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合理用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马智

旬刊

1374-3296

lchlyy08@163.com;lchlyy09@126.com

0311-85119009,85520899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和平东路20号自由港月座26层B-03室

临床合理用药/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查看更多>>本刊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中西医药相结合的办刊原则,交流临床用药的理论、实验和临床成果,弘扬中、西医、药文化,提高医、药学术氛围,促进临床医药学的发展,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读者对象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药师,以及从事医药学教学、研究、生产的工作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艾地苯醌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

    李志平李建军张志明
    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艾地苯醌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 年2 月—2022 年8 月天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10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地苯醌片口服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治疗2 周后比较2 组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 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6.92%(χ2=4.727,P=0.030).治疗2 周后,2 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 组 5-HT、DA、NE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艾地苯醌片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递质水平.

    缺血性脑卒中抑郁艾地苯醌经颅磁刺激

    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

    武善霞刘洋
    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3 年1 月—2024 年1 月临沂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62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四联疗法治疗,研究组采用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2 组均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炎性指标[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80.65%)(χ2=4.026,P=0.045).治疗1 个月后,2 组上腹痛、反酸嗳气、恶心呕吐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或P<0.01);2 组IL-2、TNF-α、IL-6 及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6.77%(30/31),高于对照组的80.65%(25/31)(χ2=4.026,P=0.045);研究组疾病复发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的28.00%(7/25)(χ2=4.838,P=0.028).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低于对照组(19.35%)(χ2=4.026,P=0.045).结论 富马酸伏诺拉生联合阿莫西林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较好,安全性较高,可改善患者症状,降低血清炎性指标,提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疾病复发率.

    幽门螺杆菌感染富马酸伏诺拉生阿莫西林临床疗效症状积分炎性指标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不良反应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

    柳扬范伟
    8-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及肝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 年3 月—2023 年9 月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 92 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 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治疗 7 d 后,比较 2 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指标[C 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肝损伤标志物[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PNP)、精氨酸酶Ⅰ(Arg Ⅰ)、谷氨酸脱氢酶(GLDH)、鸟氨酸氨甲酰基转移酶(OCT)]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7d后,2 组CRP、TNF-α、IL-1、IL-1β及IL-6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 组TBA、α-GST、PNP、Arg Ⅰ、GLDH及OC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χ2=4.039,P=0.044).结论 血必净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用于复杂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中效果较好,可降低血清炎性指标和肝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复杂肝外胆管结石血必净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炎性指标肝损伤标志物术后并发症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格列美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黄莉谢妍
    1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格列美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2 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 年1 月—2024 年1 月南昌市洪都中医院收治的格列美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9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48)和对照组(n=48).研究组给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2 组均治疗3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 个月后,2 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治疗前,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C肽(2 hCP)水平及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改良β细胞功能指数(MBCI)、胰岛素生成指数(IGI)、口服葡萄糖胰岛素敏感性指数(OGIS)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 FPG、2 hPG水平及HOMA-IR低于对照组,FINS、2 hCP水平及HOMA-β、MBCI、IGI、OGIS高于对照组(P<0.05 或P<0.01).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0.42%,与对照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01,P=0.371).结论 格列美脲治疗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T2DM患者应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能降低血糖水平,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且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2型糖尿病,老年达格列净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

    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用药错误情况分析

    蔡星宇师佩兰时照明吴道爱...
    16-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的用药错误(ME)发生情况,为制定防范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7 年7 月—2023 年7 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药师上报至合理用药国际网络(INRUD)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的降糖药物相关ME报告,共149 例.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ME涉及的药品、错误内容、错误引发因素、发生场所及错误引发人员,并绘制帕累托图对 ME 内容和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设定时间段内降糖药物ME共149 例,涉及口服降糖药76 例(51.01%),胰岛素制剂 73 例(48.99%).ME错误内容主要包括漏给药、用量及给药频次错误;造成ME的主要因素为疲劳和知识欠缺;发生ME场所在病房最多,共117 例(78.52%);患者及家属是引发ME的主要人员(137/149,91.95%).结论 医护人员应针对糖尿病患者降糖药物ME的具体情况,加强个体化的用药宣教及指导,通过多种方式提高患者的用药认知水平及依从性,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降低临床ME的发生率,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糖尿病降糖药物用药错误

    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比较

    严培朱俊军汪翔
    20-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美托洛尔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 年2 月—2023 年3 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 64 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各32 例.美托洛尔组给予美托洛尔治疗,卡维地洛组给予卡维地洛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6 个月.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舒张末期厚度(IVSD)、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D)]、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 个月后,2 组LVEDD、IVSD及MDA水平降低,LVEF及SOD、GSH-Px水平升高,6MWD延长,且卡维地洛组变化幅度大于美托洛尔组(P<0.05 或P<0.01).卡维地洛组与美托洛尔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38%vs.15.63%,χ2=0.143,P=0.705).结论 卡维地洛应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较美托洛尔效果更好,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高.

