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刘剑华

季刊

1674-0416

lyxb126@126.com jyxb126@126.com

0416-4673126

121002

辽宁省锦州市松坡路3段40号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查看更多>>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2003年8月的《锦州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由辽宁省教育厅主管,辽宁医学院主办。自2007年(第5卷)第1期起,更名为《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OBE理念的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崔凯孟伟涵葛晓燕
    58-6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学统计学的教学应以解决临床和科研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标.由于该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传统教学方式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本研究通过分析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将"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融入医学统计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并阐述了该模式的意义以及具体实施方法,以期为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成果导向教育医学统计学教学改革

    政策工具视角下省域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方案研究——基于对26份省级政策文本的分析

    刘庆玲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到 2030 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且更高水平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使医学科研创新能力和服务卫生健康事业的能力显著增强,各省(市、自治区)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并予以落实.本文基于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建立二维分析框架,对 26 份省级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发现,政策工具使用较为全面但缺乏均衡性,命令性工具使用过溢,并且忽视了不同高校之间的差异.因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优化政策顶层设计,强化机构执行能力;增强政策工具与目标群体需求的契合性;建立府际学习机制,增强政策创新性.

    医学教育政策工具新医科文本分析

    智能虚拟仿真平台下《药品检测》课程项目制教学研究

    郑丽徐广帅
    67-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从《药品检测》课程的教学需求出发,提出智能虚拟仿真平台下《药品检测》课程项目制教学模式,从智能虚拟仿真平台环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模式解析,并总结出相应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和优势分析.智能虚拟仿真平台下《药品检测》课程项目制教学是《药品检测》课程教学的有益探索,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药品检测项目制虚拟仿真教学实践

    基于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分析的教学改革研究

    刘芷宁刘馨葛丽丽
    70-7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通过分析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成绩,了解学生的医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医学教学改革的工作方向.以辽宁某医学院校参加 2017-2021 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与全国执业医师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对其资格考试成绩进行描述性分析.笔者认为,需要从提高教师重视度、调整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等几个方面着手,逐步提高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的通过率.

    执业医师考试成绩分析教学改革

    医学生专业认同与学业倦怠的关系: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投入的链式中介作用

    张道芬高晓妹胡玲
    7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入了解专业认同与医学生学业倦怠之间的关系以及作用原理.方法采用专业认同、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和大学生学业倦怠量表对708名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专业认同通过多个途径对医学生学业倦怠产生影响.一是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或学习投入的部分中介作用影响医学生学业倦怠.二是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投入的链式中介进一步影响医学生学业倦怠.结论专业认同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影响医学生学业倦怠水平,学校教育中可以通过提高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投入来降低医学生学业倦怠.

    专业认同学业倦怠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投入医学生

    心理健康素养与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的关系研究

    李梦菊金艾裙杜松涛
    77-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心理健康素养对高校心理委员胜任力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中文版个人成长主动性量表、应对效能量表与心理委员胜任力特征问卷,对 430 名高校心理委员进行测试.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素养、个人成长主动性、应对效能均与心理委员胜任力呈显著正相关.中介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素养能够正向预测心理委员胜任力,且个人成长主动性和应对效能在心理健康素养和心理委员胜任力之间的简单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均成立.结论心理健康素养的提升能够有效促进高校心理委员个人成长的主动性,从而使其拥有更高水平的应对效能,助力高校朋辈心理服务队伍建设.

    心理健康素养心理委员胜任力个人成长主动性应对效能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纾解路径探赜

    杨彦琳
    8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动仪式链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的,其包含群体集聚、排斥局外人的屏障、互相关注的焦点以及共享的情感状态四个核心要素,这一理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运用互动仪式链理论的四个核心要素来检视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发现存在着虚拟场域崛起、教育主体单一、关注焦点模糊、情感体验缺失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创设真实情境、构建家校社共同体、聚焦明确目标、重视互动参与的纾解路径,以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互动仪式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纾解路径

    价值、挑战与路径:新时代加强高校法治教育的三维探析

    曲巍王闻萱
    85-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法治教育是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从价值维度看,新时代加强高校法治教育有利于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为校园法治建设聚心、为法治中国建设赋能.但在现实维度,高校法治教育存在教育师资不足、教育内容庞杂、教育环境复杂等多方面挑战.因此,在实践维度中,需要提升高校法治教育师资力量、科学选择法治教育内容、整体优化法治教育环境,通过多方协同、集体发力的方式打造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的雄伟声势,不断增强其育人效果与育人质量.

    新时代高校法治教育路径

    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的模式研究

    张海英程文志
    89-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素养是大学生更好地利用数字资源进行学习和生活的重要保障.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应以培养积极的数字态度和思维、掌握完整的数字知识和技能、恪守正确的伦理规范为目标;以优化数字资源环境、提高馆员的数字素养、完善数字素养教育体系为基础;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教学与自学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结合、比赛与学习相结合为模式.

    高校图书馆大学生数字素养教育

    产学研结合背景下兽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模式研究

    李明马鸣潇孙莉
    9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特别是推行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加强高校重点科研创新基地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从而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的科技教育资源共享.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级兽医专业人才不仅要具备基本知识和临床技能,还要具备工作协调组织能力和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模式可以实现校企双方的优势互补,对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均有益处.

    产学研结合兽医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