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临床肿瘤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临床肿瘤学杂志
临床肿瘤学杂志

秦叔逵

月刊

1009-0460

lczlx@csco.org.cn,lczlx@vip.163.com

025-84400143;80864363

210002

南京市杨公井34标34号

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Clinical Onc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解放军总政治部批准、解放军第八一医院主办的肿瘤学专业刊物,为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主要刊登肿瘤临床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经验,国内外的最新研究动态与进展,以及与临床密切相关的基础理论研究等,读者对象为广大的肿瘤工作者和相关的医药卫生工作者。本刊由著名的肿瘤学家吴孟超院士、孙燕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肿瘤专家储大同教授担任主编,并由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的多名专家担任编委,对保证本刊的质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近年来本刊的办刊质量不断提高,影响因子逐年上升,受到了军内外广大作者和读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已成为临床肿瘤工作者不可缺少的一本肿瘤学专业读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髌骨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和预后分析

    杨勇昆李远刘巍峰
    993-9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髌骨骨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及采取的外科治疗措施,以探讨合理的手术方式以及对患者术后肿瘤学评估结果和患肢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髌骨骨巨细胞瘤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25.9岁(范围:13~50岁).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评估肿瘤的范围、边界、对骨质的破坏程度以及周围可保留的正常骨量情况,制定手术方案,采用保留髌骨的肿瘤刮除或去除髌骨的肿瘤切除.刮除后采用植骨或骨水泥填充骨缺损.髌骨切除后应用人工韧带重建伸膝装置.结果 手术方式包括整块切除6例和病灶刮除9例.术后随访12~117个月,中位随访31个月.术后复发2例(13.3%),均为肿瘤刮除术后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5年无复发生存率为91.9%.手术外科边界为囊内边界的术后复发率为22.2%(2/9),边缘和广泛边界的术后复发率为0(0/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病例和原发病例的术后复发率分别为33.3%(1/3)和8.3%(1/1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 Campanacci Ⅱ级和Ⅲ级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16.7%(1/6)和11.1%(1/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除手术可保留髌骨结构和功能,但有一定的术后复发风险.对于肿瘤累及广泛或复发的病例,建议行切除手术,可通过人工韧带和肌瓣重建伸膝装置,使患者获得较为接受的术后功能.

    骨巨细胞瘤髌骨外科治疗复发

    三维重建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冷热复合消融术中的应用价值

    王开宇郭天宇李文心张闻辉...
    999-10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重建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冷热复合消融术中对肿瘤定位、消融范围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在辽宁省肿瘤医院接受冷热复合消融术的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19例.术前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并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胰腺肿瘤及周围脉管进行三维重建,在三维重建图像上确定最佳消融路径和策略.分别在CT及三维重建图像上测量消融前后的肿瘤最大直径与体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前后的检验指标、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冷热复合消融术,术后组织病理均证实为胰腺癌.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禁食时间为(3.0±0.6)天,术后住院时间为(8.8±2.8)天;术后胰瘘发生率为10.5%(2/19);术后腹腔出血发生率为5.3%(1/19);无其余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手术前后的白细胞、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前后的肿瘤最大直径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肿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手术前后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术前行三维重建可辅助制定冷热复合消融方案,术中操作安全可行.

    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冷热复合消融三维重建技术

    55例结直肠息肉样平滑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翁苓苓石娜
    1005-10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估结直肠息肉样平滑肌瘤的临床表现、内镜治疗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至2022年12月内镜下切除或钳取且经病理诊断为结直肠平滑肌瘤的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内镜表现、组织病理学和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占同期结直肠息肉样病变的1.3%(55/4230).结直肠平滑肌瘤好发于中老年男性,男女比例2.2∶1,中位年龄58岁.常见临床症状表现为排便异常、腹痛、便血.受累位置以左半结肠多见,乙状结肠为著(n=44).肿瘤多为小于1 cm的息肉样病变,平均大小为5.6 mm.本组55例均经内镜下切除或钳取,其中18例接受活检钳夹除,37例接受常规息肉切除术切除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术后未出现出血及穿孔等并发症.28例患者内镜随访未发现局部残留病变及复发.平滑肌瘤内镜诊断的准确率为29.1%(16/55),余被误诊为息肉.53例起源于黏膜肌层,2例来源于固有肌层,镜下肿瘤界限清晰,肿瘤细胞由形态一致的低密度的梭形细胞组成,呈弥漫状或束状分布,瘤细胞胞质丰富红染,细胞核梭形,两端钝圆,染色质细腻,无异型,病理性核分裂象罕见,间质部分可见透明样变性及钙化.29例接受免疫组化检测,SMA、Desmin均为阳性,CD117、CD34、Dog-1、S-100、CK均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均小于1%.结论 结直肠平滑肌瘤少见,对于息肉样平滑肌瘤,内镜下切除或活检钳夹除是一种侵入性较小且成本较低的手术,且并发症少,肿瘤复发率低.

