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药物分析课程中引入液体活检技术的创新性教学方法探究

    刘亚娟
    6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物分析课程是药学及相关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系统地培养学生对药品全面质量控制的理解和能力。根据"两性一度"的指导思想,笔者以培养药物分析创新人才为导向,在药物分析的本科课程教学中加入了液体活检技术,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科研探索能力技能,从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个方面提升课程质量,强化创新性的药物分析教学。

    药物分析液体活检两性一度教学创新

    融入"双碳"目标的《生态工程学》课程教学改革

    刘胜樊璠
    65-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背景下,高校承担着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的重任。环境类专业《生态工程学》课程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针对目前南宁师范大学该课程教学现状,融入"双碳"目标,从课程目标、教材选择、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几个方面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双碳"目标的达成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生态工程"双碳"教学改革课程思政实践教学

    基于DS18B20物质吸热装置的设计与实验

    邓哲彭鲲李爱华朱湘萍...
    68-70页
    查看更多>>摘要:"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单元实验,文章利用STC89C52单片机与DS18B20温度传感器,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了优化和改进,使实验数据可视化,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可视性。利用设计的实验装置进行了相关实验,直观地展现了水和食用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像,得到了较好的实验效果。利用现代电子技术改装实验装置,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DS18B20温度传感器实验装置改进物质吸热

    区域国别人才培养视域下《商务日语视听》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于娜
    71-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全球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学科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为培养服务国家全球战略所需"国别通""领域通""区域通"高端外语人才,日语专业组建"日语+商务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学科、跨学院教学团队,在厘清日语专业跨学科教学现有问题的基础上,从教学模式、授课内容、考核形式、教学资料编写、信息化建设、教学资源共享、一流课程建设等方面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产出导向法""田野研究"方法手段,通过《商务日语视听》课程两轮教学改革与实践,为"外语+"课程改革以及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开辟一条新路径。

    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商务外语人才"培养教学团队一流课程

    基于建材化学分析岗位工作导向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孙会宁张建王博
    74-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介绍产教融合背景下,建材企业化学分析岗位的工作流程和典型工作任务,构建与建材企业化学分析岗位能力要求高度契合的课程教学主线,探究课程的"6+1+1"培养体系、"四双四环"教学模式"和"12N1"课程思政育人模式,实现职业素养、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三大目标的有机融合培养,论述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特色与创新,探索了课程教学模式的推广及应用。

    建材化学分析岗位工作导向教学模式职业素养课程思政

    基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工程制图与CAD》创新教学模式构建

    任雪宇马明文张德谨汪春生...
    7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制图与CAD作为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重要课程,其教学模式的创新对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旨在探讨基于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的《工程制图与CAD》创新教学模式的构建,通过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在线实验平台、项目案例教学以及"以赛促教"模式等方法,实现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教学评价的优化,从而培养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工程制图与CAD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机制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方法创新与探索

    严立石汤恒涛李良智鞠鑫...
    80-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得该课程获得更具吸引力、交互式的教学体验。针对目前生物工程工厂设计教学方法上的不足,文章探索了开展案例式教学、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分组项目汇报、混合式教学、引进企业导师讲座、融合实习实训基地现场授课、以科研促进教学、融合毕业设计等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这些创新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与主观能动性,促进具备工程实践能力的生物工程学生的培养。

    生物工程工厂设计创新教学方法工程实践

    工程认证视角下《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

    牛福洲尚文苗静吴永芝...
    8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是机械电子工程及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学时少与内容多、理论性强导致的理解困难、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优化,突出重点知识,通过实例讲解和仿真工具提升学生的理解。强化实践教学,引入现代实验教学平台和多样化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改革教学方法,采用混合式教学、实时互动和项目式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优化考核方式,结合过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多样化的考核方式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工程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控制工程基础工程认证以学生为中心

    药物制剂工艺与技术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设计与创新

    居瑞军彭效明温振国何运良...
    86-8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研究围绕生物与医药专业硕士课程药物制剂工艺与技术教学模式开展设计探究,通过引入真实科研案例和差异化教学策略,提升了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应用实践能力。这一模式适应不同基础的学生学习,并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制剂理论知识与实际研发应用的紧密结合。同时,通过跨学科融合和课程思政的实施,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未来笔者将继续丰富案例库,增加制剂前沿技术案例,探索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质量的持续提升。

    药物制剂工艺与技术生物与医药研究生课程真实案例差异化教学

    兴趣与能力并重的计算机导论课程创新教学策略

    唐立闫恒瑜王丹阳
    89-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信息科技飞速进步的今天,高校基础教育中的计算机基础入门课程——计算机导论,显得尤为关键。可是,常规的授课方法主要集中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忽略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育。针对这一难题,该研究提出了一套既注重兴趣也注重能力的创新教学方法。此方法意在通过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实操技能,以此培养出既懂理论又能实践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兴趣与能力计算机导论课程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