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宫腔镜刨削系统治疗宫腔粘连的临床效果

    马本红经莉陆晓媛罗彩霞...
    42-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宫腔镜刨削(IBS)系统治疗宫腔粘连(IU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2年3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日间病房就诊的190 例IUA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105)。对照组予以环形双极电切手术,观察组使用IBS系统手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膨宫液吸收量、术中出血量、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宫腔形态、月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膨宫液吸收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宫腔形态及月经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环形双极电切手术,IBS系统治疗IUA的手术时间更短、膨宫液吸收更少、对宫腔形态及月经的改善情况更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宫腔镜刨削系统宫腔粘连宫腔镜下宫腔粘连电切术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血清TLR4表达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

    罗鑫任娟黎姗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Toll样受体4(TLR4)表达水平与糖脂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本院接受治疗的135例PCO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在本院妇科门诊进行健康体检且各项检查均正常的66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糖脂代谢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TLR4 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观察组血清TLR4 与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并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TLR4对于PCOS的诊断效能。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血糖(PF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和TLR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抗氧化活性(TA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的血清TLR4与FPG、FINS、TG、LDL-C、MDA均呈正相关,与TAA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LR4>0。86 ng/mL时对PCOS发生具有一定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836,95%CI:0。777~0。895],诊断灵敏度为 88。15%,特异度为 65。15%。结论 PCOS患者体内TLR4 异常升高,其水平与机体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均存在一定联系,且对PCOS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多囊卵巢综合征Toll样受体4糖代谢脂代谢氧化应激

    白细胞介素-10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复发中的价值

    张建军王祥宇蔡龙俊施龙...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及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在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复发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泌尿外科行TURBt的147例NMIB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IL-10、SII单独及联合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10 及SII与NMIB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NMIBC患者IL-10、SII无复发生存曲线;分析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147 例患者随访时间为11~51个月,平均(35。60±7。80)个月,其中61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41。50%(61/147)。IL-10、SII单独及联合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 0。776、0。789、0。85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肿瘤分级、IL-10及SII是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IL-10及SII是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可考虑作为临床上预测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潜在指标。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白细胞介素-10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复发

    佐米曲普坦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的效果

    郭鹏沈金金王志杰杨伟宁...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佐米曲普坦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MwoA)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9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120 例急性发作期Mwo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 60 例。对照组接受佐米曲普坦联合线圈假刺激治疗,研究组接受佐米曲普坦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疼痛发作频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5-羟色胺(5-HT)水平均升高,P物质(SP)及β-内啡肽(β-E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质量问卷(MSQ)各维度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佐米曲普坦联合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发作期MwoA可显著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降低疼痛发作频率,改善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佐米曲普坦经颅磁刺激急性发作期无先兆偏头痛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张建康黄江波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 年2月至2023 年3月收治的80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对症治疗结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脏指数(CI)、每搏输出量(SV)大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显著,不仅可缓解心肌损伤,改善心功能,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推广。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重组人尿激酶原急性心肌梗死心功能心肌损伤标志物

    不同晶体液早期复苏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指标的影响

    舒新乐侯亚儒
    62-65,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晶体液早期复苏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 2019 年 2 月至2022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80 例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 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乳酸林格液,观察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比较两组的复苏效果。结果 复苏后,观察组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复苏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观察组的平均动脉血压(MAP)、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高于对照组,每搏量变异度(SVV)低于对照组(P<0。05)。复苏后,观察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高于对照组,氧减指数(ODI)、呼吸频率(RR)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休克 0~6 h、休克>6~12 h晶体液用量以及总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溶液在老年感染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不仅能降低晶体液用量,还能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及呼吸指标,缩短ICU入住时间,值得推广。

    晶体液复苏羟乙基淀粉溶液感染性休克老年血流动力学参数呼吸指标

    低剂量类固醇激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效果

    马小松李朋斌西立峰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低剂量类固醇激素、高剂量类固醇激素及低剂量类固醇激素联合玻璃酸钠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科收治的60例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联合组,各20例。低剂量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0。5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高剂量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 1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0。5 mL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联合2。5 mL玻璃酸钠。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2、4、8、16周,三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疼痛与功能障碍指数(SPADI)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 2、4、8、16 周,联合组的VAS、SPADI评分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 2、4、8、16 周,联合组和高剂量组的VAS、SPA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 2、4、8、16 周,三组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肩关节外旋活动度大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 2、4、8、16周,三组的肩关节外展活动度及肩关节外旋活动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低剂量类固醇激素联合玻璃酸钠可以缓解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其效果与高剂量类固醇激素相当,优于低剂量类固醇激素。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关节内注射类固醇玻璃酸钠

    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

    陈智全计美妮李昊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2020 年1 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70 例甲状腺癌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予以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统计患者的手术疗效、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率、甲状腺功能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 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68/70);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分别为(91。01±10。12)min、(235。24±32。17)mL、(17。14±2。42)d;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14%;1年内的复发率为1。43%(1/70)。术后,患者的促甲状腺激素(TSH)、三碘甲状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5-羟维生素D(25-OHD)、癌胚抗原(CEA)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CC)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行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具有较高病灶切除率,且复发率较低,但对喉返神经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高,在临床应用中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

    甲状腺癌甲状腺半切除术甲状腺全切除术喉返神经

    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惠锦情刘朝丽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1 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疼痛应激反应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科收治的9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P物质(SP)、缓激肽(BK)及前列腺素E2(PGE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血管活性肠肽(VIP)、胃泌素(GAS)及胃动素(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可缩短结直肠癌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减轻疼痛应激反应,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且创伤小,值得推广。

    经脐单孔+1孔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疼痛应激反应胃肠激素

    三维调强放疗结合CT引导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关明丽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调强放疗(IMRT)结合CT引导下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20 年 9 月至 2022 年 9月我院收治的 98 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9 例,行IMRT)和研究组(49 例,行IMRT结合CT引导下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9。59%,高于对照组的51。02%(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生成素-2(Ang-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胸苷激酶 1(TK1)及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CD3+、CD4+、CD4+/CD8+下降,CD8+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白细胞减少、放射性直肠炎及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IMRT结合CT引导下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方案应用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可进一步提升肿瘤病灶治疗效果,降低血清因子表达水平,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且治疗安全性高。

    宫颈癌调强放疗三维插植腔内后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