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老年医学与保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老年医学与保健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王传馥

双月刊

1008-8296

lnyxybj@aliyun.com

021-62483180-63617,63616

200040

上海市延安西路221号

老年医学与保健/Journal Geriatrics & Health CareCSTPCD
查看更多>>《老年医学与保健》是华东医院主办、上海市卫生局主管的综合性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反映国内外老年医学临床、科研工作重要进展及科研成果。为全国各级医院老年医学工作者及保健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栏目有:述评、专题笔谈、论著、临床经验、讲座、综述等。每期有一个专题。专辟“保健园地”栏目,由资深专家撰写老年病预防、诊治、养生保健的信息和经验,为广大老年读者提供健康长寿的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老年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分析

    唐青青杨秋妹胡慧
    677-6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对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泸州市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10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2例.对照组在接受常规治疗时应用丙戊酸钠治疗,联合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左乙拉西坦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的癫痫控制情况、脑损伤及炎性指标[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清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认知功能评分[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评估]、神经心理学测验评分(采用神经心理测验量表评估)、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6个月后,联合组癫痫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单次发作持续时间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血清TNF-α、NSE、S-100β及HMGB-1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上述指标值低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MMSE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数字广度、词语流畅性、数字符号转换分数均高于对照组,连线试验A、B型耗时均少于对照组(均P<0.05);联合组与对照组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46%vs 11.54%,P>0.05).结论 丙戊酸钠联合左乙拉西坦应用于老年脑卒中后癫痫患者,有利于降低癫痫发作频率,缩短发作持续时间,减轻脑组织损伤,改善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脑卒中后癫痫癫痫发作认知功能

    中医辨证疗法治疗老年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张强朱银伟
    683-685,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疗法对老年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0月—2023年12月于苏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疗的122例老年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是否使用中医辨证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辨证疗法.检测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评估2组眩晕障碍量表(DHI)、头痛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记录并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及眩晕复发情况;分析DHI评分、头痛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CGRP和5-HT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而血清5-TH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血清CGR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血清5-TH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复发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DHI评分、头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DHI评分、头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而观察组患者DHI评分、头痛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DHI评分、头痛评分与中医证候积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中医辨证疗法可有效缓解老年前庭性偏头痛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前庭性偏头痛中医辨证疗法眩晕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

    "调督安神"针刺联合四逆散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临床观察

    付俊华米佳
    686-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调督安神"针刺联合四逆散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的疗效,为其治疗提供方法.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在遂宁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中医辨证为心脾两虚证的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对照组口服右佐匹克隆片,观察组在与对照组相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调督安神"针刺联合四逆散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12%vs 78.43%,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神疲乏力、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及注意力不集中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P<0.05),而对照组上述各项评分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神疲乏力、多梦易醒、头晕目眩、心悸易惊及注意力不集中评分均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述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均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PSQI评分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西药右佐匹克隆片联合"调督安神"针刺与四逆散加味方治疗老年顽固性失眠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老年顽固性失眠四逆散"调督安神"针刺中医证候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基于赋权-参与-合作理念的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价值

    钟洁平秦莲花刘旭张奕玲...
    691-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赋权-参与-合作理念的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治疗中的价值,为治疗该病症提供方法.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2年5月—2023年5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治疗的32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以随机盲法分为观察组(n=160)和对照组(n=1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基于赋权-参与-合作理念的康复护理,2组均干预2周.比较2组的预防跌倒行为、跌倒效能[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MFES)评估]、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估]及康复信心[采用脑卒中后康复信心测量问卷中文版(CaSM)评估].结果 干预后,2组患者预防跌倒行为量表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而观察组患者预防跌倒行为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跌倒效能量表中有充足的信心占比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而跌倒效能低下占比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有充足的信心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跌倒效能低下占比低于对照组(P<0.05);2组正常日常生活能力占比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正常日常生活能力占比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CaSM评分均高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CaSM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基于赋权-参与-合作理念的康复护理可能改善老年脑梗死住院患者的预防跌倒行为,提高其跌倒效能、日常生活能力及康复信心,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老年赋权-参与-合作理念康复护理脑梗死

    基于脑卒中居家康复APP的远程指导对患者出院后的疗效研究

    李瑛申斌李倩颜凯...
    698-7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脑卒中居家康复APP的远程指导对患者出院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况、社会支持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8月—2023年9月从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康复医学科出院后的脑卒中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居家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居家康复APP远程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共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Tinetti平衡与步态量表、改良Barthel指数(MBI)、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照顾者压力指数(CSI)进行评估.结果 干预前FMA、Tinetti、MBI、HAMD17、CSI 2组患者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第1、第3个月后,2组FMA、Tinetti、MBI、HAMD17、CSI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第1个月后,2组间FMA-上肢、Tinetti-步态、MBI、CSI无显著差异(P>0.05),但2组间 FMA-下肢、Tinetti-平衡、HAMD17 差异显著(P<0.05);干预第 3 个月后,2 组间 FMA、Tinetti、MBI、HAMD17、CSI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卒中居家康复APP远程指导可有效改善出院后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状况和日常生活能力,并降低心理抑郁状况和缓解社会压力.

