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

秦省

月刊

1003-3548

clinmed@vip.163.com

0371-65995212

450003

河南省郑州市经三路7号

临床医学/Journal Clinical Medicin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及术后2年随访观察

    欧阳晟孙秀钦李森王华磊...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效果,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诊断为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的128例(169膝)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治疗前后的膝关节评分、疼痛视觉评分(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指标,并记录2年内出现的并发症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翻修情况。结果 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2年随访中,13例患者脱离,6例患者行TKA翻修。结论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间室骨性关节炎效果良好,且短期随访结果较为满意,中长期的临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翻修

    CTRP9通过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功能的临床研究

    刘学森王佩佩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通过调节M1/M2巨噬细胞极化对大鼠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干预组,每组20只。采用结扎左冠脉前降支方法制作模型组、干预组的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干预组采用pcDNA3。1-CTRP9重组质粒进行干预,比较各组一般情况、心肌梗死面积、心功能[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短轴缩短率(FS)]、心肌细胞凋亡率、M1/M2巨噬细胞极化情况[M1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阳性百分比、M2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精氨酸酶1(ARG-1)阳性百分比]、心肌组织中CTRP9蛋白表达量。结果 干预组大鼠精神状态、毛发生长、饮食活动、存活等一般情况较模型组好转。模型组和干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LVDs、LVDd、M1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iNOS阳性百分比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肌细胞凋亡率、心肌梗死面积、LVDs、LVDd、M1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iNOS阳性百分比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和干预组LVEF、FS、M2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ARG-1阳性百分比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LVEF、FS、M2型巨噬细胞F4/80阳性和ARG-1阳性百分比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心肌组织中CTRP9蛋白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心肌组织中CTRP9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CTRP9可通过促进M1/M2巨噬细胞极化改善心肌梗死后早期心功能。

    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M1/M2巨噬细胞极化心肌梗死心功能大鼠

    狼疮性肾炎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与尿肌酐比值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周崇梅赵少华
    9-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与尿肌酐(UCr)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纳入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NAG与UCr水平,临床症状评估及实验室检查评估是否为LN将其分为LN组与非LN组;纳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NAG/UCr表达,分析NAG/UCr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LN的相关性。结果 经临床评估,8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有43例发生LN,占53。75%(43/80);有37例未发生LN,占比46。25%(37/80)。LN组NAG、NAG/UCr高于非LN组与对照组,Ucr低于非LN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LN组NAG、NAG/Ucr高于对照组,Uc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NAG、NAG/Ucr与LN的发生呈正相关(r>0,P<0。05),Ucr与LN的发生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NAG/Ucr在LN患者中呈高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LN的发生呈正相关,且NAG/Ucr越高,发生LN的可能性越大。

    狼疮性肾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尿肌酐

    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比较

    尚勇
    1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非体外循环与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4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下CABG治疗,观察组采用非体外循环下CABG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3 d心肌损伤情况[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Ⅰ(cTnⅠ)]、肝功能[总胆红素(TBIL)、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GOT)]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CK-MB、cTnⅠ、TBIL、ALT、GOT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45%(2/31)]低于对照组[25。81%(8/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体外循环下CABG比较,非体外循环下CABG治疗冠心病的效果更好,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减轻心肌损伤和肝功能损伤,且术后并发症少,治疗安全性高。

    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术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

    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李俏然赵信喜高波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腺癌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术后复发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肺腺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和临床数据,包括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和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定量评估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分析EGFR阳性与肺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以及术后1年内复发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在86例肺腺癌患者中,50例显示肿瘤组织中EGFR呈阳性表达。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术前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有显著相关性(P<0。05)。EGFR阳性表达在早期分期(Ⅰ和Ⅱ期)和低分级(Ⅰ和Ⅱ级)的肺腺癌中更为常见。EGFR阳性的肺腺癌患者术前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的发生率较低。结论 肺腺癌肿瘤组织中EGFR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分期、病理分级、术前淋巴结转移和术后复发之间存在相关性,为肺腺癌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

    肺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肿瘤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术后复发

    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王刚李宏伟赵欣王书君...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适形放疗治疗儿童颅内生殖细胞肿瘤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CNS GCTs)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放疗方式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三维适形放疗(3DCRT)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计划实施效率、计划靶区(PTV)的各剂量学参数、治疗后血清甲胎蛋白(AFP)和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海马的受照剂量以及计划的周围危及器官的受照剂量的差异情况。结果 研究组机器跳数、治疗时间均高于对照组,验证通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98%的靶区体积受照剂量及均匀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HCG及AFP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眼晶状体、甲状腺和肾脏的保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在治疗效率、靶区的剂量学分布、周围危及器官的保护上均优于3DCRT。

