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X"证书制度下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的构建

    程建超孙双杰姚玲韩晶...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1+X"证书制度框架下,构建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小组讨论初步拟构高职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运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最终确定高职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结果:共进行了两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0.95;专家意见协调系数第一轮岗位能力为0.289、教学课程模块为0.400,第二轮岗位能力为0.305、教学课程模块为0.427.最终构建了高职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结论:该研究构建的课程体系既满足助产专业学历教育的要求,又兼顾了产后恢复岗位能力的需求,将学历证书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有机融合,为高职助产专业课证融通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1+X"证书制度助产专业产后恢复课程体系护理教育

    TBL教学模式在卓越医生班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迟男男
    9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TBL教学模式在卓越医生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医学院卓越医生班6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30)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试验组采用基于TBL教学模式教学.教学3个月后,采用综合考核和问卷调查,从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课程教学满意度这三方面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学生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操作技能、学习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BL教学模式教学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卓越医生班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和实践操作技能的学习效果,提高了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评价,TBL教学模式对卓越医生班教学质量水平具有良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具有推广和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TBL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卓越医生班教学效果

    线上线下教学在《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中的实践初探

    米瑞宇黄朝晖梅乐夫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旨在通过对比分析2022年采用全线上教学模式和2023年全线下传统教学模式在《无机材料工艺学》课程中的设计与实施效果,探讨了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参与度、学习效率、知识掌握、技能培养、课堂互动及自主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影响,并总结各自的优劣势,为未来混合式教学改革以及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线上线下教学无机材料工艺学教学实施学习成效

    基于数字教育环境的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创新路径探索

    郭聃李欣
    101-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数字化教育不断深化的当代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面临着教学内容与技术发展脱节、实践教学资源匮乏以及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等挑战.该研究旨在通过系统化的教学改革路径探索,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数字教育高职信息技术教学创新路径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雷云罗如强冯立松
    104-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阐述了项目的研究背景,结合行业调研和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急救援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对模块化教学研究现状、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重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探索模块化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模块化多元评价机制等措施开展了模块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通过模块化教学改革的实施,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应急救援技术专业建设特色鲜明、学生学习成效惊人、教师业务能力提升显著,取得了明显的育人成效,可为其他应急安全类专业开展模块化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职业能力高职院校应急救援技术专业模块化教学

    航空工程"涡轮机械换热基础"多维度教学探索与实践

    孙磊
    107-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中国民航大学中欧航空工程师学院具体情况出发,以航空工程"涡轮机械换热基础"课程建设为例开展多维度教学探索与实践,分别从理论授课、科教融合、软件实践、思政引领和案例强化五个维度系统阐述多维度教学的具体内涵与关联,提出了完整的教学实践方案,并验证了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和突出创新能力的卓越航空工程师的良好教学效果.文章提出的多维度教学探索与实践方案,将为航空工程类研究生的涡轮机械类专业课程教学提供重要参考,为航空精英工程师的培养提供重要支撑.

    多维度教学理论授课科教融合软件实践思政引领

    "AI+教育"背景下《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袁梦杨功记
    110-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以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正在教育领域引发一场深刻的变革.文章针对"AI+教育"背景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初步分析了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随后,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一系列结合AI技术的课程改革措施.最后,对实施"AI+教育"教学改革所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如教学设备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师能力提升等.文章旨在为《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初步实践方案,以适应人工智能热潮下新时代教育的需求.

    人工智能+教育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改革理论研究

    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学教学改革探讨

    陆扬
    113-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工程教育的快速发展,CDIO理念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模式,正逐渐成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指导原则.建筑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技术知识和设计能力,还需要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经济和环境问题.因此,建筑学教学的改革成为教育者和学者关注的焦点.CDIO强调从产品或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通过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四个阶段的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如何将CDIO理念有效地融入建筑学教学中,以及如何通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当前教育界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旨在探讨基于CDIO理念的建筑学教学改革策略和方法,以期为我国建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CDIO理念建筑学教学改革

    思政改革在新工科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以"化工热力学"课程为例

    张茂江甘杰陈建兵李江锋...
    116-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是当今高校教育事业的新理念,是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新时代工科专业开展课程思政不仅有利于解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孤岛"困境,也是真正实现"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化工热力学"课程为工科专业的思政建设案例,围绕国家需求和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党建引领、工程伦理、学研结合、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体系,运用引人入胜、亲历其境、画龙点睛、实例启发、趣味学习、类比关联、故事说理、忧患意识等思政教学方法,深度融入闭环式教学模式中,实现工科教学与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

    课程改革新工科课程化工热力学思政体系

    高职设计类专业课程产教融合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降华王雷
    119-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产教融合、思政融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思想道德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探讨在教学中产教融合思政的重要意义,以及设计类专业课程可融入的思政元素,并通过案例总结了有效的实践策略.

    高职产教融合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