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化工
辽宁化工

郭强

月刊

1004-0935

lnhg@sohu.com

024-23917475

110001

沈阳市和平区同泽北街三巷二号

辽宁化工/Journal Liaoning Chemical Industry
查看更多>>本刊集学术研究、经营管理、技术信息、市场商情为一体,融科学性、实用性、新颖性为一体,坚持以综合性、信息性、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色,根据辽宁石化工业面向21世纪发展的需要,全国报道石油化工领域国内外最新科技和市场动态,反映重点行业现状和发展趋势,介绍重点课题技术进展、环保与资源利用、跟踪热点产品开发应用、产需状况和市场行情。是石化行业从业人员了解新技术新产品开发动态、应用推广、市场动向的窗口,是信息时代企业决胜市场的战略资源。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非离子型复合表面活性剂在碱性及酸性环境中的应用

    张侠婷江存何彦波
    362-364,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一种自制的非离子型复合表面活性剂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了该复合剂碱性清洗体系的清洗性、漂洗性和稳定性以及测试其对酸性体系除油效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该复合剂碱性清洗体系具有优异的清洗性、易漂洗、稳定性佳,除油率可达 90%以上;在酸性溶液中,该复合剂能够有效提高有机酸、无机酸溶液的清洗效果,除油率均达到 90%以上.因此,该非离子型复合剂与酸、碱互溶,不析出不分层且具有优异的乳化除油效果,能够应用于金属加工清洗的碱、酸性溶液中.

    非离子复合剂碱性酸性除油

    轻质碳酸镁纤维的制备

    段思雨袁碧隆赵飒曹大力...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MgSO4·7H2O和K2CO3 为原料、PEG为结构导向剂,采用共沉淀法合成出轻质碳酸镁纤维,其废液为K2SO4/K2Mg(SO4)2 溶液.通过XRD、SEM和TG-DTA对样品进行表征,探究了影响轻质碳酸镁组成和形貌的因素及活性碳酸镁纤维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在室温,搅拌速率为 300 rad·min-1、MgSO4 浓度为1.0 mol·L-1、MgSO4 与K2CO3 摩尔比为1∶1.1、PEG添加量为MgSO4·7H2O质量的30%的条件下,可制备分散性良好、晶须平均长度约为15.89 μm、直径0.97 μm、长径比为16.38的轻质碳酸镁纤维.

    MgSO4·7H2OK2CO3共沉淀法轻质碳酸镁纤维

    Feammox工艺反应性能及其功能微生物研究

    王静雅王宇佳胡雪松傅梓铖...
    370-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CSTR反应器对厌氧铁氨氧化(Feammox)反应性能和功能微生物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厌氧消化污泥驯化启动 Feammox 反应,反应器运行温度为 32℃,进水 pH 为 7.0±0.1.培养130 天后,NH4+-N去除率可达 40.97%,Fe3+转化率可达 31.86%.通过分析NH4+-N和Fe3+的转化率,考察不同pH和温度条件对Feammox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pH为 7.0、温度为 30℃.高通量测序表明,反应器运行各阶段污泥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酸杆菌门及浮霉菌门,核心菌群为Desuifoprunum、GP10 和GP7.

    厌氧铁氨氧化工艺启动与运行温度pH氮素转化

    稀土掺杂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路君凤赵鑫王欢
    375-378,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钛酸丁酯、无水乙醇、冰乙酸为原料,以罗丹明 B 为模拟有机污染物,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一系列的TiO2 光催化剂,并利用XRD和物理吸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原料配比、凝胶时间、稀土掺杂种类、稀土掺杂量对TiO2 光催化罗丹明B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酸比为 1.5∶1、钛醇比为 2∶1、凝胶时间为48 h、Pr掺杂量为2%时,TiO2 光催化罗丹明B的降解率最好.在光催化条件为罗丹明B初始质量浓度为4 mg·L-1、催化剂质量0.05 g、光反应时间6 h时,罗丹明B的降解率达93.23%.

