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导刊-电子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导刊-电子版
科教导刊-电子版

月刊

1674-6813

科教导刊-电子版/Journal 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工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以智慧能源工程专业为例

    刘荻王安悦
    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教融合是构建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着力点,深化产教融合对高校创新性、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智慧能源工程专业实践育人为研究主题,从校企协同育人长效运行机制、人才培养体系、实践课程设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等方面着手,探索校企协同育人产教融合专业实践的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教学评价

    面向智慧城市需求的城市管理专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王艳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智慧城市的发展与平衡计分卡在注重长远利益、强调"平衡"和以"人"为中心方面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根据平衡计分卡的理念与内在逻辑,结合智慧城市发展对于城市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特点,提出了以客户、财务、内部流程和学习与发展为一级指标,以用人单位、社会服务、行政成本等10个指标为二级指标,以智慧城市相关课程的设置、信息化技能的掌握等29个指标为三级指标的城市管理专业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的提出对于进一步促进城市管理专业科学、合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智慧城市城市管理专业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实验中工程实践能力增强与AI辅助教学模式探索

    裴新宇
    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实验课作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夯实学生专业基础、增强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教学设计中过分侧重算法原理实现和忽略实际应用场景的问题,文章以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旨在通过使用真实数据集、借鉴GitHub等开源社区优秀项目,以及利用ChatGPT等AI工具辅助教学的方式,来丰富实验内容、明确应用场景、激发学生专业兴趣,实现更好培养大数据专业人才的目的.

    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工程实践能力开源社区AI工具

    数字赋能教育治理:高校SPOC在线教学评价指数研究

    谭杰丹
    1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SPOC为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大背景下已是高校课程的培育重点.但SPOC教学难度大,缺乏有针对性的课程评价标准.文章通过分析SPOC的特点,基于数字赋能教育治理视角,结合高校SPOC实际运行数据,采用实证研究法、德尔菲法、层级分析法等形成一套完整的SPOC在线教学评价指数,以期推进SPOC持续改革优化,助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数字化教育治理SPOC在线教学评价指数

    虚拟仿真技术在眼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孙勇杨波顾宝玉
    14-16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教学逐渐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文章将以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眼科为实践基地,探讨如何以虚拟仿真技术作为媒介,将眼科医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解决眼科医学教育领域当前存在的理论知识枯燥、实验场地短缺、实践操作不理想的传统教学问题,为眼科医学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更多的参考.

    虚拟仿真技术眼科教育应用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新文科经管类学科发展路径研究

    谢旷怡
    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文科环境下,经管类学科的人才培养方式已经进入了一个完全的数字化转变阶段.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文章对应用型民办大学新文科经管类专业学生当前数字化学习能力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能够推动新文科经管类专业和数字化教学模式更深入地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数字化学习的意识、兴趣和能力.

    数字化新文科经管类学科

    地方高校视角下的微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高畅王福伟王林王常武...
    20-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面向高校在读学生的微专业建设是高校深化专业综合改革,振兴本科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针对地方高校各基层学院办学资源差异较大的特点,地处京津冀地区的X大学挖掘微专业内涵、归纳总结微专业主题类型、制定微专业运行管理机制,先后建设了多个微专业,实现了对学生灵活、系统的培养.学校应该对微专业建设加强引导和统一规划、要有微专业教学运行保障机制,微专业建设应鼓励企业(行业)等多主体参与、鼓励多种形式的课程教学和考核.

    地方高校微专业微专业类型运行管理机制

    校际合作中本科生联合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优化研究——以《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为例

    徐楠曹晶陈雷
    23-2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以《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为例,探讨了校际合作中本科生联合培养的课程设置与优化的研究.通过对该课程的分析和比较,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以促进学生在数据结构和算法领域的学术和实践能力的提升.研究结果表明,校际合作可以为本科生提供更广阔的学术资源和实践机会,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校际合作本科生联合培养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课程设置

    基于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导向下的大学物理学课程改革探析

    张挺耸徐铭泽
    26-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科生毕业时应具有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这是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目标之一.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在工程教育认证的背景下,大学物理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将从课程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培训及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入手,对物理学教学进行改革,在基础课教学中探索培养大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方法.

    复杂工程问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路径探讨——以"培养目标"为聚焦点

    贾美莹熊炜平刘冲徐海音...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根本出发点,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明确方向,并为后续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指标点基准,同时介导专业毕业要求的设定,其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评价有利于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并实现其与人才市场需求的良性对接.根据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研究对象,展开人才培养与目标间的符合度评价研究,为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提供"事实依据".

    工程教育认证环境工程教学改革培养目标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