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线型肋软骨鼻尖支架在初次综合鼻整形中的应用体会

    陈志雄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线型肋软骨鼻尖支架在初次综合鼻整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94例女性鼻整形者为研究对象,均为初次鼻整形。切取4~5 cm的第6肋软骨,制作鼻小柱支撑移植物、鼻中隔撑开移植物、鼻翼缘移植物、鼻尖帽状移植物。构建鼻尖软骨支架塑形鼻尖,鼻背应用假体。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平均11个月。90例研究对象对手术效果满意。1例在术后3个月出现鼻背肿胀,经抗生素治疗未愈,取出假体冲洗消炎后痊愈,术后9个月更换假体置入鼻背,未出现不良事件;有3例出现了鼻尖高度的降低、鼻尖的下旋,在术后半年时调整了支架,修复后效果满意。结论 综合鼻整形中采用自体肋软骨构建鼻尖支架能有效改善鼻尖形态,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不排异。

    肋软骨自体移植综合鼻整形

    中药香薰法治疗脑萎缩、小脑萎缩、血管性痴呆、老年痴呆及帕金森病验案

    陈艳吕维国吕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老龄化问题加剧,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已经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难题。目前尚无明确的预防或治疗方法来减缓此类疾病的进展,本文对中药香薰法治愈1例发病早期患者的相关过程进行分析。由于人类脑神经元是长寿细胞,不会自然衰老死亡,因此提出脑萎缩、小脑萎缩、血管性痴呆、老年痴呆、帕金森病是因脑动脉循环障碍等造成脑血流灌注不足,导致迟发性脑神经元凋亡而引发的以痴呆为主的系列症状。中药香薰法可增加脑血流灌注量,改善大脑缺血状态,激活处于睡眠状态、凋亡的脑神经元,治疗早期神经退行性疾病可促使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治疗中晚期患者也可以阻止病情发展,保持脑神经元的数量,进而延长其寿命。

    中药香薰法脑萎缩小脑萎缩血管性痴呆老年痴呆帕金森病

    云南省西部地区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压力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冯鑫龙刘露卢墨雨张态...
    9-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西部地区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于2022年6月至12月进行现场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云南省西部地区基层医务人员,利用《临床医生职业压力量表》评估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786名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总分(96。16±15。36)分,其中组织管理维度评分最高,为(20。33±4。44)分;人际关系维度评分最低,为(5。46±1。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岗位、用工形式、每周工作时间、每天睡眠时间是基层医务人员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存在较大压力。因此基层医疗单位应适当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合理安排轮班情况,更多关注医务人员身心健康,从而切实有效减轻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压力。

    职业压力影响因素基层医务人员

    精神科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时长比较

    马亚伟张欢贾敏文炳龙...
    13-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精神科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精神分裂症(Sc)患者的住院时长(LOS)。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放式精神科病房和咸阳市中心医院封闭式精神科病房住院的Sc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比较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及LOS。结果 共收集Sc患者454例,其中开放病房310例,封闭病房144例。开放病房与封闭病房Sc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入院前居住状况及自愿入院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病房患者的LOS明显短于封闭病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开放病房中不同性别、年龄、职业、入院前居住状况、自愿入院情况患者的LOS均短于封闭病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中Sc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特征存在一定差异,开放病房中Sc患者的LOS较短,床位周转率高,精神卫生资源的利用率更高。

    精神分裂症住院时长开放病房封闭病房

    2021-2022年某院支气管肺炎患儿痰培养病原菌分布、耐药性监测分析

    付欣任俞华
    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2021-2022年某院支气管肺炎患儿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并对临床合理性用药提供相应的参考。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儿科收治的1 59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选患儿均行痰培养试验,分析其痰培养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结果 1 590例患儿中痰培养阳性306例,阳性率为19。25%。分离病原菌346株,其中包括171株革兰氏阴性菌,占比49。42%,以流感嗜血杆菌(84株,占比24。28%)为主;157株革兰氏阳性菌,占比45。38%,以金黄色葡萄球菌(54株,占比15。61%)与肺炎链球菌(96株,占比27。75%)为主;18株真菌,占比5。20%,以白色假丝酵母菌(11株,占比3。18%)为主。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克洛、头孢呋辛、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2。86%、92。86%、85。71%、85。71%;对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美罗培南、阿奇霉素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最高,为87。04%;对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3。70%、7。41%、5。56%。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100。00%、93。75%、68。75%;对青霉素、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均敏感。结论 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2021-2022年某医院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主要病原菌,其药敏结果可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支气管肺炎儿童痰培养病原菌耐药性

