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亚低温治疗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

    郭延莉左娜田永娟
    82-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亚低温治疗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神经细胞因子及血管活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1 月至 2023 年 1 月我院收治的 62 例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 例.对照组采用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脑血肿体积小于对照组,颅内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神经肽Y(NPY)、内皮素(ET)及血管升压素(AV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亚低温联合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能有效缩小高血压脑出血重症患者的脑血肿体积,降低颅内压及神经细胞因子、血管活性因子水平,改善神经功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高血压脑出血亚低温治疗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神经细胞因子血管活性因子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肝组织楔形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胆囊癌的效果及对肿瘤标志物、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朱琳刘益民
    86-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肝组织楔形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胆囊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 年3月至2022 年 3 月收治的 86 例早期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和观察组(43 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肝组织楔形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125(CA125)及糖类抗原 242(CA24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术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 1 年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肝组织楔形切除和区域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胆囊癌虽会延长手术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但不影响术后恢复,且能进一步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预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肝组织楔形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胆囊癌肿瘤标志物炎性介质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

    颜军世尚云亮
    90-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 月至 2022 年 4 月收治的 80 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淋巴结清扫数目、切除标本长度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癌胚抗原(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7 d,两组的IgA、IgM、IgG、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7 d,观察组的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1、7 d,两组的CEA水平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减轻疼痛及应激反应,值得应用.

    低位直肠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开腹手术

    抗HPV生物凝胶敷料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

    付青薛鸿涛任敏
    94-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生物凝胶敷料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86例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和观察组(43 例,抗HPV生物凝胶敷料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17(IL-17)、干扰素-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低于对照组,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白细胞酯酶(LE)、唾液酸苷酶(SNA)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抗HPV生物凝胶敷料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宫颈炎合并HPV感染可提高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免疫球蛋白水平.

    抗人乳头瘤病毒生物凝胶敷料重组人干扰素α2b慢性宫颈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文娟李安民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应激反应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 例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 0.5 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组采用1.0 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后12、24 h,观察组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缓激肽(BK)、P物质(SP)、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 d,观察组的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1.0 μg/kg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行腹横肌平面阻滞能提高术后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且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

    右美托咪定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

    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

    权永妮刘鹏娥
    102-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外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 1月至 2022 年12 月于本院拟行手术治疗的80 例老年BPH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编号的奇偶性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 术前(T0)~术后2 h(T4),两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开始 30 min(T2)~T4,观察组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 24 h,观察组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可显著改善老年BPH患者的创伤应激反应及术后炎症水平,同时可以降低认知功能受损程度,提升麻醉安全性.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结合全程冲洗技术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效果及对sTREM-1、HMGB-1的影响

    秦东泽
    106-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结合全程冲洗技术治疗颌面间隙感染的效果及对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5月至2022 年 5 月收治的 90 例颌面间隙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结合全程冲洗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高于对照组的 7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sTREM-1、HMGB-1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TREM-1、HMGB-1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脓肿直径、张口度、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脓肿直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张口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结合全程冲洗技术治疗颌面间隙感染,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还可降低sTREM-1、HMGB-1水平,减轻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程度,值得推广.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全程冲洗技术颌面间隙感染

    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

    陈芳赵明
    110-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反复规律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注射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 年 1月至2022 年6 月就诊于信阳市中心医院的30 例单眼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进行临床对照研究,患眼作为治疗组,对侧眼作为对照组.由同一术者规律6 次行玻璃体腔抗VEGF注射治疗,分别于第一针后 2周、第三针后2周、第六针后2 周评估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ⅠT)、标准眼表疾病指数(OSDI)、牛津等级量表(OGS)以及下眼睑睑板腺缺失评分.结果 第一针后 2 周,两组的BUT、泪液分泌量、OGS、下眼睑睑板腺缺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第三针后2 周,治疗组的BUT短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低于对照组,OG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下眼睑睑板腺缺失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第六针后2 周,治疗组的BUT短于对照组,泪液分泌量低于对照组,OGS与下眼睑睑板腺缺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第一针、第三针、第六针后2周,两组的OSD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反复多次的玻璃体腔抗VEGF药物注射会影响患者眼表,造成睑板腺缺失、泪膜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少,易导致干涩、烧灼、流泪等干眼不适.

    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眼表功能干眼

    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陈美芹刘欣郭永兰
    115-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 98 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常规组(49 例,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和观察组(49 例,视网膜光凝+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第 3 次治疗后第 2 天(T3)~第3 次治疗后30 d(T4),观察组的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均高于常规组(P<0.05);首次治疗后第 2 天(T1)~T4,观察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荧光渗漏面积、阻力指数(RI)低于常规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峰值流速(EDV)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视网膜光凝联合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可有效降低患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缩小荧光渗漏面积,改善患者眼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从而取得安全、理想的效果.

    视网膜光凝雷珠单抗注射液糖尿病黄斑水肿

    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治疗焦虑型失眠的临床效果

    梁丹呼丽丽段景文张亚萍...
    119-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治疗焦虑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 2022 年 5 月至2023 年 5 月陕西省汉中市中医医院接收的210 例焦虑型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70例,不予以任何助眠药物或操作干预)、对照组(70 例,常规西医治疗)和观察组(70 例,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的症状改善情况、心理情绪、睡眠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心悸烦躁、神疲乏力评分低于空白组,但略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空白组,但略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维度评分低于空白组,但略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治疗焦虑型失眠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心理情绪与睡眠状况,且安全性较高.

    子午流注法穴位贴敷焦虑型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