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10 755例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结果分析

    周瑜瑾李桂忠罗迪贤李一凡...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并分析深圳地区体检人群中甲状腺相关激素的异常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情况。方法 选择 2020-2022 年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 10 755 例体检人群,通过对甲状腺功能三项[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水平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性别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情况。结果 在10 755 例体检人群中,甲状腺功能异常898例,总发病率为8。3%;在4 种甲状腺疾病中,其中甲亢 162 例,占比为 1。5%;亚临床甲亢 229 例,占比为 2。1%;甲减 33 例,占比为 0。3%;亚临床甲减474例,占比为4。4%。女性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为11。1%,高于男性的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女性的亚临床甲减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1~50 岁女性的甲亢、亚临床甲亢、甲减发病率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1~40岁、≥61岁女性的甲亢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结论 深圳地区体检人群的甲状腺功能异常发病率较高,女性高于男性,并且亚临床甲减最为高发,因此有必要做好甲状腺异常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治疗。

    甲状腺功能体检人群促甲状腺素

    青少年与成年人的静态、动态足底压力分布的研究

    吴立扬邹嘉伟邓捷洪温艳萍...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足底压力分析技术评估足底压力,旨在研究青少年与成年人的足底压力分布差异。方法 招募青少年和成年人受试者各20名,通过FreeMed足底压力分析测试板采集受试者静态与动态的足底压力。静态为受试者以测试体位站立于测力台中央标示位置,收集睁眼闭眼时的足底压力分布数据;动态为试验开始要求受试者赤足在以个人平常步态、自选速度,在测试板上往返6 次,收集动态足底压力分布数据。结果 青少年组的左侧前足足底压力负荷低于成年人组,左右侧后足足底压力负荷高于成年人组(P<0。05)。青少年组的左右脚最大压强与平均压强均低于成年人组(P<0。05)。结论 虽然青少年与成年人整体足底压力负荷分布相似,主要负荷在后足;但青少年的后足负荷更显著,成年人的前足负荷更显著。此外,青少年与成年人在左右脚的前、后足负荷比和左右内侧负荷比方面呈现相似趋势。

    足底压力静态动态

    北京市某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肖怡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北京市某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486 名 20 岁以上患者和患者家属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RSD)和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调查研究对象的抑郁、焦虑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抑郁、焦虑的发生因素。结果 抑郁检出率为13。79%,焦虑检出率为19。75%;既有抑郁、又存在焦虑有40人(8。23%);焦虑的发生率大于抑郁的发生率(P<0。05)。不同年龄段抑郁、焦虑的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身体状况是影响抑郁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性别、生活状况、身体状况、工作状况及饮食习惯是影响焦虑发生的主要因素(P<0。05)。研究对象对心理健康服务的总体需求为 89。71%(436/486);不同年龄段对心理健康的服务需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北京市某社区居民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该问题应该引起社区医生的重视,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以保障居民的身心健康。

    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状况抑郁焦虑

    外周血酪氨酸羟化酶含量与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

    杨睿白钰莹杨丽萍冯悦...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酪氨酸羟化酶(TH)含量与首发抑郁症的相关性,为阐明抑郁症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 2021 年 7月至 2022 年 9 月在我院就诊的 40 例首发抑郁症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 46 名健康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采集外周血测定TH含量。比较两组的TH含量及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段中的含量;通过偏相关分析TH含量与HAMA、HAMD评分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TH对抑郁症的诊断价值。结果 病例组的TH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的HAMA、HAMD评分与TH含量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预测抑郁症的AUC为 0。660。结论 外周血TH含量降低可能与首发抑郁症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可作为抑郁症的生物学标志,对预测抑郁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抑郁症首发酪氨酸羟化酶生物标志物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朱倩茹邹武松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尿酸血症(HUA)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 12月在武汉市第四医院住院治疗的265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按血清尿酸(SUA)水平将其分为HUA组和非HUA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 265 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UA总患病率为30。19%,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1)。不同年龄段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UA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BMI分级、腰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显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SUA水平与HDL-C呈负相关,与TG、总胆固醇(TC)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BMI和TG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HUA患病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差异;影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发生HUA的因素有年龄、性别、BMI和TG。