    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三维适形放疗疗效预后

    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FⅩⅢ、TK1及vWF的表达及其与出血程度的关系

    孙伟娜孟君霞陈院朝
    2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胸苷激酶1(TK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表达及与出血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7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AL患者作为AL组,另选取同期在安阳地区医院体检的健康者52例作为对照组。AL患者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56例)与未出血组(3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血浆FⅩⅢ、TK1、vWF表达水平,分析血浆FⅩⅢ、TK1、vWF表达水平与出血程度的关系。结果 AL组血浆TK1、vWF水平高于对照组,FⅩⅢ低于对照组(P<0。05)。出血组血小板(PLT)≤10×109/L概率及血浆TK1、vWF水平高于未出血组,血浆FⅩⅢ水平低于未出血组(P<0。05)。不同出血程度患者间血浆FⅩⅢ、TK1、vWF水平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出血评分增加,血浆FⅩⅢ水平逐渐降低,TK1、vWF水平逐渐升高(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患者出血评分与FⅩⅢ呈负相关(r=-0。681,P<0。001),与TK1、vWF呈正相关(r=0。637、0。711,P<0。001)。结论 骨髓抑制期的血小板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浆FⅩⅢ表达水平偏低,TK1、vWF表达水平偏高,三者均能有效评价患者出血程度。

    凝血因子ⅩⅢ胸苷激酶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急性白血病

    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研究

    陈薇刘学军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在前牙大面积缺损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漯河市中医院收治的120例前牙大面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一组与联合组,每组60例。单一组予以金属桩钴铬烤瓷冠修复,联合组予以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咀嚼效率、牙周状况[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水平、龈沟液情况[碱性磷酸酶水平(ALP)、龈沟液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57/60),高于单一组的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联合组咀嚼效率高于单一组,PD、SBI、CAL水平低于单一组,MMP2、ALP、ICAM-1水平低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3/60),低于单一组[16。67%(1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前牙大面积缺损患者采用玻璃纤维桩联合全瓷冠修复,可提高治疗效果,提高咀嚼效率,减轻对牙周组织和龈沟液的影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前牙缺损玻璃纤维桩全瓷冠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在脑瘫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儿中的应用效果

    王瑞霞李素杰张丽军杨茜...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管饲法在脑瘫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儿营养支持中的应用及其对患儿营养水平、吞咽功能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97例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持续性鼻胃管管饲法(PNG)组(n=48)与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IOE)组(n=49)。PNG组给予持续性鼻胃管管饲法,IOE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对比两组患儿营养水平、吞咽功能以及肺部感染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IOE组总蛋白、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均高于PNG组(P<0。05)。干预后,PNG组吞咽总有效率(66。67%,32/48)低于IOE组(85。71%,4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633,P=0。0274<0。05)。干预前,两组唇舌运动、咀嚼动作和吞咽动作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IOE组唇舌运动、咀嚼动作和吞咽动作情况均优于PNG组(P<0。05)。干预3个月后,IOE组肺部感染率低于PN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3855,P=0。0022<0。05)。结论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能有效提升脑性瘫痪伴吞咽功能障碍患儿营养状况,改善吞咽功能,减少肺部感染发生风险,营养干预效果优于持续性鼻胃管管饲法。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吞咽功能障碍脑性瘫痪肠内营养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效果及对控便功能的影响

    马春淼耿宪杰侯广军
    33-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HSCR)的效果及对控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HSCR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对照组实施开腹改良Soave术。统计并比较患儿围术期指标(肠管切除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应激反应[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控便功能(污粪、需要治疗、大便性状、排便次数)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肠管切除长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AP、HR及SpO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MAP、HR均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SpO2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Heikkinen评分中污粪、需要治疗、大便性状、排便次数的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Heikkinen评分中污粪、需要治疗、大便性状、排便次数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00%,3/100)低于对照组(13。00%,13/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94,P=0。009<0。05)。结论 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能够改善HSCR患儿围术期指标,减轻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控便功能。

    先天性巨结肠腹腔镜下改良Soave术围术期指标控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