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科学咨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科学咨询
科学咨询

向传书

旬刊

1671-4822

kxzx@vip.163.com

023-62605378,62605185

400060

重庆市南岸区南坪科尔国际商务大厦17楼1号

科学咨询/Journal Scientific Consult
查看更多>>上半月“决策管理”,下半月“教育科研”。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积极心理学与家庭教育结合的思考

    李江
    242-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人类的潜力,并促进人整体向积极方面方向发展,能够解决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心理学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心理教育领域得到了有效的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分析积极心理学对家庭教育的影响,并将积极心理学有效地应用到家庭教育中,从而更好地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科学、人性化的教育和指导,更好地提高家长和孩子的综合素养。

    积极心理学家庭教育教育启示

    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为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影响因素

    陈炜琦
    246-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青少年的心理压力状况不容乐观,其中抑郁人数有所增加。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影响巨大,因此,了解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了解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基于"中国精神卫生调查"的数据,介绍了青少年的抑郁现状,以及表达了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会提高青少年抑郁的患病率,消极父母教养方式为青少年抑郁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对策。研究发现:父母以消极的教养方式去教养儿女,缺乏正向积极的引导,则会增加青少年抑郁的患病几率。进一步分析表明,在父母教养子女时,与孩子保持沟通交流,将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控制而去辅佐孩子,能够帮助孩子,让孩子心理健康成长。

    青少年抑郁父母教养方式成长青春期

    基于新课标的初中生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贾静静
    250-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精神,针对当前初中美术课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现状和初中美术课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种培养初中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策略,并对策略的应用效果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基于实践的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进行了分析研究。

    新课标初中生美术课程核心素养

    促进"三学"课堂中深度学习优开展的策略研究

    陈影戴银江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三学"课堂中深度学习的教改理念,结合案例分析与教改实况,分析初中化学"三学"课堂中落实深度学习存在的问题,明确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深度学习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提炼促进初中化学课堂深度学习优开展的教学策略及建议。

    深度学习初中化学教学策略

    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需求特点及对策研究——以铜仁市为例

    李龙龙万里川
    258-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国家促进人口增长政策的落地,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逐渐增加,但在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方面仍存在诸多困境。本文聚焦家长的角度,阐述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特点,同时针对性地提出四条建设意见:一是政府充分统筹,做好整体规划,为婴幼儿照护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二是高校积极引领,培养德才兼备的婴幼儿照护人才;三是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加强专业性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程度,办家长满意的教育;四是家庭机构共育共建,促进婴幼儿健康发展和教育。

    婴幼儿照护服务托育

    基于中国神话故事的高职幼儿戏剧课程内容建构研究

    朱妙伶
    262-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非常吸引人的故事,这些神话体现了我们祖先丰富的想象力和他们的自然观念以及价值观,体现出了强烈的探索世界的意识,是非常好的戏剧素材。中国古代神话通过夸张的戏剧手法将梦幻般传奇的情节用语言的形式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富有美感的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以及他们的好奇心。所以本篇论文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才能够让未来的优秀的幼儿教师能够理解并且领会幼儿戏剧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点,以及如何将戏剧课程的实质融入中国神话的育人实践过程中,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良好的品格。

    幼儿戏剧课程育人实践中国神话

    民办幼儿园文化如何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

    唐卓
    26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园教师对于专业成长的态度、认知和行为直接影响高质量学前教育的实施和落地。然而,民办园教师由于园所专业支持有限、培训机会较少和发展渠道受阻等,导致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通过个案研究方法,以社会认知理论为理论视角,使用访谈法、观察法、实物收集法研究个案资料,探究学校文化和教师专业成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及形成条件。研究发现:教师对所在园所文化主要存在"文化-响应型""文化-顺从型"和"文化-逆反型"三种响应机制,而机制的形成与教师如何代理学校文化中的"利己"和"利他"符号有关。

    教师专业发展社会认知理论幼儿教师

    我国幼儿数学游戏教育的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 6.1软件的可视化分析

    杨芳
    271-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数学游戏化是目前学前教育领域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以1991-2022年知网数据库中收录的以"幼儿数学游戏"为主题词进行一览式检索出来的文献作为此次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 6。1软件,采用词频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了解我国学前数学游戏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在进一步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国内关于幼儿数学教育的研究集中于数学教学游戏类型的研究、数学游戏化对幼儿发展的作用研究、幼儿数学游戏化形式的研究以及关于幼儿数学游戏人才培养的研究。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该更加注重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目标以及研究对象三方面,结合stem教育,将数学教育与各个学科进行相应的融合,教师采用多元化教学方式,培养幼儿的数学情感。

    数学教育数学活动游戏化学前儿童

    3~6岁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自贡市六辖区为例

    曹照洁何红李玉莲杨帆...
    276-27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幼儿兴趣辅导班作为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附属形式,其功能和作用随幼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而日益凸显。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成为幼儿阶段的教育热潮,而兴趣辅导班的发展已然成为是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支系。目前,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现象受到诸多争议。本文通过问卷法、数据分析法,对四川省自贡市六辖区3~6岁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主要存在幼儿同时参加兴趣辅导班的数量不唯一性、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类型多元性及性别差异性、家长较尊重幼儿兴趣自主性和家长对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动机偏功利性等现象。造成该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幼儿园外时间与家长工作时间存在错位,传统教育观念的模糊性影响家长教育观,教育评价影响家长育儿观。对此,本文从明晰传统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评价模式、建立幼儿兴趣辅导监管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深入研究幼儿参加兴趣辅导班的现象提供一定参考。

    幼儿兴趣辅导班

    建构日记: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深度学习的载体设计与实施探究

    陈婷懿
    280-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建构游戏融思维、操作、艺术、创造为一体,是幼儿园里深受幼儿喜爱且必不可少的一类游戏。本文以建构日记为载体,通过绘、视、议三部曲得出建构经验单;以"个人计划+班级计划"的操作模式完善建构计划单;通过联想与结构、迁移与运用、活动与体验、价值与评价、本质与变式五个维度的关键性提问,形成建构记录单;将个人评价、他人评价与教师评价三方组合成建构评价单;利用实物展示、成果海报展示两种形式丰富幼儿建构成果单。建构日记的实施,推动了幼儿在建构游戏中专注度、合作能力、建构水平、批判性思维的转变,激发幼儿深度学习。同时,提升教师在建构游戏中的组织能力、指导能力和评价能力。

    建构日记建构游戏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