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实"平台的媒介经管类课程的教学创新研究

    马妍妍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新闻传播学本科教育的基础课程之一,媒介经管类课程有着学科综合性、实践导向性、行业合作性等特点.随着信息技术的迭代、传媒生态的变幻、人才需求的迫切,媒介经管类课程在学科视角、教学模式、教师团队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在教学上有所创新.打造基于实验、实训和实践于一体的媒介经管类的"三实"平台,通过专业教师、思政教师、校宣部门教师和业界教师的引导,可以连接课堂、学校和业界,更好地落实课程的知识、能力和价值目标.

    媒介经管类课程"三实"(实验、实训和实践)平台教学创新

    基于多维互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研究

    周万忠
    94-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文章分析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多维互动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策略,旨在为相关教育人员提供借鉴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促进学生道德和法律意识的培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多维互动教学策略

    基于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导向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黄松炜张雪辉黄建辉刘位江...
    97-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代产业学院的设立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而课程建设作为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目标实现的核心环节,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保驾护航.《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作为学生培养过程中前沿性、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与先进铜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论文以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的建设改革为例,开展了与先进铜产业学院培养高素质工程型人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基础理论与铜产业特色并重的《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知识体系建设、校企深度融合的双师型课程教学团队打造、全过程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等方面的探索研究,为解决课程内容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知识体系与现代产业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与行业产业协同育人提供指导和借鉴.

    产业学院材料分析测试技术课程思政人才培养方案

    基于信息技术的空乘课程教学模式研究

    赵敏喆
    100-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空乘课程的教学质量,文章对信息技术在空乘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运用信息技术,可提升空乘人员训练之弹性与效能.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创新教学内容设计,优化教学方法,建立评价反馈机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可提供更丰富的资源、个性化的辅导及即时反馈,让学生有更佳的学习体验,让空乘培训更具弹性与效率.

    信息技术空乘课程教学模式学习效果教学质量

    中医内科学课堂在线教学实践

    王亚勤
    103-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技术不断革新使得网络教育变成教育行业关注重点.该篇文章分析了中医内科在线教学的实际运用,研究了网络教育在中医内科教育中的实际应用及其意义.文章提出了评估网络教学的优点与困难,提出了一些改进和扩展的建议,目的在于为中医内科在线教学供给借鉴.

    中医内科学在线课堂实践教学

    人体VR虚拟科学馆在针灸推拿专业解剖实验课中的应用与探索

    白琳廖彦博张胜昌玉光强...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人体VR虚拟科学馆在针灸推拿专业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旨在通过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针对中医针灸推拿专业的系统解剖学实验课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共统计了89位学生对于VR虚拟实验教学的体验和感受,对人体VR虚拟科学馆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讨论.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人体VR虚拟科学馆在解剖学实验课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价值,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课堂兴趣,并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因此,教师可以从多个方面应用虚拟实验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提高教学效果.

    VR虚拟科学馆人体解剖学实验针灸推拿专业

    基于"互联网+课程思政"的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

    赵浩然
    109-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日渐成熟,融合课程思政形成线上线下协同的教学模式是新时代大学生的培养趋势.宏观经济学作为高等学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在课程思政教学方面存在教学目标重视理论、教学内容不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学生、传授模式单一和较少考核思政内容等问题.文章从完善宏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目标、重构教学设计、积极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从教学内容中深挖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合点、构建综合性全程动态考核制度等实践措施出发,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载体,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又能受到思政教育熏陶,真正实现宏观经济学课程与思政教学协同育人的目标.

    "互联网+"课程思政宏观经济学教学设计

    《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思政融入实践探索

    张国帅
    113-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课程思政全面育人的背景下,《电气控制与PLC》作为高职院校电气专业核心的课程也需要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文章通过课程内容重构与整合、思政元素提炼与归集、课程思政教学的融入、课程思政考核评价,课程思政反思等方面,提出了一条融入课程思政的路径,为培养具有正确价值观的新时代高素质建设者提供了参考.

    课程思政PLC思政融入

    融合思政元素的"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教学中的探索实践

    王会王吉坤益西康珠
    117-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是为全国高等院校涉农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掌握该门课程是从事科学研究必备的基础.为探索融合思政元素的"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在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中的应用效果,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生物学教学团队连续四年将生物学研究生2019-2022级研一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传统教学模式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实验组为融合思政元素的"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组,采用"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进行教学.结果表明:融入思政元素的"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组学生的试验课及理论课总成绩均极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组(P<0.01).说明融合思政元素的"互联网+OMO"混合教学模式可显著提高学生自主能动性、实践技能、创新意识及科研素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思政元素OMO教学模式创新能力实践技能

    基于非遗文化传承的高职动漫专业《PGC短视频制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

    刘莹
    121-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PGC短视频制作》课程是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也是动漫设计专业的专业课程.文章探讨了课程思政与非遗传承的关联,以及如何在动漫专业《PGC短视频制作》课程中结合二者;提出基于非遗传承的高职动漫专业短视频制作"课程思政"融合模式的设计原则;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挖掘专业课程中蕴涵的思政要素与案例,构建专业技能培养与道德素养塑造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助推动漫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非遗文化传承课程思政高职动漫专业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