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以新安医学指导下探析名中医刘健"除痹"思想

    万磊刘健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痹证主要是指由外感风、寒、湿、热等之邪气而闭阻于经络,引起全身肢体、经络、关节、肌腱等酸痛、重着、酸楚、麻木的一类病症。新安医藉中关于痹证的立论较众,论著甚丰。名中医刘健在新安医学基础上提出"除痹"思想。刘健认为痹证当以"健脾"除痹,提"脾虚致痹"、奉"健脾化湿"、循"补脾养血"、倡"从脾治痹"理论。在"通络"除痹方面,遵"祛邪通络"而除痹、从"益气通络"而除痹、推"祛瘀通络"而除痹。"扶正"除痹时应益气养血、调经达脉,调肝补肾、滋阴舒经,固本扶正、通筋活络。"祛邪"除痹体现解表散邪、尤重寒湿,祛风除湿、独善清热,治痹祛痰、巧于化裁,活血通络、妙用药对的特点。临床上收效颇丰。本研究是在以新安医学为指导,分析刘健"治痹"思想,以期指导临床应用中医药防治风湿病。

    治痹思想新安医学学术传承

    张伶俐治疗崩漏经验拾萃

    白瑞雪张伶俐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崩漏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病机复杂,病情多变。若月经周期紊乱,经血淋漓不尽,可引起患者贫血、不孕症等;若出血如注、暴崩不止,可致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张伶俐教授临证30余载,在治疗崩漏上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见解。张教授认为崩漏多是由劳倦思虑、饮食不节损伤脾脏所致,治疗方面以出血期"补气摄血",非出血期"健脾补肾疏肝"为法,达到改善脏腑功能、恢复阴阳平衡的目的,从而促进排卵、调整月经周期。张教授临床常用经典名方,随症加减灵活,善用健脾补肾止血之药物,以补为中心,根据不同的病因及所涉及到的其他脏腑,侧重不同的治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张伶俐崩漏益气固脾

    1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蒋世瑞刘谨瑜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某院收治的1例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患者特殊情况进行了基于循证支持的全面优质护理干预、实施整体化医护对策,最终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康复出院。本文总结此次护理经验,对多发伤患者康复具有一定指导、借鉴意义。

    多发伤无缝隙交接加速康复外科个案管理损伤控制性手术护理

    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董翠华钟冰黄淑萍张思瑾...
    13-16,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描述重度肺动脉高压(SPH)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心理历程,为制订针对性疾病护理及心理支持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0名SPH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 最终提炼出4个主题:生活方式及躯体症状的改变、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以及多维度的支持需求。结论 长期SPH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担较重,需求明显,护理工作者应当重视并关注SPH患者居家照顾质量,以期改善SPH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

    重度肺动脉高压主要照顾者心理体验生活质量质性研究

    内在能力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刘璐刘珊珊阚亦非王艳玲...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内在能力在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旨在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新思路。方法 选择河南省郑州市某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以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及内在能力评估工具进行调查,探讨内在能力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350例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分(61。53±10。51)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得分(54。50±8。18)分,处于中等水平;内在能力得分(2。19±1。14)分,处于较差水平。内在能力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7。30%。结论 社区2型糖尿病老年人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内在能力水平较差。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内在能力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且内在能力在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间起着中介作用。

    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生活质量社会支持内在能力

    安康市239例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靳艳茹杨帆刘孝兵宋印娥...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安康市239例恙虫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14年4月至2022年5月安康市中心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239例恙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39例恙虫病患者中,男95例,占比39。75%,女144例,占比60。25%;平均年龄(57。28±8。62)岁,其中60~79岁最多,共112例,占比46。86%,40~59岁次之,共99例,占比41。42%;已婚222例,占比92。89%。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共199例,占比83。26%;地区分布以汉滨区为主,共116例,占比48。54%,紫阳县次之,共36例,占比15。06%。2014-2022年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在2021年达到峰值,共65例,占比27。20%;安康市恙虫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春、夏、秋季的发病人数最多。结论 安康市恙虫病发病季节和地区较为集中,发病人群相对固定,其中农民为主要感染群体,应采取多种预防干预措施,以降低恙虫病发病率。

    安康恙虫病流行特征

    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现状及规范化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

    张继文张伟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及规范化培训需求,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构建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方案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至9月我院2021、2022年新入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即一般情况调查表、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调查表及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375名新入职护士。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需求均分为(4。41±0。81)分。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条目均分为(2。56±0。81)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和规范化培训需求得分呈正相关(P<0。001)。结论 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对规范化培训的需求较高,且核心能力与规范化培训需求呈正相关。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应充分考虑肿瘤专科护理的特殊性和新入职护士的实际需求,结合新入职护士的层次、能力和意愿制定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优化规范化培训的模式及内容。

    肿瘤专科医院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规范化培训

    膳食平衡指数法评估乳腺癌化疗患者膳食质量

    洪晔孙景琦陆嫔嫔尹晓东...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并分析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膳食营养状况。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211例乳腺癌化疗患者,记录其连续3 d的24 h膳食,并采用膳食平衡指数(DBI-16)进行评估。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的膳食状况总体呈现轻度失衡状态,主要问题是摄入不足,特别是水果、奶制品、鱼虾和大豆类食物的摄入明显不足。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均存在膳食摄入不足和过量的问题,其中18-59岁患者膳食不均衡程度较低,而≥60岁患者膳食不均衡程度较高。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存在膳食摄入总体不均衡及膳食摄入状况轻度失衡的问题,应指导患者合理膳食并帮助其建立均衡膳食模式,以提高膳食质量。

    乳腺癌化疗膳食平衡指数膳食质量

    2022-2023年度东莞地区采供血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张旭芬李姗丹张兆晴梁自领...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2022-2023年度东莞地区的采供血情况,预测采供血趋势,为促进医院合理、科学用血提供资料。方法 统计分析2018-2022年同期12月采血情况、2022-2023年度不同组织方式献血情况、1~6月同期临床供血情况、各种血液制品供应数量及动态变化情况、医院订血订单汇总及完成情况。结果 2022年12月采血人数与采血量比2018-2021年同期明显下降;2023年全血采血人数及采血量同比2022年增长了 1。58%和0。27%。2023年机采血小板人数与采血量同比2022年增长了 13。72%和16。32%;2023年1、5、6月同比2022年临床供血量有所下降,2023年2、3、4月同比2022年临床供血量有所增长。2023年发血量/订血量较2022年下降了 18。19%。结论 2023年供血量的增长大于采血量的增长,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血液供应处于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时期。建议进一步优化现有无偿献血人群结构,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团体献血队伍,增加固定献血人群数量的同时加强临床合理用血,缓解用血压力。

    采供血东莞地区合理用血

    产后抑郁症发生与产妇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孙媛文玉军马文倩强焕珍...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产后抑郁症(PPD)发生与产妇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8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产妇的一般资料及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分,依据EPDS评分将产妇分为PPD组和对照组,分析PPD与社会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探究PP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收集230名产妇的问卷,EPDS得分≥13分53名,EPDS得分<13分177名。PPD组的妊娠次数、分娩次数少于对照组(P<0。01)。PPD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PD组的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EPDS评分与SCL-90中敌对和恐怖评分呈正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CL-90中的敌对是产妇发生PPD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敌对是PPD发生的危险因素,对外界敌对越明显的产妇越易出现PPD;预防PPD或改善预后应关注产妇心理因素,也要增加社会支持。

    产后抑郁症心理因素社会支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