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月刊

1006-3315

lj86646812@126.com

025-84527549

210002

江苏省南京市中山东路三条巷4-1号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Journal Popular Science
查看更多>>《科学大众》创刊于1937年,新中国成立后由中国科协主办。它是一份综合性科普刊物,曾以丰富多彩的科技知识、严谨认真的办刊态度、高雅的格调,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科学家以及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她曾影响过好几代人,使许多青少年走上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道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地方感视角下中学地理课堂教学情境设置

    喻鑫
    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情境教学法更有利于中学课堂焕发生机,但在设置情境时要考虑情境的科学性、生活性、趣味性以及对标性。"地方感"不仅是教学时可利用的学生内部动力,同时也是学生需要培养的一种乡土情怀。可采用乡土地理素材、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多媒体等媒介去创设"地方感"视角下的地理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地方感"。

    地方感中学地理教学情境设置

    探究性学习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朱玲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学生正处于多元文化交织的时代,因此教育必须依照学生的当前特点进行革新变化,传统中学物理教学形式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的教育主体,并以自身的主观意识将知识点进行精细讲解,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内容的精确度,却忽略了学生的深入思考过程。本文针对中学物理教学特点进行分析,强调将学生作为教育主体进行教育方式变革,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转变传统教学观念,为学生探索优质教学路径。

    中学物理探究性教学教育创新

    部编初中语文双线组元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许敏霞
    7,9页
    查看更多>>摘要:部编初中语文教材按照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双线整体融合、协调统一。教师需要钻研教材,统筹规划教学纲目,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掌握教学方法,依据双线组元的特点,打造教学策略范式,构建语文能力教学体系,让教师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使得教学有章可循,有例可引,从而优化教学,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实现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部编初中语文教材双线组元阅读教学

    探索体育"成功教育"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仓迎春
    8-9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体育与健康规范标准是以促使学生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来实现学生"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成功体育"教学就是基于新课程改革思想,在体育活动中注重学生心理体验、突出个体价值、提高心理素质的有效手段。如何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体育课的兴趣,让"成功体育"进入体育课堂,是学校体育改革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调查问卷以及平时经验积累,通过对比、分析、总结等方法,探讨如何实施成功体育教学,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体育教学成功体育提升心理素质

    剪纸学习对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提高的研究

    孙誉豪
    10-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民间艺术之一。随着中学美术的不断发展,传统艺术也逐渐走进了中学课堂,剪纸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同样也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空间思维能力作为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意识地对空间思维能力进行培养,有利于学生对部分学科知识的接受,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希望本研究成果能够促进剪纸课程的发展,巩固美术课程在学生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初中生美术课程剪纸空间思维能力

    劳动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实践与探索——以"德善"品格教育为例

    金晓燕
    1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善品格形成的重要途径。劳动既能助推孩子形成良好道德品质,激发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也能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意志,起到强身益智的效果。本文将从"德善"品格入手,就现阶段班级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本校劳动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探索劳动教育在学校班级管理中的教育优势和实施路径,从而促进班级优良班风建设,实现班级高效管理,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德善"品格班级管理

    初中化学科学风险认知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金茹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新冠肺炎疫情,围绕如何培养化学科学风险认知和决策能力,从生活情境风险、化学实验风险及科学风险议题这三个角度展开教学,旨在通过化学知识的学习,以跨学科的领域去认识科学风险,规避风险及应对风险,树立社会责任感和科学价值观。

    情境化学实验科学风险认知决策能力

    横看成岭侧成峰——运用"发散思维"进行审题立意

    王春华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散思维是从多方面寻找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具有多向性、求反性和辐射性特点,借助联想和想象得以表现,乃是帮助学生克服写作思维困窘的一把金钥匙。在语文作文教学中运用多向、联想、反向等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立意,对学生作文的成功大有裨益。

    作文立意发散思维多角度反向

    定位临界点,化抽象为具体——以"内外压强差"教学设计为例

    陈振惠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中涉及压强差的内容很多,学生分析装置内外压强差时有困难,究其原因是压强差分析起来有点抽象,学生解决问题没有抓手,本节"内外压强差"的专题课,通过定位临界点,化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找到方法,解决问题。

    内外压强差临界点抽象具体

    "双师型"同步课堂在高中外语类校本课程中的应用

    李安然
    17-1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教育国际化"已成为国内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为进一步实现国内外教育信息的同步与教育资源的共享,完善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提升学生的外语学习能力,同时开阔国际视野,树立文化意识,高中外语类校本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革新刻不容缓。"双师型"同步课堂作为校际(包含教育集团内部)乃至国际间两名及以上教师"强强联手"同步课堂授课的信息化教育新模式,可应用于高中学段外语类校本课程的实施,在克服传统课堂的枯燥与不足的同时,为学生的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创立了真实且高效的语境,通过实时的交流与有效且地道的对话"输入"激发学习兴趣,提升语言学习效果。本文以山东教育信息化观摩交流活动中青岛与圣彼得堡远程连线实现的高中"汉—俄—英"三语学习的校本课程为例,将"双师型"同步课堂在高中外语类校本课程中应用的理论背景、方法步骤与实施效果进行了分析总结,为外语类校本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同步课堂双师教学高中外语类校本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