    代谢相关标志物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价值研究

    姜家利陈维霞张义高玉强...
    2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检测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评价其与BPH的相关性,探讨将糖脂代谢相关指标纳入BPH常规检测的可能性,进一步对老年BPH患者治疗提出指导性建议。方法 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于枣庄市立医院就诊的85例BPH患者设为BPH组,同期于本院体检的54例健康人员设为健康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糖化白蛋白(GA)、血清白蛋白(ALB)、总胆汁酸(TBA)、1,5-脱水-D-山梨醇(1,5-AG)以及丙酮酸(PYR)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Pearson分析探讨BPH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曲线下面积(AUC)评价相关指标对BPH的诊断价值。结果 BPH组的BMI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BPH组的ALB、1,5-AG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HbA1c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MI、HbA1c与BPH发生呈正相关,ALB和1,5-AG与BPH发生呈负相关(P<0。05)。ALB、1,5-AG 和 HbA1c 诊断 BPH 的 AUC 分别为 0。796、0。701 和 0。656。结论 ALB、1,5-AG水平降低以及HbA1c升高是BPH患者疾病进展的危险因素,建议将糖脂代谢相关指标ALB、1,5-AG和HbA1c纳入BPH常规检测。

    良性前列腺增生糖化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总胆汁酸1,5-脱水-D-山梨醇丙酮酸糖化血红蛋白

    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李团网高卫华张艳霞刘亚妮...
    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1月1日至2020年10月31日收治的80例行子宫全切除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病程、原发疾病、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D-二聚体(DD)]、手术方式、子宫大小、分娩方式、分娩次数、手术时间、术后盆底功能相关知识、术后医生指导行盆底功能锻炼及术后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0例患者中,10例(12。50%)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纳为发生组;70例(87。50%)未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纳为未发生组。发生组的年龄、BMI、分娩次数≥2次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掌握术后盆底功能相关知识、术后医生指导行盆底功能锻炼及术后盆底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占比均显著低于未发生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年龄及分娩次数是影响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BMI、年龄及分娩次数是影响子宫全切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该类患者的关注度,及时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用于预防盆底功能障碍疾病。

    子宫全切除术盆底功能障碍危险因素

    170例老年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瑞闫丽娟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干预方案以减少抑郁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某三甲医院老年病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242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老年抑郁量表-15(GDS-15)评估患者发生抑郁的情况,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7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用Fried衰弱表型定义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GLFS)分别评定患者的衰弱、睡眠质量及运动功能。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老年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结果 170例老年T2DM患者中有51例发生抑郁(抑郁组),119例未发生抑郁(非抑郁组)。两组的居住方式、低血糖次数、合并其他疾病及衰弱分类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的病程长于非抑郁组,甘油三酯(TG)、空腹血浆葡萄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BG)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Fried衰弱评分、PSQI、GLFS评分高于非抑郁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运动相关指标、PSQI评分及居住方式是影响老年T2DM患者发生抑郁的因素(P<0。05)。结论 老年T2DM患者抑郁发生率较高,需重点关注睡眠质量差、几乎不锻炼和独居的患者,并针对上述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2型糖尿病抑郁老年患者衰弱

    急性脑梗死患者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与血清TXB2、sICAM-1、PTX3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赵真珍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血栓素B2(TXB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正五聚体蛋白3(PTX3)水平变化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收治的82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rt-PA静脉溶栓后24 h行CT检查,依据是否发生脑出血转化将其分为转化组和非转化组。分析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影响因素及溶栓后12 h血清TXB2、sICAM-1、PTX3对脑出血转化的预测价值。结果 82例患者中,20例发生脑出血转化,62例未发生脑出血转化。转化组的溶栓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总胆固醇、纤维蛋白原水平高于非转化组(P<0。05)。溶栓后12、24 h,非转化组的血清TXB2、sICAM-1、PTX3水平低于转化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NIHSS评分、TXB2、sICAM-1、PTX3为溶栓后脑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血清TXB2、sICAM-1、PTX3联合预测脑出血转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单项预测(P<0。05)。结论 溶栓前NIHSS评分及血清TXB2、sICAM-1、PTX3为ACI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后发生脑出血转化的危险因素,而血清TXB-2、sICAM-1、PTX3联合检测对脑出血转化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脑出血转化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血栓素B2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正五聚体蛋白3

    结直肠癌患者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其对患者术后复发率的影响

    张蕊郭胜男
    37-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22例结直肠癌患者,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计算SII,根据SII结果将其分为高SII组(n=57)和低SII组(n=6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患者SII的因素;所有患者均接受为期2年的随访,记录并比较高SII组和低SII组术后6个月及术后1、1。5、2年的存活情况、肿瘤复发率。结果 两组的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肿瘤直径、术前白蛋白(Alb)水平及病理学TNM分期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5 cm、术前Alb≤35。00 g/L及病理学TNM分期T3~T4期是结直肠癌患者SII的危险因素(P<0。05)。经过2年的随访,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术后6个月、术后1年,两组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2年,低SII组的肿瘤复发率低于高SII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I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学特征以及术后复发具有显著的提示意义,值得临床医学工作者借鉴应用。

    结直肠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病理学分期影响因素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