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武汉地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并发心力衰竭风险的诊断预测模型:一项病例对照研究

    陈宏陈阵陈曦
    1-5,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并发心力衰竭(H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 年8 月至 2023 年5 月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715 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 7:3 的比例将其中 503 例患者作为训练集,212 例患者作为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构建STEMI患者发生HF的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评估列线图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 经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年龄、高血压史比例、入住CCU比例、住院天数、发病至入院时间、D-二聚体(DD)是STEMI患者发生HF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预测模型,训练集ROC的Cutoff=0.094、曲线下面积(AUC)=0.966,并通过nomogram进行可视化呈现.再利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De Long检验显示训练集和验证集ROC曲线的AUC无显著差异(P>0.05),且验证集nomogram图的赋值评分及趋势与训练集基本相同.结论 本研究顺利构建STEMI患者经PCI术后并发HF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和推广度.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力衰竭预测模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饮酒频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

    袁苗严定一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孟德尔随机化(MR)的方法分析饮酒频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从UKBiobank和FinnGen数据库中获取饮酒频率和心血管疾病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数据,从UKBiobank数据库中饮酒频率的GWAS汇总数据得出与饮酒频率独立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应用工具变量及固定效应反方差加权(IVW)、MR-Egger和Weighted median分析饮酒频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结果 共筛选出99 个SNPs与饮酒频率相关.IVW结果显示,饮酒频率增高会导致心衰和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P=0.004、0.018);饮酒频率每增加 1 次,心衰的发病风险增加 1.234 倍[比值比(OR)(95%CI)=1.234(1.071~1.422)],高血压的发病风险增加1.191倍[OR(95%CI)=1.191(1.030~1.376)];饮酒频率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无因果关系[P=0.977,OR(95%CI)=0.997(0.797~1.247)].MR-Egger回归结果表明研究结果无水平多效性(P>0.05).结论 饮酒频率和心衰及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

    饮酒频率心血管疾病孟德尔随机化

    基于多重对应分析与Logistic回归探究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的危险因素

    孙卓铖王宇魏松奇樊方慧...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 11月至 2023 年6月郑州市某两所三甲医院进行院内转运的IABP支持的心血管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院内转运不良事件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险因素;采用多重对应分析探索不同类型不良事件与危险因素的关联程度.结果 182 例患者转运中有 68 例(37.36%)发生了不良事件,病情变化类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43/23.63%),不良事件主要为血压波动(26/14.29%)、IABP氦气管路断开(16/8.79%)和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10/5.49%).使用儿茶酚胺类药物、转运目的地是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病情变化不良事件与机械通气、镇痛镇静药物相关联.结论 IABP支持下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临床医护人员应重视相关危险因素的识别,并采取综合措施提高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血管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不良事件多重对应分析

    高血压接诊医师诊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聂欣雨刘可征孙丽吕世圆...
    18-2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德尔菲法初步构建高血压接诊医师规范化诊疗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进一步衡量医师在高血压诊疗方面的整体水平提供新的工具.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化访谈法拟定高血压接诊医师规范化诊疗的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初稿.选择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后,通过研究小组分析讨论确定最终条目.采用权威系数(Cr)衡量咨询结果的权威程度;采用变异系数(CV)及Kendall协调系数(W)评价专家意见协调程度.结果 第一轮专家咨询发出 15 份问卷,回收问卷 11 份,应答率为 73.33%;第二轮发出 11 份问卷,回收11份,应答率为100.00%.两轮咨询专家Cr分别为0.908和0.900.与第一轮咨询结果相比,第二轮专家意见协调性更佳.结论 本研究初步编制了一个包括6 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33 个三级指标的高血压接诊医师规范化诊疗的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高血压医师规范化诊疗指标体系德尔菲法

    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的体表心电图定位进展

    朱力彭彬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发性室性心律失常(IVAs)最常见的起源部位为心室流出道(OT),射频消融术已成为目前治疗OT-室性心律失常(VAs)常见的方法之一.通过心电图可以判断VAs的来源部位,为制定合理的消融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室性心律失常心室流出道射频消融术体表心电图

