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旬刊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李苗范林豪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骨质疏松(OP)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12月住院治疗的206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双能X线骨密度仪(DAX)检查结果将其分为非OP组和OP组。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影响因素。结果 206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中,42例合并OP,OP发生率为20。3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低体质指数(BMI)、低N-端骨钙素(N-OST)、低总维生素D、高空腹血糖(FBG)、低空腹C肽(FCP)是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吸烟史、低BMI、低N-OST、低总维生素D、高FBG、低FCP与老年男性T2DM患者合并OP有关。

    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

    某地区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王江王志魁李朝晖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某地区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市大兴区某地区卫生院精神卫生管理工作信息平台中储存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数据信息。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该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应急医疗处置的发生情况,使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该地区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发生的因素。结果 本次调查共获取575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信息,其中共有75例患者发生应急医疗处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年龄较小、发病时间与首次治疗时间间隔较长、男性、户籍为外地、婚姻状况为未婚、精神疾病家族史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未接受个体化康复指导、既往有肇事肇祸史、既往住院次数较多、饮酒、贫困家庭、不参加免费体检、不领取监护人补贴及第一监护人受教育程度较低是影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发生应急医疗处置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 某地区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具有一定的应急医疗处置发生比例,对于存在危险因素的患者,需加强关注,另外,对于可改善的因素也应尽快采取有效的措施。

    严重精神障碍应急医疗处置发病年龄精神疾病家族史免费体检

    混合训练的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功能的影响

    黄玮沈志梅王旭
    50-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混合训练的运动处方对老年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肌肉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招募2022年1月至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0例老年T2DM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状态,观察组采用混合训练的运动处方。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握力、五次"起-坐"测试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握力大于对照组,五次"起-坐"测试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四肢骨骼肌质量(ASM)、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S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ASM、SMI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混合训练的运动处方能够增强老年T2DM合并肌肉减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以及下肢功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混合训练运动处方肌肉减少症2型糖尿病

    "小丑医生"模式对青年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张杰刘焕范晓梅刘月明...
    54-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丑医生"模式对青年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治疗的65例青年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小丑医生"模式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中文版(v4。0)以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评估心理状态、生命质量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后,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评分及FACT-G总分均降低(P<0。05);干预前、后,患者的情感状况、功能状况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日间功能障碍及PSQI总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 "小丑医生"模式有助于改善青年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对因抗肿瘤治疗导致的抑郁情绪、生命质量中情感状况及功能状况的恶化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小丑医生青年癌症患者心理状态

    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的效果

    王忠超王玉茹田浩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在新沂市人民医院治疗的42例局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行根治性放疗+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PD-1抑制剂。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粒细胞缺乏、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神状态及生理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1抑制剂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不可手术食管癌能明显提高临床效果和生活质量,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同步放化疗食管癌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白内障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中的应用

    胡金维胡淑琼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AS-OCT)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后弹力层脱离(DMD)发生位置和范围,对其严重程度进行量化评估,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2月至2023年5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1 d确诊为DMD患者的临床资料,共39眼。通过裂隙灯显微镜观察角膜水肿面积并进行DMD分级;通过AS-OCT测量不同程度DMD的脱离长度、脱离高度、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量、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比,并分析上述量化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本研究中,12眼为局限性小脱离,占比30。769%;10眼为轻度脱离,占比25。641%;9眼为中度脱离,占比23。077%;8眼为重度脱离,占比20。513%;本组中无全脱离者。不同程度DMD的脱离长度、脱离高度、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量、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MD患者的脱离长度、脱离高度、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量和脱离区角膜厚度增加比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P<0。01)。结论 AS-OCT可量化评估白内障术后DMD的严重程度,有助于指导其临床诊疗。

    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血栓弹力图与儿童脓毒症3.0评分标准的相关性

    吴春友刘青青谭丽娜苏永红...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与儿童脓毒症3。0评分标准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潍坊市妇幼保健院PICU收治的51例脓毒症患儿的相关病例资料,根据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PSS)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40)和脓毒性休克组(n=11)。入院后24 h内完成血常规、TEG检测及PSS评分。比较两组的TEG指标;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究TEG各指标与P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脓毒症组的PSS评分低于脓毒性休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组的凝血反应时间(R)、血凝块形成时间(K)短于脓毒性休克组,α角、血凝块最大强度(MA)及凝血综合指数(CI)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SS评分与R、K呈正相关(r=0。908、0。681,P<0。001);PSS评分与α角、MA、CI呈负相关(r=-0。869、-0。690、-0。901,P<0。001)。结论 TEG与儿童脓毒症PSS评分有明确相关性,具有预估脓毒症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参考价值,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的病情有一定的预判性,对提前制定干预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有一定的意义。

    脓毒症脓毒性休克血栓弹力图菲尼克斯脓毒症评分

    不同强度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

    韩莹璐薛晓燕刘欣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强度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给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低剂量组(n=40,10 mg利伐沙班)、中剂量组(n=40,15 mg利伐沙班)和高剂量组(n=40,20 mg利伐沙班)。比较三组的凝血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出血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三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升高(P<0。05);治疗后,三组的PT、TT、APTT及IN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MACE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出血总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强度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在老年稳定型冠心病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均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其中高剂量利伐沙班的抗凝作用更明显,但容易导致出血倾向,故更推荐采用低剂量利伐沙班。

    老年稳定型冠心病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抗凝治疗利伐沙班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

    田静刘小芬杨伟
    74-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心肌损伤指标、神经内分泌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大于对照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醛固酮(AL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情绪、躯体及其他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慢性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提升生活质量。

    心力衰竭沙库巴曲缬沙坦心肌肌钙蛋白ⅠN末端脑钠肽前体

    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皮肤切削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皮损情况、复发率的影响

    王卫东祁战涛魏存会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皮肤切削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的效果及对皮损情况、复发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80例皮肤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皮肤切削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皮损面积、皮损颜色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4+/CD8+高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联合皮肤切削术治疗皮肤恶性肿瘤患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改善皮损情况及免疫、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

    皮肤切削术氨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皮肤恶性肿瘤皮损情况复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