    二氧化钛稀土金属光催化剂

    PtBi气凝胶用于高效甲醇乙醇氧化电催化剂

    薛耿
    379-381,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成本、低活性、低导电性电催化剂阻碍了直接醇类燃料电池的发展.金属气凝胶兼具气凝胶的高度多孔、大比表面积和金属的高导电、高催化活性于一身,在电催化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前景,极具研究价值.通过引入非贵金属 Bi,发展了一类低成本、高活性的醇氧化合金气凝胶催化剂,为非贵金属基气凝胶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启示.

    金属气凝胶多孔材料醇氧化

    (Z)-2-(2-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合成工艺研究

    陈胜思
    382-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2-乙酰呋喃为起始原料合成了(Z)-2-(2-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收率达86%,最佳肟化反应工艺条件:甲氧胺盐酸盐为1.8 eq,反应体系pH为3.0,温度为10℃,时间10 h,转化率99.13%,Z构型选择性92.63%.(Z)-2-(2-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降解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pH越低,降解越快.

    头孢呋辛呋喃铵盐(Z)-2-(2-甲氧亚胺基)呋喃乙酸肟化降解

    一种聚合物交联堵漏剂的研制与评价

    刘晓东
    386-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裂缝型或缝洞型失返性漏失,堵漏材料在井下被流体稀释,导致堵漏成功率低的问题,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单体为原料,span80 为乳化剂,过硫酸钾/亚硫酸氢钠(KPS/SHS)为氧化还原引发剂,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聚合物乳液;聚合物乳液中加入4%~8%Tween80作为转相剂,1%~3%三氯化铬作为交联剂,即可制备遇水交联增稠,快速形成高强度的弹性体的聚合物交联堵漏剂.实验评价表明该聚合物交联堵漏剂在地面可以泵送至井底,井底遇水交联增稠井可驻留能力强;堵漏剂交联增稠交联时间可控,稠化时间最短可达 4~5 s,交联时间最短可达 60 min;堵漏剂交联增稠时间受井底温度、钻井液地层水的矿化度、循环的钻屑以及膨润土浆的含量等因素影响较小,形成的较高强度弹性体,可以为水泥等其他堵漏材料提供较强承托能力,减少流体对水泥稠化性能的影响,提高钻完井过程中的裂缝型或缝洞型失返性漏失的堵漏成功率.

    裂缝型漏失堵漏成功率高强度弹性体聚合物交联堵漏剂

    头孢唑啉中间体TDA合成方法研究

    于永宏
    390-39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找出最佳工艺条件,提高产品质量和收率,在绿色环保溶剂碳酸二甲酯中,7-ACA与侧链2-巯基-5-甲基-1,3,4噻二唑(MMT)缩合生成TDA,从而提高TDA的质量和收率.结果表明:使用污染少、易回收的碳酸二甲酯作为反应溶剂,符合环保、安全生产要求,而且使TDA的重量收率由原来的90%提高到120%.该方法是合成头孢唑啉中间体适宜的工业化方法.

    头孢唑啉中间体合成方法

    液相微萃取技术应用于中药分析的研究进展

    彭佳庆邵杰炼熊朝梅宋莉...
    394-398,4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成分复杂,对样品进行前处理时常采用传统的提取方式,使用到大量的有机试剂,污染实验环境,影响人员健康,且实验废液的处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液相微萃取技术操作快速高效,使用试剂环境友好,成本低,此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过查阅文献,从液相微萃取模式和液相微萃取溶剂两个方面对液相微萃取技术发展进行研究,展望了液相微萃取技术在中药分析方向的应用前景.

    液相微萃取技术样品前处理中药分析及应用

    光催化还原CO2的机理与MgO在吸附转化方面的应用

    李婷张若涵郭红霞
    399-4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 CO2 的过量排放而引发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将 CO2还原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其步骤包括吸收入射光子;电子-空穴对的产生、分离和转移;CO2分子在表面上的吸附、活化和转化.基于MgO可增强CO2在表面的吸附进而促进后续的光催化还原,介绍了光催化还原 CO2 的机理以及 MgO 在 CO2 还原与吸附等方面的应用研究.MgO 表面化学吸附的 CO2 分子变得不稳定,其反应活性高于线性 CO2 分子,因此显著提高CO2的转化效率,可见其在CO2吸附与转化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光催化MgO吸附CO2还原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