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现代食品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现代食品
现代食品

双月刊

2096-5060

lsltjs@vip.sohu.com

0371-63731409

450053

郑州市南阳路153号

现代食品/Journal Modern Foo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粮食局主管、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学研究设计院主办的全国唯一以粮食流通为主题的科学技术性期刊,是粮食流通行业知名的国家级精品刊物。自95年创刊以来,深得读者和同行的称赞和好评。目前已覆盖全国各地的大中型粮库、油厂、面粉厂和饲料厂,得到全国各地广大读者朋友的支持、认可和厚爱。杂志内容丰富详实、新颖实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是广大读者朋友学习、交流、收藏的理想媒体。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食品企业生产质量和安全管理策略分析

    张志宇陈宣光崔银涛季萍...
    158-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中,食品生产质量及安全管理是必须重点关注的内容.基于此,本文对现代食品企业的生产质量及安全管理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科学参考,以此来提升食品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

    食品企业食品生产质量管理安全管理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研究

    范雨航
    161-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了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蓬勃发展,为食品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转型与升级.与此同时,这些先进技术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深入剖析了现代食品加工技术的内涵与外延,系统评估了其对食品安全带来的正面推动作用及可能引发的风险.从食品加工效率的提升、病原微生物的消除到营养成分的保持、有害物质的防控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详细探讨.为确保食品加工技术的健康发展和食品安全的持续保障,本文还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产业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现代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影响研究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蔗糖中铁元素含量

    陈娇赵卉周长民
    164-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不同产地的黑糖、红糖、黄冰糖和白砂糖样品,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这 4 种蔗糖中铁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铁元素在 0~1.00 mg·L-1 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方法的检出限为 0.6 mg·kg-1,定量限为 2.0 mg·kg-1,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较好,标准物质的分析验证结果也在标准要求范围内,黑糖中铁元素含量普遍高于红糖,黄冰糖和白砂糖中铁元素含量相对较少,方法适用于测定蔗糖中铁元素的含量.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蔗糖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大米中镉元素含量

    胡艳丽李茜茜万浩
    167-1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测定食品中的金属作为实验室的一种新技术和新方法,用于检测垫江县地产大米中重金属镉的含量.方法:硝酸为消解液,大米样品经微波消解后稀释定容,以 115In为内标元素校正基本干扰和飘移,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标准模式下对标准系列和样品进行测定.结果:镉质量浓度在0.05~6 μg·L-1 时与响应值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 0.999 9.加标回收率在 80%~93.1%之间.结论:此方法快速简便,线性良好,准确性高.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大米重金属

    动态微波辅助技术在粮食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识别中的应用

    杜瑞亭
    170-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国标方法对粮食中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识别技术复杂、耗时长的问题,本文通过将动态微波辅助萃取技术与QuEChERS净化技术相结合,研究了不同微波功率对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回收率的影响,并与国标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制定了高效可靠的真菌毒素和农药残留识别方法.

    动态微波辅助技术黄曲霉毒素磷、氯类有机农药

    基于原子荧光光谱法的茶叶农残检测方法研究

    方千红
    173-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茶叶农残检测对于保障消费者健康和茶产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原子荧光光谱法以其高灵敏度和选择性的特点,在茶叶农残分析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复杂的茶叶基质效应、繁琐的样品前处理和严重的光谱干扰,极大地制约了该方法的检测性能.本文在深入分析原子荧光法在茶叶农残检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提高检测灵敏度的基体匹配技术、快速简便的样品前处理方法以及消除光谱干扰的化学修饰与光谱分离策略,以期为该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参考.

    茶叶农残原子荧光光谱法基体效应光谱干扰

    关于生活饮用水中金属和类金属项目检测方法分析及质量控制探讨

    刘武斌
    176-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日常生活中,饮用水与人类健康密不可分,合理、科学的检测方式对于饮用水的质量保障至关重要.饮用水内部的金属物质受多种因素影响而产生差异,因此,在检测饮用水中的金属元素含量时要从多角度出发综合考量,同时检测的每个环节都应做到准确无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结合水中的金属和类金属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并进一步探讨把控质量的相关策略,以此为我国水质综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生活饮用水金属元素检测方法质量控制

    色谱技术和光谱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原理与方法探讨

    孙继萍王锦
    179-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食品分析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和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探讨色谱技术和光谱技术在食品分析检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通过详细介绍色谱技术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光谱技术中的紫外可见光谱法、红外光谱法等在食品成分分析、添加剂检测和有害物质筛查等方面的具体应用,阐述了这些技术的高效性、准确性和灵敏度.

    食品分析检测色谱技术光谱技术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的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阎安婷
    182-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食品中的农药残留、添加剂及营养物质进行了系统检测.实验过程涵盖了样品准备、仪器调试、进样分离、质谱检测及数据处理等关键步骤,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实验结果显示的不同食品中物质的检测浓度、检出限和回收率,为评估食品安全性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尽管GC-MS技术在食品检测中表现出显著优势,但仍存在购置和维护成本较高、方法灵敏度与选择性受限等问题.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致力于技术创新和设备优化,降低成本并提高检测效率,以更好地满足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评估的需求.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食品检测技术研究

    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溶剂部位活性成分含量及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研究

    陈俊合晋丹邹名洋赵萍...
    185-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用石油醚、三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对向日葵叶醇提取物进行萃取,测定不同萃取部位中总黄酮、总酚、总皂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探究向日葵叶醇提取物不同部位的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活性(xanthine oxidase,XOD)的能力.石油醚部位,总皂苷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乙酸乙酯部位总酚含量最高,三氯甲烷部位的绿原酸含量最高且抑制XOD活性最佳.三氯甲烷部位经大孔树脂纯化后,70%乙醇部位抑制XOD活性最佳,且抑制类型为可逆性抑制.

    向日葵叶活性物质大孔吸附树脂黄嘌呤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