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历史教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历史教学
历史教学

刘文君

月刊

0457-6241

022-23332330

300051

天津市和平区西康路35号

历史教学/Journal History Teaching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沟通学术与基础教育,力图将史学研究产生共识的成果及时介绍全中学历史教师。本刊关注前沿的课题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问题,在史学刊物中独树一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学科素养的历史教育测量——刘芃访谈

    刘芃钱孝璇
    3-7页

    学科素养考试评价评价测量高考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关键技术四:完善分层赋分

    黄牧航
    8-1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高考命题中,分层赋分的探索由来已久.分层赋分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的导向下,分层评分取得了新的突破.一是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实现了针对中学历史核心素养五大方面的分层评分;二是完善了评分细则的制定方法,为今后实现利用人工智能进行大规模阅卷打下了基础.

    中学历史核心素养命题分层评价

    基于项目的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圆明园中的飞行棋"为例

    杨红丽赵梦玉
    1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目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话题,但在一线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以项目学习作为历史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以"圆明园中的飞行棋"项目为例,通过项目学习中跨学科因素的分析、真实情境下驱动性任务的设计,以及探究过程中的有效评价,对如何解决历史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问题进行了实践与思考,以期推进当前一线实践发展.

    历史项目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圆明园

    初中"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教学目标研究

    谢彪王翠霞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8月版初中教科书将"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合编为一节课,教师反映,不知怎样建立"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联系.笔者深入研究教材,认为这节课的基本问题是厘清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的时空定位,从而认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历史特征.深入学习则应分析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与应对边疆危机中的作为,还可以对清政府的作为进行是非判断和价值判断.三个层次的教学均以教科书为基础,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可以实现初中阶段历史思维与能力的培养.

    教材研究教学目标深度学习

    在唯物史观指导下精准凝练教学主题——高考全国新课标卷第43题的教学启发

    曾金海
    2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运用教学主题统领新教材杂多的知识内容,有助于形成清晰的历史线索,深化对历史知识的深度理解.但如何科学而有效地凝练教学主题,尚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究.本文以高考历史全国新课标卷第43题为例,探究唯物史观指导下精准凝练教学主题的路径,进而提出"知识结构化——知识结构线索化——线索主题化"的三步建构策略.

    教学主题唯物史观结构化高考

    走向核心素养的图像研读教学实验——以《雪夜访普图》为例

    陈德运骆孝元
    34-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夜访普图》问世的时间与其所表达的史事之间存在时间差,该图像又具有较强的叙事色彩,因此我们基于深度史料研习理论和图像学理论,建构出指向核心素养的图像研读理论,在该理论指导下,结合《雪夜访普图》的叙事情节、挖掘绘制的叙事语境,便教学实验从图像疑史转向图像叙史,让学生建构雪夜访普的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雪夜访普图研读图像教学实验

    强调有效驱动的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以"以诗证史:《全唐诗》中的全景大唐"为例

    江如蓉刘智彬苏曈曈
    4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主题学习弱化了教师的"教",强调了学生的"学",指向学习方式的重大转变.任务设计是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的核心,在任务推进过程中,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其进行形成性评价尤为重要.本文以团队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为样本,强调问题驱动下的任务设计,提出三方面建议:一、任务指向明确、可拆解,从课程整体性、流动性观照各任务群的推进;二、实施任务与评价双重驱动,出示具体的任务清单,评价量表尽量前置;三、评价量规清晰且多主体,引导任务高品质达成.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群的设计必须指向明确、结构合理,实现有效驱动,适配以生为本的形成性评价量规,才能真正达成"学习即生活"的育人旨归.

    跨学科主题学习任务设计评价应用以生为本以学为中心

    国家主权视角下的选择性必修1教学设计——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一课为例

    于少华
    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统编教材中的教学重难点,中学教师应该在加强自身专业阅读和训练的基础上去找寻抓手,从核心概念出发去破解和稀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建构发展是选择性必修1第12课的难点内容,作为反映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本质内容——国家主权的诞生背景、内涵演变无疑是帮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的重要突破点.围绕国家主权的材料解读,帮助学生梳理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建构发展的背景过程重要史实,提高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进而在落实教材内容和课标要求的基础上架构历史进程的线索,启迪学生感悟历史发展的脉络.

    国家主权专制王权国家民族国家核心概念

    以"历史意识"为核心的联邦德国历史教育理念转变

    杨琪
    59-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联邦德国的历史学家在史学理论的框架内对历史教育学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进行了讨论,以"历史意识"为核心形成了新的历史教育理念.这标志着历史教育主要目标从历史知识向历史思考的转变,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从当下和未来的导向需求出发,以科学的方法来思考过去.在"历史意识"概念的指导下,历史学家探讨了多种历史思考能力模型,为这一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更多方法论上的支撑.这一理念的发展不仅是对史学理论范式转型的回应,也反映了去民族主义思潮下的教育目标转变,以及公众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日益增长.它在教育目标上具有启蒙性,在方法上具有科学性,在影响上对公众史学具有启发性.

    联邦德国历史教育学历史文化历史意识历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