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王华

双月刊

1007-855X

journal@kmust.edu.cn

0871-5920021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景明南路727号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cience and Technolog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9年创刊,属不定期刊物,1988年经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及云南省新闻出版局批准向国外公开发行,双月刊,1995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因主办单位由昆明工学院改名为昆明理工大学,该学报也由昆明工学院学报更名为昆明理工大学学报。主要刊登地质、矿业工程、冶金材料、自控计算机、建筑、环境化工、汽车工程、经济管理、数理化、力学等学科有创见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三维电芬顿法的咖啡初加工废水有机物去除特性分析

    黄建洪张亘赵世民朱彬...
    239-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咖啡初加工废水有机物浓度高、难降解、可生化性差等问题,构建了钛基镀钌铱电极为阳极板、泡沫镍为阴极板、铁碳粒子为粒子电极的三维电芬顿体系,对咖啡初加工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发现,当板间距为4 cm、初始pH为4.0、电流密度为32 mA/cm2、粒子电极投加量为20 g/L、曝气强度为4 L/min、反应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咖啡初加工废水COD去除率可达69.29%,UV254去除率可达72.92%,色度去除率可达96.69%,B/C从0.28 提升至0.43.通过对比铁碳微电解、传统电芬顿和三维电芬顿对咖啡初加工废水COD去除效果发现,三维电芬顿体系物质传递速率以及传质效果都有大幅提升.通过自由基淬灭实验、三维荧光光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GC-MS分析,发现羟基自由基在咖啡初加工废水的降解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原水中90 种有机污染物降至39 种,难降解腐殖酸类大分子有机物已经得到了较为彻底地去除,大部分被降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可生化性得到大幅提高.

    咖啡初加工废水三维电芬顿羟基自由基有机污染物可生化性

    昭通市城区大气PM2.5中重金属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评估

    史建武张俭凤毕丽玫韩新宇...
    25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昭通市城区大气PM2.5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来源及健康风险,2018 年11 月、2019年1 月、3 月和6 月在昭通市四个采样点进行四季采样,共收集了200 个大气PM2.5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了PM2.5中10 种重金属元素(V、Cr、Mn、Co、Ni、Cu、Zn、As、Pb和Cd).结果表明:昭通市城区PM2.5 浓度均值为 41.88±27.05 μg/m3,10 种重金属总平均浓度为 347.27±72.81 ng/m3,占PM2.5的0.83%.其中,Cr、Mn、Ni和Zn浓度较高,分别为:75.23±22.97 ng/m3、64.05±8.77 ng/m3、50.22±4.20 ng/m3 和41.27±24.66 ng/m3.10 种重金属总平均浓度季节变化特征和PM2.5具有一致性,表现出秋季>冬季>春季>夏季的特点.PMF结果表明:以矿采及冶炼为主的工业源、交通源、燃煤源和扬尘源是昭通市城区主要的重金属来源.工业源的全年平均贡献率最高,达到了34.74%;春季扬尘源对重金属的贡献达到25.19%,远高于其他季节;而燃煤源在冬季对重金属的贡献最高,达到28.21%.气团后向轨迹聚类和PSCF分析显示:采样期间昭通市西南方向是主要的PM2.5污染输送路径,来自缅甸和中国云南北部及四川南部城市的污染气团对昭通市城区空气质量有重要的影响.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表明:Mn对所有人群存在非致癌风险;Cr对成年男性和女性的致癌风险值分别达到4.27×10-4和3.66×10-4,存在致癌风险.

    昭通市城区重金属污染PM2.5重金属元素来源健康风险

    碳中和目标下二氧化碳捕集路径及技术研究进展

    金伟李贵弘阮虹嘉顾丽鹏...
    265-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兑现"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应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二氧化碳捕集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中和的主要途径.根据碳与燃料分离时段的不同,二氧化碳捕集路径可分为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空气捕集等几种;捕集技术主要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膜分离法、低温冷凝法等.分析了国内外最新二氧化碳捕集路径和技术的分类、原理、优缺点、工业化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提高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工业化应用水平的研究方向,指出高效吸收和解吸技术、二氧化碳吸附动力学、高渗透选择性低压力降的二氧化碳分离膜组件、冷凝耦合技术是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集碳排放碳中和

    考虑老年驾驶人出行代价的安全出行路径规划

    郭凤香杨磊陈峥周怡雯...
    275-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老年人驾驶机能的下降以及行车风险的增加,提出一种考虑老年驾驶人出行代价的安全路径规划方法.首先,对老年驾驶人与中青年驾驶人的驾驶特性进行差异性分析,并探究老年驾驶人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安全可靠性与场景冲突概率的关系,构建驾驶人安全可靠性代价函数;然后,基于老年驾驶人的驾驶信心调查结果,构建驾驶人驾驶信心代价函数,并以安全可靠性、驾驶信心和道路阻抗为出行代价提出安全性最优路径规划方法;最后,通过驾驶模拟试验获取了不同路径的驾驶行为特征数据,并使用改进的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Cognitive Reliability and Error Analysis Method,CREAM)模型评估老年驾驶人在不同行驶路径的人因失误概率,从驾驶人失误概率的角度对路径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最优路径B的人因失误概率为0.048785,路径A的人因失误概率为0.052731,说明本文规划的最优路径安全性较好,提出的安全出行路径规划方法能为老年驾驶人行车安全改善提供理论参考,可有效提升老年驾驶人的出行安全.

