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的路径探析

    朱小曼李伯阳
    124-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现实选择,是提升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质量的当务之急.二者融合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论述的内在要求,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举措,是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有力抓手.二者融合具备目标上的统一性、功能上的一致性、内容上的契合性.可以从全员融合、全过程融合、全方位融合三个方面来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的实践路径,从而构建覆盖广泛、类型多元、层次清晰、内容丰富、互为支撑的双向融合体系.

    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融合

    思想政治教育时间性要求的三重维度

    向玲
    127-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曾说:"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这表明,时间作为人的生命尺度与主体的全面发展紧密相连.时间观作为教育者管理教育教学时间的价值引领,具有重要的价值论意义.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而言,找寻到正确利用时间的出口,从教育时机、教育时序、教育时效三重维度来把握时间运用方式的要求,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有效途径.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时机教育时序教育时效

    论高校思政课中的"讲故事"与"讲道理"——以"三联四动五课堂"提升高校思政课的"两性一度"

    周荣方楚小珂白皓月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思政课如何既"讲好中国故事"又"讲深讲透讲活道理"?首先需要明确讲道理与讲故事之间的辩证关系,明确讲道理合目的性与讲故事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讲道理深刻性与讲故事通俗性的有机统一;讲道理时代性与讲故事鲜活性的有机统一.同时也需要深刻理解教学内容、教学互动以及道理讲授方面存在的瓶颈与挑战.在此基础上以"三联四动五课堂"教学模式探索讲故事与讲道理的融合对策.

    讲故事讲道理三联四动五课堂

    "大思政课"背景下理工科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析

    周黎杰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对于思政教育的要求为切入点,从理工科学生思政教育过程中的重难点出发,探讨了针对理工科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有效路径,促进理工科学生个人修养和政治意识的提升,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大思政课理工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与思政课教学融合发展的路径

    向安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在人才培养工作开展过程中,高校需要借助宣传思想工作和思政教学的融合来不断强化对学生思想方面的引领,形成全过程育人的新格局,为学生未来升学和就业奠定思想基础.文章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对宣传思想工作与思政教学融合的现状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融合的原则与策略.

    高职院校宣传思想工作思政课融合发展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基础课"土力学"课程思政挖掘与教学融入

    杨武杨海华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培养人才方面,高等学府的课程政治教育是关键的,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对课程思政引入"土力学"课程教学的挑战有准确的认识,并针对这些挑战制定出深入课程思政要素路径的解决方案.其次,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艰苦奋斗的故事,以典型工程为范例,旨在塑造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拼搏精神和职业素养的正确价值观.有针对性地挖掘寒区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课程思想政治,为帮助学生坚定理想信念的同时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建立起一套融多种教学方法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土力学课程思政

    "大思政课"背景下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路径探究

    王津津
    142-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思政课"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对课程思政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全面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建设"五个一批"示范项目.文章主要从组织架构、工作模式、保障机制三大方面,研究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路径,搭建课程思政工作体系、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培育课程思政师资队伍、沉淀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为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大思政课课程思政工作模式建设路径

    情景模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为例

    冷兰兰严伟芳
    145-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景模拟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要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就必须坚持情景传真为根本、情景寄美为境界、情景烘情为纽带和情景促思为目标,突出其操作性、讲究趣味性且注重实效性.然而,当前思政课情景模拟却普遍存在元素涵盖单一化、载体运用简单化、主体表现机械化,影响了育人效果.要使情景模拟真正成为发挥双主体教学互动力的有效方法,就需要从时机沸点的切入、力度分寸的把控以及反馈效果的评估等方面把握好应用原则.

    高校思政课情景模拟应用

    "四维协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陈志伟
    148-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大思政课"建设为背景,从课内、校园(课外)、校外(社会)和网络实践"四维协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入手,围绕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四化"目标,即课内实践规范化、校园(课外)实践制度化、校外(社会)实践协同化、网络实践制度化,通过构建"四维协同"的实践教学平台,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建设专兼职教师队伍,明确实践教学形式,丰富实践教学资源,构建多元协同的实践教学工作机制,以及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办法,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不断增强学生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获得感.

    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四维协同"创新

    融合多种信息化手段的思维导图+微课的混合教学模式在材料力学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张彤罗媛赵卓阳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材料力学教学学时不断缩减的现状,与教育部提出"增加课程难度、拓展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指导思想,展现出矛盾性.结合互联网、微信语音以及B站视频讲解等多种信息元素,构建思维导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缓解该矛盾的有效途径.这项教改方案的特色在于,一方面,在思维导图和微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及时反馈学生完成的思维导图形式的e-作业,进行多轮互动式批改+微课讲解,开创以学生为中心、以求解问题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融合多种信息元素的思维导图+微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构建崭新的教育思维和实践模式,回归教育的本源,提供有价值的启发和可行性路径.

    思维导图微课多种信息化手段混合式教学材料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