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
科教导刊

谷力

旬刊

1674-6813

kjdkzzs@yahoo.com.cn

027-87826797

430070

武汉市洪山区珞狮北路76号书香门第大厦1205室

科教导刊/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职班主任开展思政教育的路径研究

    田茜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班主任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其在思政渗透中的言行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鉴于此,文章围绕中职班主任如何进行思政教育展开深入研究,建立"一体两翼双融合"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达到"为国育人、为党育才"的教育目标。通过研究,希望增强中职班主任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牵引力,夯实教师队伍弘扬社会核心主义价值观的内支撑力,推动思政元素贯穿课内和课外的各个教育环节,发挥"大思政"在中职学生成长成才中的主阵地作用,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中职教育班主任思政教育

    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朱刘雅孙丹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各方力量,探索各种有效路径。社会大课堂天然的课堂属性使其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中具有独特价值,善用社会大课堂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要根据当前一体化建设的现状,运用系统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有针对性地破题,提升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的实效。

    社会大课堂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

    新工科背景下机器学习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以"学习器性能评估"为例

    刘田禾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模式。文章以大连海事大学物联网工程专业机器学习课程教学中的"学习器性能评估"章节为例,对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法等教学环节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教学内容层次化"+"教学过程场景化"+"考核体系多元化"的改革方案。通过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从而适应新工科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

    新工科机器学习课程教学设计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王深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职学业水平考试主要用来测试中职学生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考试成绩既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重要依据,也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此背景下,中职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不仅要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文章分析了当前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中职学业水平考试背景提出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策略,旨在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电子技术知识、技能基础,为他们日后的升学和就业提供有力支持。

    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能实训

    基于WE Learn平台的大学日语课程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

    赵壮平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等教育领域逐渐受到重视。文章以WE Learn平台为依托,探讨了大学日语课程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比传统教学模式与混合式教学模式,分析了混合式教学在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的优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WE Learn平台的功能特点,以及如何结合该平台进行日语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最后,文章提出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日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和建议,旨在为大学日语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混合式教学WELearn平台大学日语教学改革自主学习

    基于多元混合模式的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刘昀彤张建梅赵彻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材料成型加工原理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是学习后续成型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知识点广泛且抽象的特点,其中蕴含的原理对于实际成型生产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文章分析了 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基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交互课堂教学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所组成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提供有效策略。

    材料成型加工原理灵活交互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结合实践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软件需求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陈晓洁陈佳丽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件需求分析是软件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工程教育认证对课程教学的要求,剖析了"软件需求分析"课程的教学存在的问题,从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评价、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思路和举措。该课程紧密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开展,夯实专业理论的同时加强专业实践教育,以产业发展需求为长远目标,科学地调整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积极探索培养软件工程专业复合型、实用型高水平人才。

    工程教育认证软件需求分析课程教学改革

    基于"挑战式学习"理念的"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探索

    符黄喜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工程势力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出引入"挑战式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动力,培养其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文章详细阐述了"挑战式学习"在"工程热力学"课程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拓展三个阶段,并强调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讨论了如何设立多维度的评估机制以及收集并利用反馈信息来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以期为"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挑战式学习""工程热力学"教学模式

    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创新摭谈

    赵丽萍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小学生的一门应用技能型课程,虽然其在基础教育中课时占比不大,却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并基于深度学习的视角,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热情,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同时积极拓展学习平台,以加强深度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水平。

    小学信息技术深度学习创新策略

    教育数字化转型下微课在初中地理实验中的运用

    邵培侯红件胡金悦朱新玉...
    120-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课作为数字化教学资源,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为传统教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广泛运用。文章以"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活动为例,在分析实验类微课设计及制作过程的基础上,详细说明了地理实验过程与教学设计的融合,最终完成微课录制,为地理教学提供参考。

    教育数字化微课初中地理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