    内蒙古地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樊子莹刘可征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内蒙古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从内蒙古的东、中、西部盟市共抽取 766 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自我管理现状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结果 766 例患者中,自我管理低、中、高水平各占35.77%、39.03%、25.20%.高中/中专文化程度、退休人员、平均月收入≤1 000元、身体质量指数(BMI)分级正常或超重、病程≤5 年或 6~10 年、自费、已建立或未建立健康档案、签约家庭医生、经常或有时进行社区高血压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指导均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内蒙古地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总体处于中低等水平,应着重提高较低文化程度、低收入、BMI超重、病程较短、自费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效落实健康档案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社区经常性开展高血压健康宣教和生活方式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高血压自我管理影响因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蒙古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GPX7基因在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江鹏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多数据库分析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7(GPX7)基因在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并评估其在患者预后中的价值以及与免疫浸润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GEPIA数据库分析GPX7在骨软组织肉瘤中的表达;通过GEPIA数据库以及Sangerbox数据库分析GPX7 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通过Sangerbox数据库以及TIMER数据库分析GPX7 与免疫细胞浸润的相关性;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GPX7 在骨软组织肉瘤患者中与各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GPX7在骨软组织肉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PX7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呈负相关,GPX7 表达越高,患者的预后越差.GPX7表达与免疫细胞浸润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 在骨软组织肉瘤患者中,GPX7 的表达与患者预后呈负相关,也与免疫细胞的浸润程度呈负相关,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有望作为新的生物学标志物评估骨软组织肉瘤患者的预后.

    骨软组织肉瘤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7预后生物信息学

    推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转归影响的Meta分析

    李贵香吕慧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推拿对髋关节置换术(HA)患者术后转归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Embase、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 2023年 7 月),以获取关于推拿对HA患者术后转归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使用RevMan5.3 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 篇文献,累计1 196 例患者.结果表明,试验组的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值比(OR)=0.21,95%CI(0.12,0.39),P<0.00001];试验组的Harri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均数差(MD)=9.08,95%CI(6.45,11.72),P<0.00001];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D=-0.98,95%CI(-1.40,-0.55),P<0.00001];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OR=4.31,95%CI(1.52,12.24),P=0.006].结论 推拿能有效降低HA术后患者的DVT发生率,改善髋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推拿髋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Meta分析

    早期食管癌患者口腔菌群的研究

    杨甜赵巧飞张瑜
    40-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食管癌患者与健康人群口腔唾液菌群的构成及差异,探讨早期食管癌的发生与口腔唾液菌群的关系,以期为早期食管癌的筛查提供潜在标志物.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39例早期食管癌患者(早期食管癌组)和51名健康人群(健康对照组)的唾液标本,提取总DNA,采取Illumina测序实验流程,将测序数据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OTU)聚类、物种组成分析、多样性分析及物种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唾液标本共获得 3 012 385 条序列,平均有效序列数为 33 471,其中早期食管癌组聚类OTU为(378±48),健康对照组聚类OTU为(345±53).物种分析表明,两组唾液菌群的菌落构成基本相同,多样性差异小,但相对丰度不同.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早期食管癌组门水平上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梭杆菌门丰度比例升高,而变形菌门比例明显降低;属水平上的普雷沃菌属、链球菌属、韦荣氏球菌属丰度比例升高,而奈瑟菌属比例明显降低.早期食管癌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较于健康对照组,早期食管癌组唾液中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及梭杆菌门的菌群丰度相对升高,而变形菌门、奈瑟菌属的菌群丰度相对减少,推测口腔唾液菌群失衡与早期食管癌发病可能存在一定关系.

    口腔菌群早期食管癌高通量测序

    基于系统药理学探索中药生脉饮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机制

    王锻杨红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系统药理学方法探究中药生脉饮活性成分、靶点及疾病之间的复杂关系.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以口服生物利用度(OB)(人参和五味子OB≥60%,麦冬OB≥45%)和类药性(DL)≥0.1 筛选生脉饮的活性成分、预测作用靶点,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结果 筛选出活性成分 17 个,其中人参 11 个成分,麦冬 2 个成分,五味子 4 个成分.共获得靶点 79 个,靶点作用的疾病13种.网络图中活性成分和靶点共有176 条边相连,即平均每个活性成分对应约10.3 个靶点,平均每个靶点与4.6个活性成分相关联.靶点和疾病共235 条边相连.结论 本研究直观地构建了生脉饮活性成分、靶点蛋白和疾病的相互作用,从而揭示生脉饮在多种临床疾病中的功效,为进一步研究生脉饮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生脉饮系统药理学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