    老年脑卒中居家康复互联网+远程康复指导

    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在老年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

    胡建蓉周玥杉刘江玲周珊...
    706-710,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在老年卒中后疲劳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7月于江油市人民医院诊治老年卒中后疲劳的124例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措施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措施干预基础上加用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分别采用脑卒中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康复自我效能量表(SSEQ)、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估并比较2组患者疲劳严重程度、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FSS、SSEQ及SS-QO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SS评分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SSEQ评分、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健康行为互动模式构建的系统干预措施可能有效地降低老年卒中患者卒中后疲劳严重程度,提高患者自我管理主动性、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老年脑卒中脑卒中后疲劳健康行为互动模式生活质量

    GPR120基因通过调控NLRP3炎症小体激活保护脓毒症肺损伤的机制研究

    张凯黄一沁余纳宓林...
    711-7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脓毒症模型验证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120,GPR120)基因对 NOD 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OD-like receptor thermal protein domain associated protein 3,NLRP3)炎症小体及肺损伤的影响,并探索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C57BL/6小鼠构建体内脓毒症模型,通过GPR120基因激动剂TUG891进行干预,验证GPR120基因对脓毒症小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然后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信号通路,并在动物模型中验证NLRP3炎症小体及调控蛋白的差异表达.通过慢病毒转染构建GPR120基因过表达/低表达的Raw264.7单核巨噬细胞株,观察GPR120基因对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结果 与脓毒症组相比,LPS+TUG891组小鼠肺组织中包括cAMP通路基因在内的77个基因表达显著上调,37个基因表达下降.LPS组的GPR120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同时cAMP/PKA信号通路关键蛋白CREB及PKA表达减少,NLRP3、Caspase-1及IL-1β等炎症小体激活相关蛋白水平升高(P<0.01),予以TUG891处理后,组织内GPR120表达回升,cAMP/PKA信号通路重新被激活(P<0.01),NLRP3炎症小体蛋白活化程度下降(P<0.05).体外实验中,LPS诱导的脓毒症可引起细胞增殖活性下降,GPR120基因在脓毒症巨噬细胞中表达减低(P<0.001),通过干预GPR120基因表达,证实GPR120基因可负性调控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程度及细胞炎症反应(P<0.01).结论 脓毒症中GPR120基因的激活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的活化,减轻脓毒症的炎症反应及肺损伤.

    脓毒症肺损伤GPR120基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外周血CircDCUN1D4的水平及临床意义

    钟杉徐康乔徐丽王传翠...
    721-7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CircDCUN1D4的水平,探讨circDCUN1D4在COP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呼吸科就诊的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40例(设为观察组),以同期院40例体检中心年龄和性别匹配的老年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对COPD患者进行慢阻肺评估测试(CAT评分)、肺功能检查,记录FEV1/FVC及FEV1pred%;检测并比较2组外周血CircD-CUN1D4 的表达水平.将COPD患者分为60~80岁亚组(n=24)及 年龄≥80岁亚组(n=16),对比分析2亚组CAT评分、FEV1 pred%及外周血circDCUN1D4水平的差异.结果 COPD患者外周血CircDCUN1D4表达水平(3.47±1.55)高于健康对照组(1.15±0.56),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年龄≥80岁组患者circDCUN1D4水平、CAT评分高于60~80岁组,FEV1 pred%低于60~80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外周血circDCUN1D4水平的变化可能与COPD发病、病情发展有关;通过检测外周血circDCUN1D4表达水平,有可能作为COPD早期诊断、预后评估的潜在指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AT评分第一秒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外周血CircDCUN1D4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相关影响因素及干预效果研究

    康莉王芳殷凌久子王聪...
    725-7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现状和影响因素,观察新型健康管理模式干预的疗效,为确定临床患者预后的改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2023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05例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向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以评估其心理弹性评分.共发放问卷105份,回收98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33%.剔除无效问卷患者7例,剩余98例患者进行后续研究.对98例患者开展健康管理模式干预,入院第2天开始,患者持续干预2周.采用心理弹性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弹性评分,SF-36量表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患者心理弹性量表总分为(68.19±11.26)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中自强维度得分为(27.37±5.01)分,乐观维度得分为(7.13±1.25)分,坚韧维度得分为(33.69±5.38)分.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在年龄、吸烟史、饮酒史、肺部手术史、婚姻状况、医保类型、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P<0.05).干预后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和SF-36评分相比干预前均升高(P<0.05)o结论 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性别、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患者心理弹性评分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因素制定个体化的干预方案可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老年重症肺炎心理弹性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老年呼吸道感染9项常见病原体分布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王一律钟文王真张晓娟...
    730-73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老年呼吸道感染(RTI)9项常见病原体的分布情况及老年RTI危险因素,为临床降低感染发生率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9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9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的老年RTI患者395例,分析其病原体检出及分布特点,另按1∶1的比例选取同期住院部收治的未出现RTI老年患者395例为对照组,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RTI的影响因素.结果 9项常见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为12.91%(51/395),其中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阳性率6.08%(24/395);病原体IgM抗体阳性率在四季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气管肺炎患者的MP的IgM抗体阳性率、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均高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肺炎、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者(P<0.05);年龄≥75岁人群MP IgM阳性率、病原体IgM抗体总阳性率均高于60~74岁人群(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生素≥2种、使用免疫抑制剂、基础疾病≥3种是老年RT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患者RTI病原体可能以MP为主,多见于肺炎、支气管肺炎,多发于年龄≥75岁年龄段,有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可增加老年RTI风险.

    老年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