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教文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教文汇
科教文汇

冷青禾

旬刊

1672-7894

kjwhbjb@kjwhzzs.com

0551-2639433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花园街4号科技大厦5楼E座

科教文汇/Journal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ultures
查看更多>>下旬刊,栏目有科教论坛、师德师资、教育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数学教学研究、英语教学研究、政史教学研究教学研究、理化生教学研究、体音美教学研究、教研教改、政法财经、文化研究、理工科研、理论前沿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及推进机制研究——以厦门某高职学院为例

    张羽
    134-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不断增长,传统学历教育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为了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我国推出了1+X证书制度试点。1+X证书制度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文以厦门某高职院校为例,探讨1+X证书制度治理现状及治理实践路径,为1+X证书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借鉴。

    1+X证书制度试点运行推进机制治理实践路径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现状与路径研究

    阮树堂
    138-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职业教育"三教"改革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力抓手。在国家第一轮"双高计划"建设收官之际,正确地认识、梳理和研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的现状,对国家下一轮"双高计划"建设和职业院校的高质量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经过近五年的建设,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步,但仍然存在建设方案和顶层设计不完善、师资命运共同体缺失、团队的结构化与耦合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基于此,该文提出从教师职业能力、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改革能力、团队协作模式四个方面切入,着力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推动教师成长,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场景理论下的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路径与实践——以"普通话"课程思政教学为例

    陈芳庭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信息化时代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注入创新力,也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针对性、亲和力、协同性提出了新的要求。该文以高职院校典型课程"普通话"为研究样本,引入重要传播学理论"场景理论",通过营造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育教学场景,以人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整体化思维推动德育传播效果,讨论场景理论下的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开发与建设路径。

    课程思政场景理论案例教学

    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探析

    许璐
    146-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岗课赛证"融合的综合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指引和思路。构建电子商务专业"岗课赛证"融合的课程体系,应在分析"岗、课、赛、证"内涵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以岗定课""以课促改""以赛促学""以证促教"的行动路径来推进,还应从落实双元育人主体、培育"双师"教学团队、打造实践教学基地等方面提升其有效性,从而促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

    岗课赛证课程体系电子商务

    基于卡斯特组织变革论的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探究

    黄昕蕾
    150-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卡斯特组织变革理论,探讨数字经济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范式创新与变革路径。从网络社会、信息化与组织重构三个层面分析了高职会计教育变革面临的多重挑战,包括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脱节、课程体系更新滞后、教学模式与数字化学习需求矛盾等。推动高职会计教育变革,需要重构培养目标、革新课程体系、变革教学模式和重塑评价机制,进而促进会计教育从传统模式向网络化、数字化、创新型模式转变。在实施路径上,应着力于组织调整、文化培育、技术赋能和师资建设。该研究对推动高职会计教育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应性变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卡斯特组织变革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

    杨佳丽
    156-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首先明确了评价素养对小学语文教师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研究详细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的内涵,包括评价知识、评价技能、评价态度等多个维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这些策略既包括职前师范教育中的课程改革,也涵盖了在职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训以及教师个人的自我提升路径。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小学语文教师的评价素养,进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小学语文教师评价素养内涵培养策略专业发展

    "第二个结合"导向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杜爱国袁昉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中语文古诗词群文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育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实践文化建设"第二个结合"要求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认同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精选的课内外古诗词,按照群文阅读要求,以核心素养培育、合作探究学习、情景教学营造、批判性思考解读为策略,引导学生感悟语文的精髓与魅力。在实际案例中,可以进一步体会本教学方式的具体应用措施。

    第二个结合古诗词群文阅读

    咏史怀古类古诗词教学价值分析及对策研究

    刘徽刘媛媛
    164-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对学生的知识、审美、情感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针对当前咏史怀古类古诗词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可以从创设情境、优化诵读、群文阅读等角度,探索咏史怀古类古诗词的教学对策。

    咏史怀古类古诗词教学价值教学对策

    大概念视域下高中化学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设计——以"葡萄酒中含硫物质的转化"为例

    孙婷婷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概念统摄下,基于真实情境发现并解决问题是认识元素化合物性质及转化的重要方法,也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抽取大概念,基于情境设计驱动问题,完成对"硫的转化"这一主题单元的规划。将教学内容结构化,开展以学生探究为主的小组实验,运用"价—类"二维图模型认识"葡萄酒中含硫物质的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参与讨论"食品安全""酸雨"等社会性议题过程中,认识到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培养了社会责任感和绿色化学观。

    大概念项目式学习单元教学食品添加剂转化观绿色化学观

    融入劳动教育的初中地理实践课程设计研究——以农耕活动为例

    戚杨梅王碧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五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和地理核心素养的主要途径,更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依托。在当前的中学教育中,存在系统的劳动教育缺失、学生劳动素养亟待提高等问题。将劳动教育融入地理实践课程,通过开展"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等一系列劳动实践,有利于学生获得劳动知识、提高劳动能力、养成正确劳动观念、形成良好劳动品质,进而促进学生地理实践力、区域认识、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

    劳动教育地理实践课程农耕活动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