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冷休克蛋白RBM3在幼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党晓平贾南孟远翠张琼...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幼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RIRI)模型,探讨亚低温环境诱导的冷休克蛋白RBM3 对RIRI的作用。方法 将 7dSD幼鼠 24 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假手术组(Sham组)、RIRI未亚低温组(NH组)、RIRI亚低温组(TH组),每组 6只。建立肾脏RIRI模型,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检测血肌酐(SCr)、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水平;取左肾组织行HE染色,观察病理学变化,取右肾组织用qPCR检测YAP1和NRF2基因表达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RBM3蛋白表达量。结果 NC组与Sham组的SCr、Cys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H组与TH组的SCr、CysC水平显著高于NC组,NH组的SCr、CysC水平显著高于TH组(P<0。05)。NH组和TH组的病理组织评分高于NC组,NH组的病理组织评分高于TH组(P<0。05)。TH组的YAP1、NRF2 基因表达显著高于NC组和NH组(P<0。05)。TH组的RBM3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NC组和NH组(P<0。05)。结论 全身亚低温诱导的RBM3对幼鼠RIRI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低温诱导的RBM3降低了炎症反应有关。

    全身亚低温治疗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冷休克蛋白

    桂北癫痫患儿左乙拉西坦稳态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及参考区间初探

    经力陈鑫李江廖曾珍...
    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桂北癫痫患儿的临床数据,探讨影响左乙拉西坦(LEV)稳态血药浓度的因素,建立LEV稳态血药浓度参考区间,为该药的精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 2022 年1月至2024年 1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并至少进行一次血药浓度监测的109 例癫痫患儿的177 次血药浓度数据,将患儿依据年龄分为儿童组和青少年组,收集年龄、性别、给药日剂量等临床资料,分析影响LEV稳态血药浓度的因素,建立LEV稳态血药浓度参考区间。结果 109 例患儿共获取 177 次血药浓度,6 次血药浓度明显偏低,考虑漏服药剔除,最终纳入 106 例患儿,171次血药浓度,平均LEV日给药剂量为(1。07±0。60)g,平均LEV稳态血药浓度为(10。01±6。32)μg/mL,参考区间为 2。45~29。89 μg/mL。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青少年组中,给药日剂量是儿童LEV血药浓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相较国内其他地区,桂北癫痫患儿的LEV稳态血药浓度参考区间更低,给药日剂量是影响青少年LEV稳态血药浓度的因素。

    左乙拉西坦儿童癫痫血药浓度

    胃腺癌组织中miR-6736-3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杨志群王成海
    10-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胃腺癌组织中miR-6736-3p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73例患者的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使用qRT-PCR检测miR-6736-3p在胃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iR-6736-3p表达水平与胃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平板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和CCK-8 实验检测胃腺癌的生长和增殖能力。结果 qRT-PCR实验结果显示,胃腺癌组织中miR-6736-3p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腺癌AGS细胞中miR-6736-3p表达水平高于GES-1细胞(P<0。05)。miR-6736-3p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P<0。05)。体外细胞实验表明,miR-6736-3p过表达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和 72h 吸光度(OD)值大于对照组(P<0。05);miR-6736-3p降低表达组的细胞克隆形成数目和 72h OD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miR-6736-3p在胃腺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与肿瘤大小、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其可能是一种诱癌因子,能够促进胃腺癌的生长和增殖过程。

    胃腺癌miR-6736-3p细胞增殖临床病理特征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血清HMGB1表达水平及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袁旭芳岳江涛
    14-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表达水平,并分析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 2020 年12 月至2022 年6月收治的90 例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损伤组,另选择同期65 例单纯脊柱骨折患者作为未损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HMGB1、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水平;比较损伤组不同美国脊柱损伤协会(ASIA)分级患者的血清HMGB1、S100B水平;分析血清HMGB1、S100B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损伤组的HMGB1、S100B水平显著高于未损伤组(P<0。05)。不同ASIA分级患者的HMGB1、S100B水平比较:A级>B级>C级>D级(P<0。05)。HMGB1、S100B及联合检测诊断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67、0。874、0。980。不同专人照顾、并发症、出院后就医、损伤性质、慢性疼痛情况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并发症、慢性疼痛是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HMGB1、S100B可以反映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而并发症、慢性疼痛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脊柱骨折脊髓损伤生存质量高迁移率族蛋白1

    早期屏幕暴露对儿童语言发育及社交能力的影响

    李转艳刘瑾
    18-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早期屏幕暴露对儿童语言发育及社交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2023 年 1 月接受体检的 160 例 1~5 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家庭情况及屏幕使用情况调查表获取一般资料,根据Gesell发育诊断量表、改良婴幼儿孤独症量表(M-CHAT)分别评估其语言发育、社交能力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及社交能力的因素。结果 语言发育迟缓组的父母文化程度、最早接触屏幕月龄≥12个月占比明显低于语言发育正常组,屏幕暴露时间≥30 min/d、接触屏幕总时长≥12个月占比明显高于语言发育正常组(P<0。05)。社交能力障碍组的父母文化程度、最早接触屏幕月龄≥12 个月占比低于社交能力正常组,屏幕暴露时间≥30 min/d、接触屏幕总时长≥12 个月占比高于社交能力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文化程度低、最早接触屏幕月龄<12 个月、屏幕暴露时间≥30 min/d、接触屏幕总时长≥12 个月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社交能力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父母文化程度低、最早接触屏幕月龄小、屏幕暴露时间及接触屏幕总时长较长是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社交能力障碍的危险因素。

