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技和产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技和产业
科技和产业

牛东晓

月刊

1671-1807

kejihechanye@163.com

010-62174221

100081

北京市学院南路86号

科技和产业/Journ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dustry
查看更多>> 《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全国一级学会—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题写刊名。2001年创刊,月刊。本刊定位: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经济与科技结合为宗旨,主要登载科技与经济交叉类研究型兼应用型论文。 主要栏目: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地区发展、区域发展、技术经济分析评价、金融证券、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三农”问题、教学园地等,特别针对科技界和产业界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是高等院校师生、科技工作者、工程技术专家、企业界人士、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参阅的工具。 本刊是国内主要检索网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重庆维普等数据库均全文收录本刊,具有相应的学术地位,获得了期刊界和作者的认可。如: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了本刊曾经刊发的文章。《科技和产业》是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统计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收录期刊。 热诚欢迎广大作者提供具有创造性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方法研究及高水平的文献综述、学科发展述评、学科前沿评介、实际工作经验总结等稿件,杂志也可刊发项目、课题的研究报告。我们期待您的真知灼见、观点碰撞,将为您的成果发布、职称评定、毕业升学等提供权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

    邱子阳郭学军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资源保存理论和差序格局理论,采用层次回归的分析方法,对来自企业内部问卷调研的374个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差序式领导对员工的亲上级非伦理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上下级关系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人情导向在差序式领导对员工亲上级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差序式领导上下级关系亲上级非伦理行为人情导向

    大型互联网平台扼杀式并购规制的完善与变革

    赵力践
    14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互联网平台发展壮大的同时垄断问题也引起全世界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关注.尽管《反垄断法》的修订回应了公众对数字领域垄断问题的部分关切,但传统事先申报标准无法满足互联网平台反垄断执法需求,且实质性审查制度在新业态下陷入失灵,大量大型平台企业并购初创企业案件长期逃脱反垄断审查.为此,可以通过修正申报标准、完善相关市场界定、重塑反竞争评估、优先适用行为性限制条件以及构建长效监管机制来规制扼杀式并购行为.

    大型互联网平台扼杀式并购经营者集中反垄断规制

    浙江新材料科创高地支撑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

    刘洪民王诗琪武兆倩魏鑫海...
    151-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材料是浙江省"315"科技创新体系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是支撑浙江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着重打造的4个世界级先进产业群之一.依据浙江省建设全球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与要求,构建由新材料科创高地为基本支撑,以"政、产、学、研、用"多元创新主体协同,以"制度、技术、人才、市场、资本"多要素协同为基本动力的新材料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动力机制模型,并据此提出加强新材料产业集群顶层设计、支持新材料产业研发创新、完善新材料产业集群价值网络、健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的实现路径,为新形势下浙江新材料产业发展和新材料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借鉴.

    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动力机制浙江省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态势测度及驱动因素分析

    刘淑妍官永彬余鑫鑫
    159-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水平时空特征,分析驱动机制,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地理探测器对2016-2020年相关数据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内各城市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及二者耦合协调程度总体不高但呈不断提升态势,成渝两地发展水平十分突出,各地差异明显,外围的城市文旅融合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相对较快;文旅融合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政府规制、科技水平及人力资本的驱动作用更加显著.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融合发展态势驱动因素

    生产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

    江胜文詹文兵罗传熙黄志勇...
    167-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GMA沥青混合料性能受到生产因素的影响显著,室内小型拌合设备难以模拟实际的生产情况.通过Cooker车真实模拟GMA混合料生产过程,研究不同生产因素对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Cooker车控制好混合料的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时,GMA混合料的性能是可控的.Cooker车的拌合时间宜控制在2.5~3 h,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将沥青用量的精度控制在±0.2%,以稳定混合料的性能.采用浇注成型的冲击韧性试验数据较切割的试验数据稳定性好,应尽量采用浇注成型的试件制备方法.