    维持性血液透析卡维地洛美托洛尔心功能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

    吴灵莉
    23-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PU)对黏膜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 年2 月—2023 年8 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Hp相关性PU患者 151 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康复新液组(n=76)和三联疗法组(n=75).三联疗法组给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康复新液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治疗,2 组均连续治疗1 个月.比较2 组黏膜愈合效果,治疗前后胃肠激素[胃泌素(GAS)、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7(IL-17)、C反应蛋白(CRP)],Hp清除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康复新液组总有效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7.37%vs.86.67%,χ2=5.910,P=0.015).治疗1 个月后,2 组GAS、MTL、IL-6、IL-17 及CRP水平低于治疗前,SS水平高于治疗前,且康复新液组 GAS、MTL、IL-6、IL-17 及CRP水平更低,SS水平更高(P<0.05 或P<0.01).康复新液组Hp清除率高于三联疗法组(92.11%vs.77.33%,χ2=6.380,P=0.012);康复新液组与三联疗法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34.21%vs.29.33%,χ2=0.414,P=0.520).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可提升Hp相关性PU的Hp清除率,改善消化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促进黏膜愈合,治疗安全有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康复新液三联疗法雷贝拉唑黏膜愈合炎性因子

    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的疗效

    吴亚平王万华张炎梁达...
    27-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通过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 年1 月—2022 年12 月于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149 例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n=75)和常规双抗组(n=74).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采用替罗非班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常规双抗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比较 2 组治疗前、治疗 7d后、治疗 2 周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人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治疗 3 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情况,治疗前、治疗2d后血小板计数(PLT),治疗前、治疗2 周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治疗 2 周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 7d、2 周后,2 组NIHSS评分及Lp-PLA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低于常规双抗组(P<0.05 或P<0.01).治疗3 个月后,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mRS评分为≤2 分的比例高于常规双抗组(χ2=18.935,P<0.001).治疗2d后,2 组PLT均低于治疗前,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低于常规双抗组(P<0.01).治疗2 周后,2 组PT均较治疗前延长,且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长于常规双抗组(P<0.01),2 组TT及APTT与治疗前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组与常规双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00%vs.54.05%,χ2=0.546,P=0.460).结论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患者在临床通过替罗非班联合双抗疗法治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预后,降低Lp-PLA2 水平.

    急性进展性前循环脑梗死替罗非班注射液双抗疗法治疗效果

    振动辅助排痰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

    刘小松刘梦奇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振动辅助排痰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8 月—2022 年8 月萍乡市妇幼保健院儿内一科收治的肺炎患儿 80 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 例.2 组患儿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振动辅助排痰,2 组患儿均治疗7d.比较2 组临床效果、症状体征(发热、咳嗽、气喘、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疗前后血常规指标[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50%,高于对照组的 85.00%(χ2=3.914,P=0.048);观察组发热、咳嗽、气喘消失时间、肺部湿性啰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 7d后,2 组WBC及血清CRP、PCT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vs.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5,P=0.723).结论 振动辅助排痰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肺炎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缓解患儿症状表现与炎性反应程度,且安全性较高.

    婴幼儿肺炎乙酰半胱氨酸振动辅助排痰治疗效果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的Meta分析

    张玉佩李爽赵自广
    35-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效果.方法 检索 2013 年 1 月1 日—2023 年1 月31 日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相关文献,试验组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采用纽卡斯尔文献质量评价量表评价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 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 篇文献,累计病例606 例.根据文献异质性分析结果,采用固定或随机效应模型对涉及的研究变量进行合并效应量计算.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有效率更高,发热、腹痛、呕吐缓解时间更短,肠系膜淋巴结纵径、横径更短(P<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效果显著,可快速稳定体温,缓解腹痛、呕吐等不适,促进患儿恢复.

    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小儿中药穴位贴敷结局指标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