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安全工程专业安全法学教学改革探讨

    吴宽赵云
    9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分析了安全法学课程具有层面广、体量大、内容多、更新快等特点,指出了安全工程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安全法学课程的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湖南城市学院结合学校师生实际情况,提出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完善课程教学考核机制等举措提高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供同类院校参考.

    安全法学教学改革问题对策课程考核

    《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研究生课程教改研究

    于明鑫
    96-9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教改项目拟研究以实践创新为导向的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的课程建设方案,探索检测技术与智能化相结合的新教学模式,建立智能感知的实践教学方法.通过该教学改革项目的实施,有助于促进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改革效果分析显示课程无论是应用案例实践性还是理论知识对应用案例的支撑度,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智能检测技术与系统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技工学校车工实训中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彭淑芳
    99-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技工学校的教学实践中,车工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领域.为了提升车工专业的教学品质与水准,必须积极推动一体化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融合理论与实践、教学与学习,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地位,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文章从一体化教学模式内涵及应用条件出发,分析了当下车工一体化教学现状,最后探讨了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以期对技工学校教学有所促进.

    技工学校车工一体化教学

    建模教学视域下开发县域高中物理校本课程案例研究——以"水火箭"为例

    韦金金
    102-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物理模型包括实物模型、状态模型、过程模型等.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手段,是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路径,是大力发展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和爱好,是提高中学物理教师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针对县域高中学生学习物理存在的普遍痛点,笔者从校本课程开发案例"水火箭"入手,通过制作与探究水火箭,渗透物理学科对火箭运动以及航天航空运动等知识融合,实施建模教学研究进而驱动物理校本课程建设.

    校本课程建模教学高中物理教材整合

    美育视阈下高校艺术公选课混合式教学改革策略——以湖北大学"西方美术简史"课程为例

    王微曦彭娅芬
    105-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育是新时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立德树人方面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文章从美育教学中艺术理论公选课的教学实践入手,在慕课教学法中对课前、课堂中及课堂后的学情为重点进行分析.通过把握传统公选课教学方式落后、课程内容陈旧、学生学情复杂等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慕课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效率.对艺术公选课混合式教学的改革,不仅丰富了艺术理论课程,也促进了教学法的发展.

    艺术公选课美育混合式教学

    马家窑彩陶纹样融入天水地区初中版画课堂方法研究——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藏书票教学为例

    童礼清张玉平
    108-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探讨将马家窑彩陶纹样融入天水地区初中版画课堂的方法与实践.马家窑彩陶纹样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形式,为初中美术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通过实地考察、素材收集、创意构思、创作实践与展示交流等环节,将马家窑彩陶纹样与版画教学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力,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章将详细介绍彩陶纹样与版画的艺术与教育价值,探讨其在天水地区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方式,以期为初中版画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彩陶纹样版画课堂教学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探讨——以工程热力学课程为例

    王默晗卢晓于昊郭兰兰...
    11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程热力学研究范围涉及能源、化工、冶金、暖通空调及低温工程等领域,特别是能源领域的研究和创新的基础.鉴于当前专业认证大背景下,文章对工程热力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与工程教育认证相适应的课程教学设计,内容有三,一是提高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二是针对性培养学生对工程实践问题的分析能力;三是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另外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后作业和考核环节等方面探索了提升工程热力学课程教学质量机制,对推进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专业认证课程目标持续改进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物理"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初探——以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压强》单元为例

    解刚国
    114-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新增了两个一级主题,其中一个就是"跨学科实践",如何在"教""学""评"中去实施"跨学科实践"?这是一线教师必须要思考的问题.文章从跨学科实践的内涵认识、新课标中对"跨学科实践"的"学业要求"分析和作业的功能与价值的解读,结合教学实践经验设计出了"跨学科实践"作业的设计思路,并以教科版物理教材八年级第九章《压强》单元为例,在单元作业目标的指导下设计了8个"跨学科实践"作业题目.通过完成"跨学科实践"作业中的"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和"小论文"等内容,不但可以发展学生利用跨学科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跨学科实践作业设计设计说明题目属性分析

    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工程专业研究生课程教改为例

    翟志波
    117-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传统的工学硕士培养环节中,往往重视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而忽略人文素养和思政建设.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人才培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新人才需要新工科.在新工科背景下,研究生思政教育与理论体系在课程进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文章以机械工程专业课程教改为例,探讨研究生思政教育中教学与实践协同的创新模式与实施策略.

    研究生新工科机械工程思政教育

    问题链教学法在中职思政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乐丽玲
    120-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20年版)》中关于思想政治课程的主要任务中提到:"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合作探讨的学习过程,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和要求."提问是中职思政课中常用的教学方式,问题设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以问题链为载体进行教学活动能够加强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文章结合中职思政课特点,探讨了问题链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现中职思政课程的育人功能,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构建和谐课堂,提升思政课的课堂实效.

    中职思政课问题链教学法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