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黄子通

双月刊

1671-301X

lnjz@china-em.com

020-81332462

510120

广东省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Journal Lingnan Journal of Emergency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一贯秉承办刊宗旨,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为广大医务人员提供学术交流和继续教育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营养指导联合MDT协作模式应用于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

    李育三
    352-3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环节中采取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联合干预方案,探索研究此联合方案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急诊科近两年期间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样本纳入时间:2020.03至2022.12;样本纳入例数:80例).以数字随机表法为基本分析原则,即对照、实验两个小组;前后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营养指导、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探索分析两组运用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常规护理+营养指导)相比,观察组(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并发症(消化道出血/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发生率发生率(5.00%vs 17.50%)、腹痛消失时间[(2.21±0.35)vs(4.84±0.78)d]、排气功能恢复时间[(3.14±0.46)vs(6.16±1.76)d]均更低(P<0.05).与对照组(常规护理+营养指导)相比,观察组(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80.28±4.52)vs(71.17±5.36)分]、对疾病知识掌握评分[(95.52±2.27)vs(83.38±2.29)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诊断治疗环节中采取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联合干预方案,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营养指导MDT协作模式急性胰腺炎并发症生活质量对疾病知识掌握

    芳香醒脑开窍中药经鼻给药对无痛胃肠镜全身麻醉促醒的作用研究

    陈卓青易涵李婉萍陈垚...
    35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芳香醒脑开窍中药经鼻给药对无痛胃肠镜全身麻醉患者复苏期各项指标,探索其促醒效果与机制.方法:71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进入复苏室1分钟内给药,直至离开复苏室,对照组采取经鼻导管吸入空气.记录两组复苏期的生命体征、苏醒指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Steward苏醒评分≥4分时间、复苏室停留时间明显缩短,复苏期高血压、低氧血症、疲乏及头晕等症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芳香芳香醒脑开窍药物(麝香、冰片)经鼻给药对全身麻醉患者有促醒作用,并可稳定复苏期间的各项生命体征,减少全麻后复苏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芳香醒脑开窍药物经鼻给药促醒无痛胃肠镜检查全身麻醉

    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唐莉潘雪梅赖雪梅刘慧...
    358-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4月-2024年4月入院的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肝硬化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绘制各因素之间作用的路径图.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90例,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AST值、ALT值均显著下降(P<0.05).男性、低龄、超重、病程长、低学历、吸烟、饮酒、抑郁、焦虑等是治疗后ALT>40 U/L和AST>40 U/L的危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发现,人口特征、行为疾病、心理因素均对治疗效果(AST或ALT降低)产生影响,以人口特征影响最大.结论:肝硬化患者治疗效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上应采用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肝硬化治疗效果危险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17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蔡伟鹏
    362-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人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方法: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诊治的胃癌患者血清标本40例为胃癌组,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的血清标本30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血清PGI、PGⅡ水平;采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检测两组血清G-17水平,比较两组间各指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计算预测因子,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各指标单独检测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结果:胃癌组的血清PGI、PGⅡ和G-17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GI、PGⅡ和G-17单独检测时,AUC值分别为0.749、0.734、0.785,三者联合检测时AUC为0.822,显著高于单独检测或两项组合检测的AUC值,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I、PGⅡ和G-17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非侵入性筛查方法.

    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胃癌诊断联合检测

    赋能教育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刘丽贞王小宝杨庆涛刘俊鹏...
    365-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赋能教育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在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7例,其中,泌尿外科一病区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护理方法;泌尿外科二病区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赋能教育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等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膀胱功能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残余尿量相较于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效果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排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降低患者焦虑情绪效果更佳(P<0.05);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或者采用赋能教育的新型科学的护理康复措施,均有利于患者的尿流率改善.结论:赋能教育联合低频脉冲电治疗可有效促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功能重建,改善排尿障碍,减轻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赋能教育低频脉冲电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重建

    住院时间延长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临床特征及2岁患病情况分析

    卢燕玲王健兰卢珍通陈志凤...
    370-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的临床特征及生后2岁内患病情况,为临床疾病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87例MAS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及调查出院后2岁患病情况,根据住院时长分为>7天组(42例)与≤7天组(45例),比较两组在院病例资料及2岁内患病调查资料.结果:较≤7天组,>7天组住院费用、患儿窒息比例、在院并发气漏比例、高频呼吸机辅助通气及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占比、第1天白细胞数、发生血小板减少占比、第7天血小板平均体积更高,初始FiO2、入院1小时FiO2、总氧疗时长与使用抗生素总时长更长,差异显著(P<0.05).2岁内患病情况比较:>7天组喘息人数高于≤7天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近一半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住院时间延长及住院费用增加.胎粪吸入综合征新生儿住院时间延长与窒息、气漏、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感染有关.住院时间延长的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生后2岁内更容易发生喘息.

    住院时间胎粪吸入综合征临床特征并发症

    临床技能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初探

    黎炜力刘翔扶招弟黄宇刚...
    374-3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实践类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方法:广州医科大学实践教学中心组建课程思政团队,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培养为关键,从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度制定教学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内涵;以实践技能教学为手段,模拟医学为载体,设计教学方案;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沉浸式课堂思政教学,有效构建了《临床技能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果:相关调查显示,学生和老师认可和接受本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实践.结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可以促进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医疗工作者的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

    临床技能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急诊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效果

    田江张新斌谢伟山
    377-3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以为其推广使用积累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19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8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资料,依据采用的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各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急诊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治疗.统计救治相关指标、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救治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炎症因子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血液灌流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提高炎症因子清除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中间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有机磷中毒急诊血液灌流心功能肝功能肾功能

    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赵文佳郑指挥
    379-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12-2023.5我院收治的86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43例患者单纯应用CBP治疗,43例患者应用CBP+乌司他丁治疗.将单纯应用CBP治疗患者纳为对照组,CBP+乌司他丁治疗患者纳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细胞因子水平和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外周血CD3+T占比、CD4+T占比、CD4+/CD8+比值均升高,且观察组CD3+T占比、CD4+T占比、CD4+/CD8+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乌司他丁应用可以提高脓毒症患者免疫功能、调节患者机体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促进患者康复进度.

    连续性血液净化乌司他丁脓毒症免疫功能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陈志斌吴巧彬丘依思何志敏...
    381-3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与分析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72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各36例,两组均采取持续性低流量(含有鼻导管吸氧、无创或有创呼吸支持)等治疗手段,对照组使用氨溴索联合短效支气管扩张剂,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动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呼吸频率、PCT、CRP以及血常规指标变化,同时对比两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动脉血氧饱和度较高、动脉血氧分压较高、呼吸频率较低,PCT、CRP、白细胞计数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患者可获得可靠的效果,促进改善了血氧指标,炎症反应也得以缓解,且治疗期间安全性有保证.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抗感染治疗重症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