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子宫复旧的影响

    余梦晓冯小青于冬莉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效果及对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 年2月至2023 年2 月我院收治的62 例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31 例,缩宫素注射液+低位B-Lynch缝合术)和观察组(31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低位B-Lynch缝合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术后 2、24 h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高于常规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5、7 d,观察组的宫底高度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 30、45 d,观察组的子宫体积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低位B-Lynch缝合术治疗难治性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可缩短康复时间,调节子宫血流动力学参数,促进子宫复旧,从而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低位B-Lynch缝合术产后出血子宫复旧

    根因分析联合全方位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康复结局的影响

    姚珍马琳原姗姗
    167-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根因分析联合全方位护理对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康复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0 例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 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根因分析联合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的心理状态、术后康复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出院时,两组的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两组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降低,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GIQLI)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根因分析联合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改善内镜下结直肠息肉切除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缩短术后康复时间,改善睡眠质量,进而促进改善患者康复结局及生活质量。

    根因分析全方位护理结直肠息肉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康复结局生活质量

    携带心脏起搏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安全护理管理流程研究

    李佩研乔红梅刘宇豪蔡云...
    171-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携带心脏起搏器患者接受放射治疗的安全护理管理流程模式。方法 收集 2020 年 1 月至2023 年 5 月 5 例携带心脏起搏器的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期间的临床管理流程资料。结果 实施安全护理管理流程的5例患者顺利完成放疗,治疗后随访6 个月,起搏器均正常工作。结论 携带心脏起搏器的肿瘤患者在接受放射治疗过程中给予安全护理管理流程具有重要作用。

    心脏起搏器放射治疗安全护理管理流程

    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晁娜曹晓婷张茜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在急诊腹部外伤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 年1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急诊腹部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各75例。甲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乙组在甲组基础上采用损伤控制理论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急救护理后,乙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短于甲组(P<0。05)。急救护理后,乙组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低于甲组(P<0。05)。乙组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进食时间短于甲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损伤控制理论护理可改善急诊腹部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生理状况,减轻创伤程度,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急诊腹部外伤损伤控制理论凝血功能

    耳穴埋豆联合情志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的影响

    刘青邹晓霞
    179-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耳穴埋豆联合情志护理对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9年 1月至 2021 年 1 月本院收治的 100 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埋豆联合情志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及压力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入睡时间、夜间苏醒、比期望的时间早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情绪、白天身体功能、白天思睡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管舒缩症状、心理状态、生理状态及性生活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联合情志护理可改善更年期综合征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更年期综合征耳穴埋豆情志护理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策略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胡先锋
    183-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策略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2019 年 9月至 2022 年10 月收治的 80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策略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模式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策略结合信息-动机-行为模式用于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中不仅能够调节心理状态,还能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从而提高术后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基于循证理念的护理策略信息-动机-行为模式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

    中医情志顺势护理干预结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房琦王甜甜
    187-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顺势护理干预结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2例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中医情志顺势护理干预结合子午流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心理韧性量表中文版(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康复训练配合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上肢、下肢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情志顺势护理干预与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联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可提高其心理弹性与康复训练配合度,也能促进肢体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值得推广。

    中医情志顺势护理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脑卒中偏瘫心理弹性肢体功能

    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配合共情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

    赵娟张菲菲
    19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配合共情护理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150 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 75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配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中文版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各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简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MBI评分与自我效能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时间护理框架的康复训练配合共情护理用于颅脑外伤术后患者护理中可改善疾病不确定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与自我效能感,值得推广。

    时间护理框架康复训练共情护理颅脑外伤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延伸服务对酒精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率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赵晓伟寇理江职晓燕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护理延伸服务对酒精性癫痫患者癫痫发作率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80例酒精性癫痫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采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延伸服务。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出院后2个月,研究组的癫痫持续发作时长短于对照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出院后 2 个月,研究组的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MAS)、癫痫患者生存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护理延伸服务可有效减少癫痫持续发作时长与发作次数,增强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IMB模型护理延伸服务酒精性癫痫癫痫发作率服药依从性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稿约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编辑部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