    高血压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影响因素

    粪便mSDC2检测在体检人群结直肠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陈晓红杨林张永建钟倩倩...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粪便多配体聚糖 2 基因甲基化(mSDC2)检测在结直肠肿瘤(CN)中的筛查结果,评估其在体检人群CN筛查中的潜力和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 3 月至 2022 年7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mSDC2 检测并完成肠镜检查的患者,以mSDC2 检测作为初筛方法,以肠镜检查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筛查结果。结果 共 323 例患者接受mSDC2 检测并完成肠镜检查,不同性别、年龄段患者的mSDC2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DC2检测结果阳性88例,灰度区68 例,阴性167例。323例受检者中,结直肠癌 4例、进展期腺瘤(AA)29 例、非进展期腺瘤(NAA)63 例、非腺瘤性息肉(NAP)54例、其他173例(包括肠道正常9例、肠炎或/和憩室 163 例、黑变病1 例);mSDC2 对结直肠癌的相对敏感性为100。00%,对AA的相对敏感性为62。07%。mSDC2阳性中,结直肠癌和AA的检出率分别为4。55%和20。45%。阳性、灰度区与阴性的结直肠癌和AA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灰度区、阴性的NAA、NA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在CN中,mSDC2 阳性、灰度区、阴性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部肠道病变中,mSDC2 阳性、灰度区、阴性的病变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粪便mSDC2检测作为初筛方法,显著提高了肠镜检查的病变检出率,可以作为体检人群CN早期筛查的优选策略。

    多配体聚糖2基因甲基化结直肠肿瘤粪便

    不同麻醉方法对高龄膝关节单髁置换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王超平吕秉乐包伟东孙永强...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对高龄膝关节单髁置换术(UKA)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3月至2023 年3 月我院收治的90 例行U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随机将其分为A组(45例,全身麻醉)和B组(45 例,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认知功能、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S100-β蛋白、应激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6 h(T2)、术后24 h(T4)、术后72 h(T6),B组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A组(P<0。05)。术后2 h(T1)、术后12 h(T3),B组静息、活动状态下的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4,B组活动状态下的NRS评分均低于A组(P<0。05)。T4、术后48 h(T5)、T6,B组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均高于A组(P<0。05)。T2、T4、T6,B组的S100-β蛋白水平低于A组(P<0。05)。T2,B组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及肾素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龄患者行UKA时,腰硬联合麻醉可有效预防其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降低应激反应。

    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全身麻醉腰硬联合麻醉认知功能应激反应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党炳文刘玉红惠勇贺峰...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腰方肌阻滞组(30 例,腰方肌阻滞)和腹横肌平面阻滞组(30例,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 术后2、24 h,腰方肌阻滞组静息时、运动时的疼痛数字评分(NRS)评分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术后2、24 h,腰方肌阻滞组的舒适度评分(BCS)、Bromage、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术后 2、24 h,腰方肌阻滞组的丙二醛(MDA)、皮质醇(CO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腹横肌平面阻滞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镇痛效果较好,但一定程度会影响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正常发挥。

    腰方肌阻滞超声引导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魏荣景继李博霞梁玉琼...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西安中医脑病医院收治的 79 例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评分及Conners多动指数(CIH)总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评分及CIH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分高于对照组,脑电生物反馈θ/β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电生物反馈用于ASD共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治疗中可降低多动指数,改善注意力及智力水平。

    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脑电生物反馈

    贝伐珠单抗辅助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肖永强陈蕊罗亚红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贝伐珠单抗辅助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由肿瘤科收治的 98 例复发性卵巢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49 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卡铂(PC)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贝伐珠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疾病缓解率及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糖类抗原 125(CA125)、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99(CA199)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干扰素-γ(IFN-γ)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贝伐珠单抗辅助化疗治疗复发性卵巢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的肿瘤血管生成指标水平,改善肿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紫杉醇卡铂贝伐珠单抗复发性卵巢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