    生产因素浇注式沥青混合料拌合温度拌合时间成型方式

    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作用研究——以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为例

    罗进洪任孝宗王亚梅
    173-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晋中市榆次区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基于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榆次区的大气颗粒物(PM2.5、PM10)浓度和气象观测数据,利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别从降水总量、降水持续时间、降水前颗粒物浓度和小时最大降水量4个指标研究降水过程对PM2.5、PM10的清除效果.结果表明:降水总量的增加有利于促进对PM2.5、PM10的清除效果,随着降水总量增加,PM2.5、PM10的平均清除率提高,正清除比例增加;连续降水可增强对大气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当连续降水达到12 h可有效降低PM2.5、PM10的浓度;降水对颗粒物的清除效果和颗粒物初始浓度有较好的正相关性,当降水过程开始3 h前颗粒物浓度较高时,降水对PM2.5、PM10有较好的清除效果,但PM2.5初始浓度≤35 μg/m3,PM10初始浓度≤50 μg/m3时,易出现负清除作用;小时最大降水量>1.5 mm时,降水过程对大气颗粒物有比较明显的清除效果.

    颗粒物PM2.5PM10清除效果颗粒物浓度

    预制桥墩灌浆套筒连接型式研究现状综述

    史明霞魏振北张前明冯晓楠...
    17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现有学者针对预制桥墩常用灌浆套筒连接型式的研究进展,总结 目前研究的不足,通过规范标准及现有文献等广泛调研分析,从常用类型、力学性能、施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针对灌浆套筒连接型式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需考虑施工便捷性及经济性对灌浆套筒连接型式进行改进,且应明确灌浆料抗拉强度与弹性模量相关检测要求;灌浆套筒连接型式黏结强度现有技术公式普适性及适用性不强,需综合考虑各项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入研究;现有灌浆密实度缺陷无损检测技术的实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同时其检测精度需进一步明确;灌浆工艺在现有技术基础上,需进一步升级改造,并完善其施工质量控制指标及标准.

    预制桥墩灌浆套筒力学性能黏结强度灌浆工艺质量控制

    无核密度测试技术在SMA-10磨耗层碾压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阳经培杨理想何仲强
    189-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SMA-10路面拥有良好的骨架嵌挤结构和足够的胶浆填充,具有优良的抗车辙、抗水损害、耐久性能,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高速公路磨耗层和养护罩面层的铺筑.但在碾压环节容易出现过度碾压导致表面碎石被压碎,油膜脱落,不仅影响抗滑性能,甚至容易造成外界水分侵入导致路面水损害.为提高SMA-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质量,以广东省粤西地区茂湛高速项 目为依托,采用无核密度仪对碾压工艺开展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SMA-10混合料压实度的主要因素包含压实组合、压实遍数和碾实温度,正常施工条件下碾压6遍(静压2.5遍+振动碾压3.5遍)即可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温度在下限状态下需适当增加振动碾压遍数;随着碾压遍数增加,压实度呈现先递增后平缓的规律,路表碎石棱角破损突出.建议对SMA-10路面施工,全面做好各阶段的温保措施,针对不同项 目的SMA-10混合料的设计情况,采用无核密度仪获得压实曲线,作为SMA-10混合料精准碾压的控制手段.

    SMA-10沥青混合料上面层压实曲线无核密度仪

    客机复材机身货舱门口框结构设计

    文永洪李建军黄勋梅李霞...
    195-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客机复合材料机身货舱门口框结构的设计技术,介绍复合材料的特点、优势和应用领域,以及机身货舱门口框结构的功能、要求和设计方法.从结构形式、材料选择、开口 R角及铺层设计对蒙皮加强影响等方面分析复合材料机身货舱门口框结构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和技术手段,给出一个复合材料机身货舱门口框结构在某型客机上的应用方案和效果评价,并与传统的金属结构进行比较分析.

    机身开口门框复材蒙皮结构补强

    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董燕燕廖乐焕
    203-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深入探究中原城市群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熵值法及空间分析法对中原城市群2012-2022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和空间格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近11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有所提升,但各个城市平均水平仍然较低;空间格局呈现以"郑州-洛阳-济源"为首的三核心格局,核心发展区与联动辐射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且存在扩大趋势;发展水平呈弱发散状态,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水平较弱;发展水平局部聚集态势明显,"高值"主要分布在中西部,"低值"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中原城市群熵值法经济高质量发展空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