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熊文华

双月刊

1671-1084

lzjb@chinajournal.net.cn

0772-3156701

545006

广西省柳州市社湾路28号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Liuzhou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融合与创新:工业文化与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对接路径研究

    姜虹张森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智造推动"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使高职毕业生成为新兴产业的主力军.针对高职毕业生就业政策不完善、就业结构失衡、供需矛盾和劳资矛盾突出、社会对职业教育存在偏见等问题,文章调研国内外工业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道路,立足工业文化核心素养导向办学,强调工业文化特色课程标准作用,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工业文化素养,成立工业文化建设工作团队,尝试探索一条工业文化对接专业课程,培养适应现代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创新之路.

    校企合作产业融合工业文化专业课程

    基于共生视角的贺州市康养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梁敏华岑锦媚
    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共生理论为基础,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要素构建康养旅游共生系统,并对其运作机理进行阐释,继而以广西贺州市为例,阐述了康养旅游共生发展的现状及困境,最终提出贺州市康养旅游产业共生发展策略,主要包括激活康养旅游共生单元、优化康养旅游共生关系、完善康养旅游共生环境三个方面,以期为贺州市康养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共生理论康养旅游共生发展贺州市

    "党建+"理念下乡村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基于柳州市C村的实地调研

    邓红莲韦姿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柳州市C村发挥其深厚的彩调文化底蕴优势,在文化建设工作上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然而,通过深入调研发现,该村文化建设工作仍面临一系列困境,如非遗文旅产业链尚未形成、非遗传承主体老龄化、村居文化阵地类型较单一、文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等.基层党组织是推进乡村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推进乡村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党组织发挥着思想领航、组织护航和体制助航三大作用.为突破现有困境,乡村文化建设可在"党建+非遗文旅""党建+人才支撑""党建+文化阵地""党建+乡风文明"等方面下功夫.

    党建引领"党建+"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何为、难为与应为

    王屹彬廖映华
    18-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从明晰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的研究源起入手,阐释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的由来、内涵与基本特征.从宏观、中观、微观视角揭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的现实阻遏,并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建设探寻一条破局的应为之路,一方面通过界定核心素养、知识类型、技能标准、能力评价等相关标准,赋予职业教育资历框架中国特色,另一方面通过国家支持、纵横融通、统一评定、对接国际、推进试点等举措,促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落地实施.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历框架技术技能人才

    "大思政课"背景下高职院校研学实践与职业启蒙教育协同育人的创新发展

    诸葛六英董日月杨冬燕
    2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学旅行作为新时代教学改革的产物,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发挥着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坚持以生为本,充分利用自身专业特色和优势,牢牢抓住研学实践大有可为的发展机遇,加强多方协同和多维提升,发挥其社会服务职能和思政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将研学实践与职业启蒙教育有机融合、个人职业追求与社会发展进步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研学实践职业启蒙教育高职院校"大思政课"

    市域产教联合体视域下的高职院校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研究

    钱益琴魏国建康日晖
    30-3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对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分析,在市域产教联合体视域下研究构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的机制体系,主要包括有效组织多元主体,构建人才培养组织机制;集聚产业和教育资源,构建人才培养聚集机制;推动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构建人才培养共育机制;为产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构建人才培养服务机制;持续优化保障条件,构建人才培养优化机制,从而为农村电商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稳定且高质量的人才支撑.

    市域产教联合体农村电商人才培养机制

    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研究

    陈扬娇杨李
    3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是促进国际产业合作、推动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与东盟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仍存在政策规划对接不充分、激励协调机制不足、合作平台有待拓展的问题.应通过加大政策规划力度、健全长效激励机制、建设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等措施,优化产教融合环境,实现职业教育国际产教融合更好地服务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

    国际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文化育人视域下产业学院校企文化建设模式探析

    彭晓敏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学院是高职院校产教融合战略的前沿实践形态,其核心使命在于育人.面对学生问题行为挑战和人才培养短板的双重困境,产业学院需深入探索,其中,切实可行的一条路径是以校企文化建设为抓手,找准产业学院文化内核,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其关键在于构建"一体三翼四模块"的校企文化建设模式:以产业学院作为文化建设的组织体,联动学校、企业、学生三个利益相关方,整合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内容模块.根据学生对文化的感受力,采取"三步走"渐进式策略来实施这一模式,依次是提高文化关注、加深文化了解以及实现文化认同,最终目的是更加精准培育企业需求人才,以实现学生、企业以及学校的多方共赢.

    产业学院校企文化文化育人文化建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数据素养提升研究

    宁敏
    46-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数据素养提升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创新的解决方案.一是,通过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培训,强化教师的数据意识和应用能力.二是,建设数据赋能培训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教师的数据获取与使用能力,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三是,利用新兴技术创设虚实融合的教学场景,深化教师的数据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四是,通过大数据技术精准勾勒教师数字画像,为个性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并推动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五是,建立多维度评价体系和激励保障机制,注重数据伦理与隐私保护,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

    数据素养公共基础课教师专业发展数据驱动教学

    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研究

    阳明霞
    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建设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是解决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过程中信息化思政教学资源不足的有效方法.按照分类构建、细化构建和整合构建的思路,自顶向下构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库框架,点线结合挖掘课程思政资源库素材,健全机制促进课程思政资源库发展,由此增强高职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资源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