    早期屏幕暴露儿童语言发育社交能力

    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王玉艳魏欣
    2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甲状腺自身抗体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将 2019 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6例PTC患者纳入PTC组,同期收治的352例良性结节性甲状腺囊肿患者纳入良性结节性甲状腺囊肿组。比较两组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率;比较PTC组不同水平TPOAb、TGAb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情况。结果 PTC组的TPOAb、TGAb阳性率高于良性结节性甲状腺囊肿组(P<0。05)。PTC组TPOAb阳性患者的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腺体外播散、脉管侵犯占比明显高于TPOAb阴性患者(P<0。05)。PTC组TGAb阳性患者的肿瘤直径及男性、侵犯包膜、脉管侵犯占比明显高于TGAb阴性患者(P<0。05)。TPOAb、TGAb阳性患者的PTC治疗后转移或复发占比明显高于TPOAb、TGAb阴性患者(P<0。05)。TPOAb、TGAb阳性患者的平均无瘤生存期短于TPOAb、TGAb阴性患者(P<0。05)。结论 TPOAb、TGAb可作为评估PTC患者病情变化及预测预后的有效指标。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雷勇
    2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 年1 月至2023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126 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予以所有患儿综合治疗及甲泼尼龙治疗,治疗结束后根据其疗效情况进行分组,比较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重症肺炎患儿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 126例重症肺炎患儿经甲泼尼龙治疗后,显效65 例,有效40例,无效21 例,治疗总有效率为 83。33%,无效率为 16。67%。治疗有效组与治疗无效组的年龄、病程、鼻导管吸氧或氧疗时间、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营养性贫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降钙素原(PC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2岁、病程>14 d、鼻导管吸氧或氧疗时间≥48 h、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营养性贫血、CRP≥10 mg/L、IL-6≥6。6 pg/mL、PCT≥0。5 ng/mL是影响重症肺炎患儿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甲泼尼龙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的影响因素较多,年龄、病程、鼻导管吸氧或氧疗时间等均是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应根据影响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积极预防相关可控危险因素,保证治疗效果。

    小儿重症肺炎甲泼尼龙

    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女性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

    陆斌
    30-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联合丙泊酚在女性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2023 年1 月至 12 月于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内镜中心门诊准备行无痛胃镜检查的 400 例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D组,每组100例。A、B、C组分别缓慢静脉注射阿芬太尼2、3、5 μg/kg,D组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2 min后均缓慢注射丙泊酚1。5 mg/kg。比较四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四组患者的首次诱导成功率和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的入睡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入睡时间短于A、B、D组,A组的丙泊酚用量多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T0)、进镜即刻(T1)、操作开始后 3 min(T2)、苏醒即刻(T3),四组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脉搏氧饱和度(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麻醉期间的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动过缓及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麻醉期间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A、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 μg/kg的阿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女性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不但可以降低麻醉药物对循环系统的影响,还能够减少麻醉期间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阿芬太尼丙泊酚无痛胃镜

    运动贴扎技术结合治疗性训练在膝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

    马丁莹王芳芳陈依依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运动贴扎技术结合治疗性训练在膝骨关节炎(KO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3 年4 月至12月门诊与住院部收治的40例KO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治疗性训练,试验组采用运动贴扎技术结合治疗性训练。比较两组的病情改善情况、膝关节Lysholm肿胀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2周后,试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屈膝关节活动度(ROM)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 周后,试验组的膝关节Lysholm肿胀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动贴扎技术结合治疗性训练用于KOA可促进病情改善,减轻肿胀程度,疗效较佳。

    运动贴扎技术治疗性训练膝骨关节炎

    基于AS-OCT评估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

    胡金维胡淑琼
    38-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AS-OCT)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进行分级,分析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 2022 年 1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荆州爱尔眼科医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 234 例(234 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角膜水肿分为水肿组和非水肿组。统计所有患者角膜水肿分级情况,比较 0~4 级角膜水肿患者的角膜厚度变化量,分析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234 眼中 165 眼未发生角膜水肿(0 级),占比 70。51%;69眼发生角膜水肿,占比 29。49%,其中 1、2、3、4级分别为 42、19、6、2眼,占比分别为 17。95%、8。12%、2。56%、0。85%。0~4级角膜水肿患者的术后角膜厚度、角膜厚度增加量、角膜厚度增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的年龄、合并糖尿病、晶状体核硬度Ⅳ~Ⅴ度、前房深度(ACD)≤3。0 mm、术中超声乳化累积能量复合参数(AECP)≥60%、术中发生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MD)、手术切口靠前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2 岁、合并糖尿病、晶状体核硬度Ⅳ~Ⅴ度、ACD≤3。0 mm、术中超声乳化AECP≥60%、术中发生DMD、手术切口靠前是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AS-OCT应用于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量化分级具有一定价值;年龄≥72岁、合并糖尿病、晶状体核硬度Ⅳ~Ⅴ度、ACD≤3。0 mm、术中超声乳化AECP≥60%、术中发生DMD、手术切口靠前是白内障术后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

    白内障超声乳化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仪角膜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