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王彤

双月刊

1008-3812

lnccxb@163.com

024-89708722

110122

辽宁省沈阳市沈北新区沈北路102号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aoning Provincial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s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样本的装调与实车测试分析

    孙涛
    46-5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一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进行了材料的分析与选择,并利用粘接的方式进行了样本的组装.通过对不同车型进行对比,最终选定合适车型,在实车上安装调试后,进行了综合道路测试.通过对测试数据和样本实体的分析,验证该种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设计的可行性,对无人驾驶汽车的适用性,探讨了材料进一步优化的思路和未来发展前景.

    轻量化制动摩擦片背板样本组装实车测试

    基于SEM的公路项目成本控制研究——以九绵高速公路LJ29为例

    郑晶辉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公路项目成本管理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公路总承包企业只有加强项目的成本控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基于此,文章通过文献梳理与咨询相关学者,建立了公路项目成本控制影响因素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设计问卷、发放问卷获取了基础数据,并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检验.研究得出人员方面因素对公路项目成本控制影响最大等结论,为公路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结构方程模型公路项目成本控制

    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式现代化"刍议

    富浩李蒨
    56-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呈现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式现代化,其核心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本文从如何依仗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夯实先富带后富的全民共同富裕观、促进人的物质和精神文明协同提升、坚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倡导世界人民和平共处五个方面,浅析中国式现代化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现代化人类文明新形态刍议

    职业语境、语篇汉英互促模式研究

    陈蕊
    59-6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语境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语境创造语篇,语篇也创造语境.本文基于交互式言语感知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研究职业语境、语篇衔接与篇际汉英交互模式对汉英双语语用者(学习者)语篇交际过程的影响.语用者(学习者)通过对工作任务的汉英双语重复拓展式学习,生成规律并建立固定的连接,形成认知模式,完成认知语境重构,从而促进汉英双语的学习.

    职业语境语篇汉英互促模式

    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支持机制研究

    徐雅娜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是高等职业院校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师资队伍是支撑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力量,是发展高职教育的重要资源,体现着一所高职院校的软实力.本文分析了构建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支持机制的必要性,高职教师职业发展应包含专业素养的培养、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发展以及职业发展和培训等,构建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支持机制应以师德师风为引领,提升教师综合素质;构建梯次衔接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满足教师各阶段职业发展需求;建立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客观公正评价教师工作业绩;持续完善教师职业发展激励机制,最大限度激发教师潜能.

    高职教师职业发展支持机制

    "六创融合"创新型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交通工程建设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为例

    李云峰郭社锋
    66-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以新疆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重点阐述.交通建设工程技术与管理专业群在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推进课程思政、实训培训、生产实践、技术研发、学生大赛、学生就业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实施"多方联动"运行机制,构建"六创融合"实训教学体系及其层内循环与层级递进的逻辑关系."六创融合"实训教学体系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实践论在实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战略要求的探索与实践,为新时代高素质拔尖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理念和新模式.

    实训基地六创融合实训体系

    新时期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优化路径研究

    韩晨泽
    70-7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高职优化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不仅是回应思政教育政策要求的必然选择,还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目标、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客观需要.针对当前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建设存在的指标单一、内容不全、方式传统、反馈滞后等问题,关键要从完善指标、丰富要素、效能导向、技术赋能四个方面出发,通过创建多维化、可量化评价标准,增加阶段性、形成性评价内容,探索融合化、激励化评价方式,实现实时化、全程化评价驱动,促进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的持续优化,为深化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助力.

    高职思政课教学评价体系优化

    成果导向下"任务+研讨"混合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探索

    卢艳军朱琳琳于明月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研究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意识,基于成果导向理念,提出了"任务+研讨"混合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论文阐述了"任务+研讨"混合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任务设计原则和考核评价方式设计原则,并以"无人机任务规划"研究生课程为例,介绍了"任务+研讨"混合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为其他研究生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成果导向任务式研讨式混合式教学模式

    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专创融合教学实践研究

    董威曲弘
    79-8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针对《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采用支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专创融合教学研究和设计.阐述了教学实践步骤的详细课程设计和案例分析,强调了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点,并进行了教学评估和反馈评价.该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课程中建立牢固的知识框架和技能基础,从而提升专业素养和应用能力.

    支架式教学模式专创融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改革

    以文化价值为导向的高校外语教学中双文化图式的建构研究

    陈莎
    83-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持续推进下,培育兼具中外文化视野、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层次外语国际人才已经成为高校外语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使之在外语学习中形成双重文化理解能力,需要以文化价值为导向,建构外语与汉语双文化图式,通过讲解法、对比法、输入法、角色扮演等多重方法,建立图式联系、消解图式冲突、填补图式缺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文化价值导向外语教学双文化图式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