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研究

    蒋祝希
    271-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层团支部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在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支部存在全员育人主体单一、全程育人有失均衡、全方位育人存在局限三大突出问题.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的实践路径,增强和提高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支部活力.针对"全员育人"主体单一的问题,全体教职工形成合力,实现育人主体从"单"转向"全".针对"全过程育人"有失均衡的问题,基层团支部活动贯穿于大一到大三整个大学阶段,实现育人过程从"进"到"出".针对"全方位育人"存在局限的问题,从思想文化、制度建设、人才队伍、教育阵地、活动体系多层次全方位创新团支部活动,实现育人空间从"点"转向"体".

    "三全育人"高职高专院校基层团支部活力提升路径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研究

    陈翠华
    275-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是落实国家重要战略规划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改革创新、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以及操作思路.从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推进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工作,应引导大学生学会积极认知、让大学生充分体验积极情绪、引导大学生培养坚定意志和形成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学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面发展

    新工科背景下信息论课程改革中的明辨性思维措施

    高宾王利双杨俊锋赵欣...
    278-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蓬勃发展的新工科教育背景下,信息论课程的改革显得尤为迫切,以适应日益演进的工程教育需求.文章以培养学生的明辨性思维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在信息论课程中引入明辨性思维的关键措施.提出了富有前瞻性的改革策略,旨在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明辨性思维作为一种高层次认知能力,被看作是培养学生创新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因此,在信息论课程中引入明辨性思维方式,成为推动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通过引入明辨性思维,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创新的学习体验,这一改革策略将在新工科教育的背景下,为信息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工程领域的挑战.

    新工科信息论明辨性思维改革工程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孙健胡一铭
    281-2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职院校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人才培养多样化、技能传承专业化、就业创业市场化的重要职责.结合高职院校联盟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改革发展仍然存在短板,在经过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职业院校办学特色,提出了做好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顶层设计、提高职院联盟社会服务理念、拓宽高职院校办学视野、打造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特色品牌、进一步完善职教体制机制改革等系列措施;同时,依靠学校专业技术和自身特色,高职院校积极开展行标开发、发展规划、工艺提升、产品研发、方案论证等社会性公共服务职能,为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科技研发创新赋能,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在社会发展中的贡献.

    高职院校社会服务作用发挥贡献度

    基于"剧本杀+案例式情景"的教学模式探析

    王超张训立史志莹邓鹏华...
    284-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剧本杀与案例式情景教学法有机结合引入课程教学中,设计教学内容选择与编排、角色设计与情景设置、互动规则与流程控制的教学方法,构建剧本编写和情景设计、问题提炼和理论探索、问题解决和评价反馈、过程考核和效果检验的教学实施过程,以期为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剧本杀案例式情景教学方法实施过程

    对于高职学生的心理教育教学探究

    王星
    287-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当前教育界密切关注的话题,需要多方面人士的共同努力.在当前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各学段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生心理问题多发,且呈现出逐年加重的趋势,需要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加以重视,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文章就高职学生心理现状、常见心理问题、心理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高职教学中嵌入生命健康教育的教学实践研究——以劳动教育与生命健康教育融合为例

    孙学武
    290-2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生命健康教育的内涵及特点,其次,从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大学生的生命意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分析了高职教学中嵌入生命健康教育的意义,最后,从优化课程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融合体系、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兼结合的融合团队、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多元化融合平台、创新教学方法手段,提升教育教学效果、优化考核评价方式,提高融合评价效度、开展劳动实践,强化生命健康实践体验、依托社会资源,拓宽融合育人渠道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教学中劳动教育与生命健康教育融合的策略,旨在为高职教学中嵌入生命健康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高职教学嵌入生命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劳动教育

    生态系统理论视域下的桂东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培养策略

    董泽松祁慧
    293-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留守儿童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要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发展,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培养是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养成的重要内容与内在要求.文章从生态系统视域分析了桂东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围绕家庭、学校和社区等三个微系统环境因素探讨了桂东地区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主要培养策略.

    生态系统理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韧性培养策略

    大气科学方向本科生专业心理实证研究

    张莹胡文东冯鑫媛
    296-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当今社会对天气气候问题更加关注、相关技术高速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的背景下,从天气预报预测业务实际出发,根据天气预报员面临的工作任务与社会责任,针对当前大气科学专业本科学生的时代特征,根据其未来预报预测工作的特点,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利用预报实习,综合多种方法对即将毕业的本科学生进行了调查测试.结果表明:①大气科学本科毕业生心理素质与预报员的岗位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提高其心理素质意义深远;②在天气预报实习过程中,学生每一个阶段心理变化特征明显,积极鼓励和疏导可有效地提高学生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③不同的知识传授方式对学生的业务能力和心理特征产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主动疏导有利于学生专业心理的健康发展.

    大气科学本科生天气预报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