    结直肠肿瘤平滑肌瘤息肉样临床病理特征内镜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乔旭东朱照骆瑞闯王玲...
    1009-10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US-G FNAC)鉴别甲状腺结节(TN)良恶性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西安市第九医院就诊的TN患者192例.患者均行术后病理、超声检查及US-G FNAC检查.金标准为术后病理结果,对超声检查、US-G FNAC检查的检出情况及对结节性质进行一致性检验,并对超声检查、US-G FNAC检查对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病理结果显示,恶性结节55例,良性结节137例.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恶性结节35例,良性结节127例,误诊和漏诊分别为10例和20例.超声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0.596,P<0.05);US-G FNAC结果显示,恶性结节46例,良性结节131例,误诊和漏诊分别为6例和9例.US-G FNAC检查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好(Kappa=0.806,P<0.05);US-G FNAC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分别为83.64%、93.57%和92.19%,均高于超声检查结果(P<0.05).结论 相比于常规超声检查,US-G FNAC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超声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Wnt信号通路和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现状

    张娟沈洁
    1013-1018页
    查看更多>>摘要:Wnt/β-catenin信号传导是调节干细胞自我更新、细胞增殖、分化与凋亡及组织稳态的一种高度保守的途径;其在控制细胞稳态中起主要作用,包括对免疫细胞的发育和功能的严格调节.Wnt蛋白还调节效应T细胞的发育、调节性T细胞的激活和树突状细胞的成熟.Wnt信号传导调节肿瘤细胞和免疫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中的行为,从而以不同的方式影响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靶向Wnt/β-catenin信号传导与癌症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法将是极其有益的,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 Wnt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进而讨论了 Wnt与肿瘤免疫治疗的关系以及相关药物研究现状.

    癌症Wnt信号传导免疫治疗β-catenin

    胃癌免疫环境重塑的研究进展

    相小松苏钰潘军郭飞龙...
    1019-1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胃癌是我国高发且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尚未能彻底改变进展期胃癌治疗的困局.日益增多的证据提示,肿瘤的免疫微环境及系统免疫环境对治疗效果和生存预后有重要影响.因此本文简述了胃癌免疫微环境及系统免疫环境的构成,综述了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Claudin18.2的单克隆抗体等新兴方法治疗胃癌的研究进展,以及上述治疗方法和放疗、化疗对胃癌局部微环境和系统免疫环境的影响.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便捷、高效地监测和重塑胃癌免疫微环境及系统免疫环境的可能途径,希望为胃癌个体化综合治疗新策略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胃癌肿瘤免疫微环境系统免疫环境免疫重塑

    转录激活因子3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研究

    田治玉赵卫红
    1024-1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录激活因子3(ATF3)是一种重要的转录激活因子,它可以通过其他细胞因子、紫外线辐射、遗传毒性因子、生理应激以及介导多条信号通路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和侵袭等生物学行为,从而在众多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ATF3在胃癌、乳腺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中已经被证实发挥抑癌作用,但是在少数其他肿瘤与组织类型中发挥促进癌症进展的作用.本文现对ATF3与癌症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癌症的临床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途径.

    癌症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炎症指数/营养评分及肌肉减少症与肺癌免疫治疗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王艳芳江波
    1028-103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单药治疗或者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并不是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益,因此寻找有意义的生物标志物从而选择合适的患者至关重要.炎症、营养及肌肉减少症在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就炎症指数/营养评分及肌肉减少症与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预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选择对免疫治疗预后有意义的指标,进而指导临床应用.

    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炎症指数营养评分肌肉减少症预后

    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切除策略的研究进展

    宋剑南叶伟钱鹏简俊岭...
    1033-103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肺癌每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首位.随着低剂量胸部CT在体检中的普及,早期肺癌的检出率有极大提高.由于早期肺癌淋巴结转移率低,且术前评估不易获得准确的淋巴结病理分期,所以术中如何正确评估淋巴结分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为了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淋巴结切除方式,国内外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针对临床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切除方式进行了总结和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临床Ⅰ期淋巴结清扫淋巴结采样

    回盲部肠系膜内局限型恶性间皮瘤1例

    王宇隋永博张重阳李艺萱...
    1038-1040页

    间皮瘤腹腔肿瘤恶性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