛阳老城东大街的文化遗产价值.在对东大街的文化基因进行识别后,针对其文化基因中现存的空间肌理破坏、街区风貌混乱、历史文化挖掘不足、商业活力缺失及人居环境不佳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性利用对策,旨在平衡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需求,促进街区可持续发展.

    文化基因传统商业街区基因识别保护性利用

    基于"三原翻建"政策下既有住区的更新改造——以南京市秦淮区大阳沟为例

    赵鑫蕊戴帮杨
    184-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中,大量结构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功能流线难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既有建筑更新成为城市发展的重难点.文章通过南京市历史文化保护区东南角大阳沟项目实践研究,基于"三原翻建"政策,在原址、原面积、原高度的限制下,以保留式设计为灵魂、精细化设计为根本、多样化设计为途径,探索能继续承载当地的文化精神和共同记忆的更新改造策略,以期为该类型的更新改造提供经验和参考.

    城市更新历史文化区翻建改建老旧小区更新协商共建

    基于价值认知的革命旧址保护利用研究——以伯延镇高树勋旧居为例

    谢空孔新艳
    188-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传统村落保护更新不仅是对村民生活条件的改善、村落风貌环境的协调,更是对传统文化的表达展示和发扬传承.红色文化所依托的革命旧址建筑作为特定历史事件的空间物证,极大地丰富了村落的文化底蕴,成为村落"动态"的文化载体.文章基于伯延镇的文化资源基础,充分挖掘其红色事迹与建筑遗址,从环境、建筑、功能、管理等角度对其中的高树勋旧居进行了保护和利用,有助于伯延镇历史的展示,赓续了红色文脉,进一步推动了伯延传统村落文化基因的传承.

    高树勋旧居革命旧址价值保护利用传统文化

    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岭南现代教堂建筑设计

    陈子坚邓茜文郭嘉
    191-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持续加强,现代教堂建筑设计需要根植本土特色、贴合文化背景.文章梳理了岭南地区的多元文化特征与岭南的地域性建筑特点,并整理出岭南地区教堂现状相较于目前现代教堂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由此针对性地提出岭南现代教堂建筑从自然环境、文化表达、仪式感营造、人文特征出发的设计策略,并以珠海天主教堂为例,进行岭南现代教堂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探索,旨在为探索符合中国文化的现代教堂建筑设计提供方法借鉴.

    多元文化地域性仪式感现代教堂

    基于传统风貌的闽南商业街区规划设计研究——以漳州九十九湾"闽南水乡"示范段为例

    韩晓宇
    194-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具有当地传统风貌的商业街区能够展现地域特色,有效地推动当地文旅和商业发展.文章注重解决规划地块文化氛围不足、传统建筑不能满足现代商业需求和建筑法规等现实问题,以漳州传统风貌要素的提炼和创新应用为切入点,在"闽南水乡"示范段项目中提出传统要素植入和风貌界面缝合的规划布局要点,以及古厝形制组合、体量尺度控制、灵活平面转化等六条建筑创新要点,以实现对传统风貌商业街区规划设计的探索.

    传统风貌闽南商业街区规划设计"闽南水乡"示范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