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财务管理"教学内容的系统整合与教学方法创新

    于生生王斌许乐鑫李建良...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应不断创新,目的是培养全面、新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教学内容要适合外部财会人才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灵活使用观念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活动的吸引力,全方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育效果,培育出具备强大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实用型财务管理人才。

    财务管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应用型人才

    巧用翻转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张玲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翻转课堂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借助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只有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融合,科学合理地安排课堂内外的学习时间,才能打造出高效智慧的课堂,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英语核心素养,可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英语素质。

    信息化翻转课堂英语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策略

    王杰山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好地满足教育公平和个性化教育的发展需求,构建与实施一套合理、科学且多样化的多元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多元评价体系旨在充分反映学生在数学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水平,突破传统以分数为唯一评价标准的局限,鼓励教师以创新的教育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关注学生的个性、兴趣和潜能的发展。文章将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元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策略,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小学数学多元评价体系构建实施策略

    学科核心素养下项目式教学法在初中信息科技课程中的应用——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

    魏来苗苗王晓宇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信息科技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信息科技课程要围绕核心素养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必备品格。而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恰当的教学方法的引导,因此文章提出将项目式教学应用于初中信息科技课程,并分析了项目式教学法与初中信息课程相结合的优势,再以"互联网应用与创新模块"为例设计教学环节,意在培养学生信息科技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项目式教学法信息科技课程

    情境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建构策略

    刘妍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育的众多理论和实践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在优化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然而,在当今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着教师对情境教育的理解不透彻、情境设计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认知与情感的结合存在困难等问题,文章从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结合情境教育的内涵和意义提出建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把生命体验融入语文课堂学习中,促进增长学生知识技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情境教育情境教学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策略研究

    马祥伟马俊杰韩同山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情感智慧的培养策略,强调在全面素质教育中情感智慧的重要性。介绍了情境激发与文学引入的策略,通过创造沉浸式学习环境和选择情感丰富的文学作品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探讨了通过文学探索与情感体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强调情感共情的戏剧化实践,如角色扮演,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讨论了创造性写作在培养学生个人情感表达和深化理解方面的作用。

    情感智慧语文教学情境激发

    壮族文化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的困境与策略

    韦星梦
    123-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过不断的重组、再生,壮族人民形成了兼具民族文化个性和地域文化共性的民族文化。将壮族文化作为课程资源融入初中语文课程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资源,开展具有广西特色的语文实践活动,还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传承与发展壮族文化。当前,在壮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生命载体形式的"经验"资源失落、彰显语文特征的"技能"资源缺位、符合学生需求的"情感"资源匮乏三大困境。因此,语文教师应聚焦文化格局,增强资源利用意识;紧扣语文课程性质,选准内容素材;重视学生兴趣,不断革新学习方式,以将壮族文化资源更好地融入初中语文课程。

    壮族文化课程资源初中语文困境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探索

    钱晓兰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电工电子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点,基于"岗课赛证"融通进行课程内容重构,创新教学模式,实现知识、技能、素养的三维教学目标,并以直流稳压电源的制作与调试模块的整流电路的制作与调试为例展开分析,进而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工电子技术

    中职听障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工艺美术专业为例

    王彩星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听障学生就业问题为研究对象,对2019-2021届残疾人毕业生开展就业质量评析,找出听障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文章针对性地提出贯通式人才培养"3+2"中高职衔接合作办学、"走出去请进来"的专业"1+2"培养模式等有效措施,重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力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增加学生就业机会,促进其全面发展,实现稳定就业。

    中职听障学生特殊需求稳定就业全面发展

    协同育人理念下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实践创新探索

    程世全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也是学生专业拓展的实践平台,更是深化协同育人的重要场域。然而,当前社团协同育人工作还面临部分高校对社团协同育人不重视、社团自身协同育人意识有待提升、社团协同发展还需进一步强化、部分学生社团欠缺专业教师指导的问题。对此,高校必须采取促进社团协同育人、提升协同育人意识,全面落实社团育人、优化社团管理体系,推动社团协同发展、强化社团队伍建设,凝聚社团育人力量等多种方式来完善社团管理。

    协同育人高校社团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