    老年驾驶人驾驶安全路径规划驾驶行为安全性评价

    考虑车队离散的路段行人过街最大压信号控制方法研究

    李冰冯悦殷炬元李施维...
    287-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路段行人过街车辆与行人之间的冲突问题,在保证行人过街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为提升路段交通运行效率,建立了一种路段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方法.首先,基于路段车辆速度特性与Robertson车队离散模型实现对上游路段的区域划分和区域交通密度预测;然后,基于最大压(Max Pressure,MP)信号控制最大化交通量输出的同时有效防止排队溢出的优势,建立了基于分段密度的最大压信号控制模型,并以抑制下游排队长度和车辆与行人综合平均延误最小为优化目标确定最佳配时方案.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交通状态下,分段密度最大压信号控制模型能够防止排队溢出、减少车辆和行人的综合平均延误.在过饱和交通状态下,分段密度最大压与密度最大压相比减少了9.56%的车辆与行人综合平均延误;在近饱和交通状态下,分段密度最大压减少延误的效果与传统自适应控制相当;在未饱和交通状态下,分段密度最大压相比传统自适应控制减少了6.5%的车辆与行人综合平均延误,说明分段密度最大压模型能够有效应用于路段行人过街交通信号控制中,进而提升行人过街路段的交通运行效率.

    城市交通信号配时最大压车队离散路段行人过街

    间壁式换热机油箱传热优化研究

    雷基林陈俊霖杨朗建赵立艳...
    298-3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润滑油在低温环境中凝结成固体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机油箱内润滑油的相变传热及强化研究.通过试验测量润滑油被加热时的温度场分布,基于传热学理论建立了加热凝固润滑油的相变传热一维模型,计算出了换热管更合理的布置方式.结果表明:一维传热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在5%以内,证明模型可用于后续的研究.固相润滑油密度大于液相润滑油密度.在机油箱纵向截面从下到上的高度位置上,润滑油的温度呈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在机油箱的中间位置排布换热管使润滑油的加热更充分,换热管水平排布使润滑油的加热更均匀,换热管竖直排布会使润滑油的相变分布区域呈现出明显的方向性,换热管正上方的润滑油融化速率更大.换热管倾斜角度在 19°以内能提高润滑油的融化速率,超过临界角 19°则不利于传热.将换热管布置为倒Y型能缩短固相润滑油完全融化为液相的时间,比单列布置的融化时间缩短了20%,比双列布置的融化时间缩短了 41.6%.通过改变换热管的排布方式能有效提高凝固润滑油的融化速率,减少时间和能源的消耗.

    凝固润滑油相变阵列方式数值模拟强化传热

    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胡元林吴语涵朱雁春
    309-3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支撑制造资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和高效配置的工业云平台,对制造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 2007-2021 年中国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知识管理视角考察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能够促进制造企业绩效提升;路径分析表明,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提升企业绩效主要是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促进知识共享及提高企业创新质量三种渠道机制实现.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异质性分析发现,与管制性行业的企业、中小规模企业以及非国有企业相比,竞争性行业的企业、大规模企业及国有企业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明显.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的价值创造路径,为提高企业绩效提供了重要经验证据.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绩效知识管理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评价与区域动态演进研究

    杨红娟王玥林琳
    32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从规范化水平、服务带动能力、示范引领与联合三方面,选取13 个指标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评价中国30 个省农民专业合作社 2017-2021 年的发展质量,采取莫兰指数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应用Kernel核密度估计法分析区域动态演进.研究发现:1)农民专业合作社在2017-2021年内发展质量呈上升趋势,服务带动水平逐年增加;2)合作社发展质量存在东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的区域差异;3)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存在一定的聚集现象,且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4)合作社的发展动态呈多极化趋势.据此,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的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发挥合作社的服务带动作用和加强合作社区域合作三方面的建议.

    乡村振兴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高质量发展合作社综合评价

    绿色信息披露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研究

    孙永河薛晗素
    334-3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绿色消费蓬勃发展的新时代,通过绿色产品信息披露激发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是企业树立绿色形象,获取可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基于改进后的计划行为理论,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将绿色产品信息披露分为环保信息披露和信息沟通渠道两个维度,在此基础上探索绿色产品信息披露对绿色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高品牌声誉条件下,绿色产品信息披露中的环保信息披露显著促进了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意愿.另外,绿色消费态度、主观规范、环境关注在环保信息披露与绿色消费意愿的关系之间起到中介作用,且在这三种中介变量中,效应作用力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关注、主观规范、绿色消费态度;品牌声誉正向调节了环保信息披露与绿色消费意愿之间的关系.

    绿色产品信息披露主观规范环境关注绿色消费意愿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升策略——基于层次化DEMATEL的研究

    杜元伟傅正强王紫
    34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教育强国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提出了新要求,遵循因素分析要具有系统性、因素识别要体现科学性、因素选择要考虑关联性等原则.首先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4 个层面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分类辨识,识别出25 个影响因素,然后遵循层次化DEMATEL原理,从层次化分解、直接影响分析、超级IDR矩阵构造、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等方面提出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方法应用并从中识别出了5 个关键因素,即教学督导评教、排课机制、教学内容、学习态度、社会文化价值观.最后结合关键因素提出了高校教师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教育强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影响因素层次化DEMA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