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牡丹江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牡丹江大学学报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牡丹江大学学报

牡丹江大学学报编辑部

月刊

1008-8717

牡丹江市西地明街60号

牡丹江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多文化视野下中国早期象征诗派的色彩审美生成

    蒋欢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早期象征诗派深受法国象征主义的影响早已成为学界共识,但该诗派的作品并非仅是法国象征主义影响下的产物,日本经过改良化的象征主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蕴均在不同程度影响了该诗派对于新诗色彩美及"纯粹诗歌"理念的追求。除外部文化因素影响外,中国早期象征派诗人们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家、诗人的双重身份也使得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追求新诗的色彩美,并通过诗人和画家的双重视界将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原则融入诗中,通过色彩来传达自己的艺术构思,使得新诗色彩美最终形成该诗派的一大诗歌特色。

    中国早期象征诗派多文化视野色彩诗学

    为何伤痛挥之不去——奥兹克《大披肩》中的时空转换叙事

    隋莹莹
    12-1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披肩》是辛西娅·奥兹克文学书写生涯中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以创伤理论分析罗莎的致伤过程,指出罗莎无法言说的失女之痛是其创伤症状的原因;通过分析小说的时空转换叙事,探究了创伤以过度联想和闪回的形式,入侵伤者日常生活,使伤痛挥之不去。奥兹克以后现代叙事展现了罗莎的创伤机制,对于大屠杀幸存者伤痛的言说与疗愈具有重要意义。

    辛西娅·奥兹克《大披肩》时空转换创伤创伤疗愈

    杜甫之任侠尚义品格探究——以其与李白、房琯交往为中心

    董利波刘子墨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侠者,重诺尚信,重义轻生。唐代崇尚任侠精神,通过杜甫与李白、房琯的交往可知,杜甫重情重义,对二人的不幸遭遇深为同情,用诗文为他们鸣不平,通过多种方式上疏分辩,几陷不测,充分体现了其任侠尚义的品格,是"侠之大者"。探寻杜甫任侠尚义品格对于深入了解杜甫其人,理解其诗歌具有重要意义。

    杜甫杜诗任侠

    论《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中的身体叙事

    王欣桐李树欣
    2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美国南方作家威廉·福克纳短篇小说中的代表作。小说中的身体作为欲望的象征被作家赋予重要意义。一方面,身体承载的旧南方腐朽文化,摧残了以爱米丽为代表的南方女性的身体与心灵,具有批判意义;另一方面,身体作为被权力阶层长期迫害的客体,具有抗争意义。以身体叙事为切入点,依托福柯的身体哲学与权力理论,分析爱米丽被压抑的身体欲望、短暂觉醒的主体意识以及在三重压迫下最终走向枯萎的身体和失败的反抗,阐明权力并非一种单向度的统治力量,而是一种流动的、此消彼长的关系网络,有利于揭示福克纳在文本中蕴藏的人文主义关怀与对南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反思。

    福克纳《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身体权力关系美国南方

    群体极化:社交网络和《等待戈多》中个人行为趋同分析

    何红梅丁威
    34-4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体极化(group polarization)作为社会群体学的一个分支,揭示了人们在群体决策中呈现出的极端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融入各种社交网络和媒体环境,这导致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逐渐趋同。群体极化下个体行为的趋同对于人类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待戈多》是塞缪尔·贝克特的一部经典之作,它围绕着戈多(Godot)这一令人迷惑且不存在的人物展开。主人公弗拉季米尔(Vladimir)和爱斯特拉冈(Estragon)的互动与交流展示了群体极化下行为趋同的一面。本文从"群体极化"的角度来阐述主人公在群体影响下做出的趋同选择,比较个体、局内和局外群体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发展和个体所面对的二力驱动。

    群体极化行为趋同塞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

    黑龙江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赵艳
    4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 60 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300 位社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运用SPSS20 软件进行Logistic处理,分析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影响因素,其结果表明:对合作社了解情况、对政府扶持政策了解情况、合作社规模、是否可以赊欠服务、提高社员收入能力、服务种类与频率、提高销售价格、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资料费用对合作社社员满意度影响显著,回归系数为正;不优秀的组织者、政府支持力度不强对其满意度影响显著,回归系数为负;其余因素对社员满意度影响不显著。据此结论,提出以下建议:加强政府对合作社的全方位支持与指导;规范合作社运营,提高社员凝聚力;提高合作社的规模化程度;增加合作社对社员服务项目,强化服务力度。

    社员合作社满意度影响因素

    论司法文明传承创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的内在机理

    吴子越邓都
    48-56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晰司法文明传承创新服务全面依法治国战略的内在机理,是助力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理论命题。二者在追寻严格公正司法的核心目标、人民性的价值基础以及发展性的形成逻辑三个方面存在理念上的融通与契合。除此之外,不断传承与创新的司法文明还能通过强化司法运作中的主体权利本位和促进司法文化中的"情理法贯通",而提升司法公信力,满足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在司法领域的工作要求。这表明,司法文明作为法治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助力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具有重大意义。

    司法文明全面依法治国公正司法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司法文明指数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黑龙江省火车站名分析

    陈烨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火车站名是一个地区的名片,它的设定可以展现该地区的社会文化和历史地理特征。社会语言学是研究社会与语言之间共变关系的一门学科。本文对黑龙江省 261 个火车站名的语言特征、命名方式以及站名背后的文化特征等因素进行社会语言学研究,可以看出,黑龙江省火车站名的命名方式多样,而且承载了黑龙江省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黑龙江省火车站名是世世代代黑龙江人共同生活、共同开发、共同建设黑龙江的伟大见证。对黑龙江省火车站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文旅部门可以更好地了解并且借助黑龙江省的铁路资源,推动打造黑龙江文旅融合发展大格局。

    黑龙江省火车站名社会语言学社会文化历史地理

    高职应用英语专业"三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牡丹江大学应用英语专业为例

    王小红
    64-6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俨然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如何使其在促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职教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牡丹江大学的实际情况,在"双创"背景下,从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两个维度,对应用英语专业的"三双"实践路径进行研究,目的在于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应用能力的复合型英语人才,提升职业教育培养质量。

    高职应用英语三双人才培养模式

    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中的社会资本:功能机理与作用限阈

    董彦宏张继亮
    70-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学生作为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其就业问题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已成为新时代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人才战略任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种人才与岗位更好匹配、具有持久稳定性并能最大程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的自身发展的就业形态。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关系嵌入性资源,在大学生就业场域中可以发挥提高就业效率、降低就业成本、增强就业稳定、促进就业自信等重要的积极作用。其功能机理在于:社会资本所内蕴的"信任""规范"和"网络"三大结构要素相辅相成,可以为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提供担保机制、规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当然,社会资本的运行也时常暴露一些实践风险。因此,大学生就业场域中社会资本的运行不能损害就业公平,也不能代替人力资本的核心地位。

    高质量就业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