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回顾性分析

    黄志鸿董晓燕张彦军
    50-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总结 1 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经验,以期为同类病例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2021 年4 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综合内科收治的1例EHF合并ARF患者行内科综合治疗,同时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依据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及凝血指标水平调整自配置换液配方及抗凝剂剂量.结果 患者住院治疗 14d出院,出院后 30d复查随访,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结论 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同时及时采用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行CRRT是治疗EHF合并ARF的有效方法.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自配碳酸氢盐置换液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龄幼儿早发性高度近视的临床特点分析

    张永强艾咏归刘晓慧杨孝颖...
    55-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低龄幼儿早发性高度近视(eoHM)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 纳入首次采用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确诊为eoHM的患儿[任意一眼等效球镜(SE)≤-6.00 D],统计分析眼位、裂隙灯、彩色眼底照相、眼部生物测量等检查结果.结果 共收集 10例eoHM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 例,女3例;首诊月龄35~60个月,平均(47.70±8.53)个月.10 例(20 眼)患儿中,SE≤-6.00 D 12眼.单眼近视 4 例,双眼对称性近视 4 例,双眼不对称性近视 2 例.屈光参差 8 例,其中 6 例为重度屈光参差.SE≤-6.00 D 12眼,首诊时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均为视力低下.7 例(14 眼)完成眼部生物学测量,其中高度近视 9 眼,平均SE(-8.19±2.99)D,平均眼轴(AL)(25.28±0.92)mm,平均角膜曲率(Km)(44.38±1.03)D,平均AL/角膜曲率半径(CR)(3.32±0.17).SE与AL及AL/CR均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Km无明显相关性(P=0.132).2 例单眼高度近视合并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1 例单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及玻璃体混浊;1 例双眼合并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双眼合并牵牛花综合征、眼球震颤;3 例合并斜视.结论 eoHM多表现为轴性近视及屈光参差,对视力影响明显,易合并视网膜病变等先天异常,重视eoHM患儿早期筛查和诊治,有利于提高视功能和有效防治弱视.

    早发性高度近视幼儿眼轴

    术前预后营养指数在上尿路上皮癌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尹健赵华才薛苗新周建成...
    59-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在上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性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2 年 1 月至 2021 年 6 月就诊于我院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所有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最大约登指数确定PNI的最佳截点,比较不同PNI UTU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UTU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影响因素及生存情况.结果 术前PNI预测UTUC患者 5 年O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72(95%CI:0.586~0.750),最佳截点值为47.63.在纳入研究的 136 例患者中,59 例(43.38%)患者的PNI<47.63(低PNI组),77 例(56.62%)患者的PNI≥47.63(高PNI组);两组的年龄、病理T分期及病理N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前病理分期为T3~T4期、N1 期及PNI<47.63 是UTU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提示,高PNI组患者的术后 5 年生存率为 81.82%,显著高于低PNI组的 44.07%(P<0.05).结论 术前PNI可有效地评估UTUC根治性手术患者的预后,其值越低表明患者的预后越差.

    预后营养指数上尿路上皮癌预后总生存期

    共病2型糖尿病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血糖波动及与脂代谢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胡晓敏孔晓明孙艳张丽...
    64-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共病 2 型糖尿病(T2DM)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血糖波动及与脂代谢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4 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老年心理科住院的 67 例共病T2DM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选取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 67 例单纯T2DM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脂代谢、连续血糖监测(CGM)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糖波动与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病例组的总胆固醇水平、变异系数(CV)、低血糖指数(LBGI)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24 项版本(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AMD-24 评分、LBGI与总胆固醇呈正相关(P<0.05);HAMA评分、CV与高密度脂蛋白呈负相关(P<0.05);HAMD-24评分、CV与载脂蛋白A1呈负相关(P<0.05).结论 共病T2DM的老年期抑郁障碍患者脂代谢存在异常,血糖波动明显,血糖波动与脂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老年期抑郁障碍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脂代谢

    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李文玉荆宁
    68-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 2020 年2月至2023 年2月本院收治的 120 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记录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压力性损伤发生与未发生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120 例颅脑外伤昏迷患者中有31 例发生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为25.83%.根据是否发生压力性损伤将患者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压力性损伤分级中,Ⅰ期 15例(48.39%),Ⅱ期 10 例(32.26%),Ⅲ期 5例(16.13%),Ⅳ期 1例(3.23%).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有营养支持占比、Braden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气垫床使用占比、预防性敷料使用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无营养支持、未使用气垫床、未使用预防性敷料是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Braden评分、GCS评分是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年龄、无营养支持、未使用气垫床、未使用预防性敷料是颅脑外伤昏迷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尽早识别,并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颅脑外伤昏迷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

    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睡眠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宁彩玲
    72-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睡眠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 根据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 3月在本院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睡眠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134 例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有 91 例发生睡眠障碍,占比 67.91%,其中睡眠质量还行 26 例(19.40%),睡眠质量一般 40 例(29.85%),睡眠质量差 25 例(18.66%).睡眠障碍组与睡眠正常组的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房噪声、术后疼痛、术后焦虑及术后抑郁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房噪声、术后疼痛、术后焦虑及术后抑郁均是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发生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腹腔镜胃肠道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较高,其影响因素包括家庭人均月收入、病房噪声、术后疼痛、术后焦虑及术后抑郁.

    胃肠道恶性肿瘤腹腔镜根治术睡眠情况影响因素

    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王婷薛明周琼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 年8 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 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30 例,静脉溶栓治疗)和观察组(30例,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取栓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及基底动脉(BA)血流速度大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住院期间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静脉溶栓后行血管内取栓术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效果理想.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血管内取栓术脑血流动力学

    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田艳茹杨淑娟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肝衰竭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 月至 2022 年 6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肝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奇数,50 例)与观察组(偶数,50 例).对照组行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行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方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碱性磷酸酶(AK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丙二醛(MDA)、血浆皮质醇(Cor)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联合腺苷蛋氨酸不但可以显著提升肝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还有助于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损伤,促进患者肝功能恢复.

    异甘草酸镁腺苷蛋氨酸肝衰竭氧化应激

    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炎症指标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厉冰王静刘婕王静亚...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对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2 月我院收治的 86 例采取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横结肠组(43 例,预防性横结肠造口术)和回肠末端组(43 例,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末端组的排气时间、肠蠕动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住院时长显著短于横结肠组(P<0.05).回肠末端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横结肠组(P<0.05).出院时、术后 1 个月及术后 3 个月,回肠末端组的Wexner评分显著低于横结肠组(P<0.05).术后,回肠末端组的干扰素γ(IFN-γ)、前列腺素E2(PGE2)、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显著低于横结肠组(P<0.05).出院时,回肠末端组的肛管最大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显著高于横结肠组,直肠最大静息压显著低于横结肠组(P<0.05).结论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可有效保障预后.

    腹腔镜低位直肠癌根治性保肛手术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术直肠手术肛门功能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

    李香香刘青马杰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MP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 4月至 2022 年3 月收治的90例RMPP患儿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观察组给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肺泡灌洗液支原体病菌含量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支气管镜下保留灌注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治疗小儿RMPP的效果满意,可降低肺泡灌洗液支原体病菌含量与SP-A、SP-D水平,值得推广.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支气管镜乙酰半胱氨酸布地奈德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