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
现代食品

双月刊

2096-5060

lsltjs@vip.sohu.com

0371-63731409

450053

郑州市南阳路153号

现代食品/Journal Modern Foo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粮食局主管、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全国唯一以粮食流通为主题的科学技术性期刊,是粮食流通行业知名的国家级精品刊物。自95年创刊以来,深得读者和同行的称赞和好评。目前已覆盖全国各地的大中型粮库、油厂、面粉厂和饲料厂,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认可和厚爱。杂志内容丰富详实、新颖实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朋友学习、交流、收藏的理想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红曲玫瑰风味醪糟的研制及风味品质分析

    梁雪梅冉伟
    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红曲米粉和玫瑰花瓣为辅助原料,研发一种新型红曲玫瑰风味醪糟.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红曲玫瑰风味醪糟的最佳工艺为红曲米粉添加量 1.5%,玫瑰花瓣添加量 2.0%,甜酒曲添加量 0.4%,发酵时间3 d.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醪糟颜色红润、玫瑰香气浓郁、风味协调、甜酸适口,感官接受度高.与纯米根霉甜酒曲发酵的醪糟相比,该产品中有机酸减少 16.46%,还原糖、乙醇、挥发性物质含量分别提高 7.82%、76.80%、35.08%.红曲米粉和玫瑰花瓣的加入可明显增强醪糟的酒香味和芳香味,减少醪糟的酸味,增强醪糟的甜味.

    红曲米粉玫瑰花瓣醪糟风味品质

    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

    张李莉吴蕊颉维民范桂强...
    9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以及DNA芯片技术等核酸分子检测技术在食品药品检测中的应用,探讨了核酸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核酸分子检测技术食品药品检测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

    戴煜
    95-97,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事件往往突发性强、传播迅速,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传统的食品检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现代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特别是在风险监测与评判、生产经营、消费监管以及事故分析处理等方面.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以其高效、准确的特点,在食品安全监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还能够对食品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从而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公众的健康权益.基于此,本文将围绕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运用原则,对具体运用策略进行研究,旨在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水平.

    快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监管应用

    基于视觉识别的桶装方便面料包缺包自动检测及自动补包系统设计

    苏家旺孟庆胜刘福祥
    98-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针对桶装方便面料包投放过程中的缺包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检测方法以及自动补包系统.通过图像采集和处理技术,在生产线上自动获取桶装方便面图像,并利用定位算法确定检测区域.采用图像增强和颜色通道处理以凸显料包特征,最终通过二值化分割或像素梯度检测实现缺包的准确分类识别,自动补包系统配合检测机构的信息完成面桶内缺失料包的补加工作,料包的检测、补包能够自动化进行.该方法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提升了检测效率与稳定性,为桶装方便面生产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缺包检测自动化图像处理生产效率质量控制

    大肠埃希氏菌平板计数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探讨

    丁秀琼孙良娟庄秋明陈国栋...
    101-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综述了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的建立背景、原理、优缺点,以期对该方法有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对该方法存在的技术性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进策略,以期为方法修订提供参考,从而更准确地进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的计数.

    大肠埃希氏菌结晶紫中性红胆盐-4-甲基伞形酮葡萄糖醛酸苷琼脂平板计数法技术性问题

    奇台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现状及对策建议

    祝春梅
    106-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必要手段.本文概述奇台县农产品生产情况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运行情况,分析检验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对策建议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在传统菜肴改良与创新中的应用

    谭秀山朱娱萱冯裕发
    109-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菜肴作为一个国家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其创新开发对于提升餐厅竞争力和传统文化传承至关重要.运用食品感官检验技术对传统菜品的色泽、香气、口感和外观等方面进行评估,能有效提升菜肴的品质,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本文探讨了改良与创新传统菜肴的重要性,强调保留传统烹饪技艺并融入现代元素,有助于提高菜肴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食品感官检验技术传统菜肴改良与创新

    全媒体时代下速食桂林米粉的"出圈"策略

    周伊林张怡黄乐
    112-114,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消费行为逐渐发生转变,螺蛳粉、桂林米粉等速食食品逐渐进入消费者的餐桌.当前,速食桂林米粉行业面临着区外知名度低、品牌建设落后、工业化标准缺失等问题.速食桂林米粉要利用城市名片、打造本土知名品牌、增强工业化意识以及转变销售模式等策略推动速食桂林米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速食产品桂林米粉品牌意识互联网营销

    基于SPOC的食品微生物学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及应用

    冯金晓李明珠高珊侯云鹤...
    115-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化课程是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建设相融合的产物,能够为师生提供有效的在线学习平台和良好的教学互动.食品微生物学是高等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研究针对食品微生物学传统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开发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手段,在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基础上搭建了食品微生物学数字化课程平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效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实现了教学资源共享及教育公平.

    食品微生物学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数字化课程资源开发

    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对斑马鱼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李艺梁燕谢瑶
    118-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斑马鱼模型,研究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Gastro-AD大豆蛋白粉和约氏乳杆菌LJ88 复配)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抑制作用.方法:通过给予 4 dpf斑马鱼不同质量浓度的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来确定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对斑马鱼感染Hp抑制作用评价的最大检测浓度.以最大检测浓度的 1/8、1/4、1/2 和 1 设定 4 个质量浓度组进行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对Hp抑制作用评价及肠道组织结构影响评价.结果: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对斑马鱼感染Hp的抑制作用评价的最大检测浓度为1 000 μg·mL-1.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4个质量浓度组对Hp抑制率分别为45.38%(p<0.01)、50.37%(p<0.001)、64.35%(p<0.001)、64.92%(p<0.001),且优于阳性对照组;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4 个质量浓度组斑马鱼肠腔缩小明显恢复,肠道褶皱数量、肠道组织细胞形态均与正常对照组相似,并随质量浓度上升其作用增强,且优于阳性对照组.结论:Gastro-AD大豆蛋白粉和约氏乳杆菌LJ88 组成的复合粉对幽门螺旋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发酵大豆蛋白益生菌复合粉幽门螺旋杆菌斑马鱼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