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周洪雷姜璇马玉儒
    59-6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打破镂空工艺对材料、技术的使用界限,丰富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服装中镂空构型的起源与发展,在镂空重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已有案例归纳分析镂空重构的3类实现手法:连接点式镂空、重塑线式镂空以及剪切面式镂空.以连接点式镂空手法为例,进一步探究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实践:一是镂空构型材料层面的创新,将环保理念融入服装设计,实现废弃物升级利用;二是造型表现技术层面的创新,结合立体塑形进行服装造型表现的拓展实践,并对镂空重构手法在服装设计领域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镂空重构服装设计点线面塑料材料立体塑形

    基于女性卧床患者的功能性服装改良设计

    陈倩倩姚沁君饶俊王小刚...
    68-7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女性卧床患者日常生活的舒适性需求,针对目前卧床患者在服装穿脱便捷性、护理便捷性、穿着舒适性3个维度设计并发放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结果设计了一款采用对称两片式可拆卸结构的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实现了女性功能性卧床病服的快速穿脱性和护理便捷性.结合主观评价实验与客观服装压力模拟实验,对改良病服的工效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前胸、臀部、裆部改良的病服结构设计与舒适性相较于普通病服更符合卧床病人的功能性需求,且改良病服的服装压力均在舒适范围之内,可为提高卧床病服的功能性设计提供参考.

    卧床患者功能性病服独立样本T检验服装压力分布

    基于数字技术工具比较的复杂结构女装设计

    周洁沈雷任祥放李雪...
    76-8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发展,服装制造业向多品种、小批量、快反应的生产模式转变,设计师在服装款式上创新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款式的复杂程度.现针对复杂结构女装在生产环节中制版困难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采用服装CAD数字化设计与三维可视化设计相结合的方法,基于数字技术探讨复杂结构女装制版方式的可行性并进行设计流程效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结构女装,三维可视化制版方式优于现有传统制版方式,该数字化设计方案在优化设计流程的同时提高了设计效率,具有可行性,对服装企业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数字化数字技术工具复杂结构三维制版女装设计

    喷水引纬机构动态特性对自由射流的影响

    袁汝旺孙英栋
    8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适应不同喷水引纬织机幅宽的需求,基于伯努利与液体连续性原理建立喷水引纬机构动力学模型,喷嘴自由射流初始段最大距离与纬纱所受射流牵引力的数值模型,分析其动态特性并通过弹簧刚度系数确定凸轮系统最低转速,探讨不同弹簧刚度系数与弹簧最大压缩量条件下机构动态特性对柱塞运动周期、射流最大速度、雷诺数、射流初始段最大距离、纬纱所受射流牵引力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弹簧刚度系数增大时,柱塞运动周期变小,对应的凸轮系统最低转速变大,当弹簧最大压缩量取0.029 m,弹簧刚度系数取40 000、50 000、60 000 N/m时,水射流速度最大值为62.19、69.85、78.99 m/s,射流初始段最大距离为937、1 000、1 074 mm,纬纱所受水射流牵引力为5.37、6.44、7.28 N;而弹簧最大压缩量对上述变量的影响幅度很小,故在大幅宽织机需求下应首要考虑使用更大刚度系数的弹簧.

    喷水织机引纬机构动力学动态特性自由射流

    基于空间信息的鲁棒模糊C均值聚类的苗族服饰图像分割算法

    覃小素黄成泉彭家磊陈阳...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苗族服饰图像中破损污渍、折叠痕迹、色彩差异大和噪声破坏等现象所导致的传统模糊C均值聚类(Fuzzy C-means,FCM)算法分割质量不佳问题,提出了基于空间信息鲁棒FCM算法,用于苗族服饰图像分割.通过均值滤波和中值滤波处理空间邻域信息,对应获得2种方法,并用一个加权参数调节模糊隶属度的稀疏性,旨在加强细节的提取和提高算法对噪声的鲁棒性.实验表明,对于被高斯噪声破坏的图像,基于均值滤波处理的改进算法,其划分系数提高约3.6%,划分熵降低约5.6%;对于被椒盐噪声破坏的图像,基于中值滤波处理的空间约束项的改进算法,划分系数提高约2.7%,划分熵降低约4.3%.该算法提高了对这类苗族服饰图像分割的质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非凡的意义.

    苗族服饰图像模糊C均值聚类均值滤波中值滤波模糊隶属度的稀疏性

    基于改进YOLOv5的织物缺陷检测

    陈淼张胜利季坚莞
    99-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鉴于织物表面纹理复杂导致织物缺陷检测准确率低以及小目标检测困难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织物缺陷检测算法.首先,在YOLOv5的骨干网络上,增加CBAM注意力机制,从而强化有用的特征信息弱化无用的特征信息;其次,将Neck层的路径聚合网络(PANet)用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FPN)替换,从而更好地平衡多尺度特征信息,提高小目标检测的特征能力.最后,通过改进损失函数,使用Focal EIOU Loss损失函数来代替CIOU Loss损失函数,不仅使得收敛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有效的解决难易样本不平衡问题.实践证明:改进后的训练模型平均精度均值mAP值为84.5%,比未改进增加了 4.7%,可满足实际生产中的织物缺陷检测要求.

    YOLOv5缺陷检测注意力机制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FocalEIOULoss

    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YOLOv7服装缝线疵点检测方法

    束方盛徐增波鲍禹辰
    107-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肉眼检测服装缝线疵点效率低下、成本较高、准确率不高、容易出现漏检和误检等问题,文章利用深度学习的方式对服装缝线疵点进行实时检测,构建了一个服装缝线疵点检测的数据集,包含了常见的服装缝线疵点类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YOLOv7算法SK-YOLOv7,在YOLOv7的骨干网络添加3个SK模块,以增强主干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并引入CBAM-YOLOv7和SE-YOLOv7算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SK-YOLOv7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及查全率,平均检测精度也有所提高.SK-YOLOv7相较于CBAM-YOLOv7和SE-YOLOv7在缝线检测上表现更好.文章对数据集采用不同的标记方式进行对比测试,发现对疵点区域进行一次标记的方法会导致特征大量丢失,而对疵点区域内进行分块标记的方法表现出了更好的检测效果.综合实验结果得出,基于注意力机制改进的YOLOv7服装缝线疵点检测方法是可行的,可以较好地推动纺织服装检测行业的发展进步.

    目标检测YOLOv7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服装缝线疵点检测

    腰凳型婴幼儿背带压力测试与分析

    陈俊虹陶晨洪兴华金姝...
    116-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改善腰凳型婴幼儿背带的服装压力分布不均现象,采用自行研发的服装压力测量系统,在人台肩部、背部和腰部共12个测量点分别植入薄膜型压力传感器并测量压力值.结果表明,穿着腰凳型背带时肩部压力最大、腰部次之、背部最小,各部位压力随婴儿体重增加而增加,总压力超出婴儿体重;同一负重水平下,穿着摩擦因数较大的服装面料时,背带在人体各部位上造成的压力较小;在同一人体部位、不同测量点上,随负重水平上升而出现压力分化现象.在各个部位的分化点添加高密度海绵垫片,各部位压力不匀得到有效缓解,对于相关产品的改进设计与研究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腰凳型婴幼儿背带服装压力压力优化传感器

    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董梦杰郝新敏梁高勇郭亚飞...
    12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阐明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的研究成果及难点问题,总结了目前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的应用概况.首先介绍了相变材料的分类,简要分析了相变材料的调温机制,重点阐述了使用相变材料的医用降温服、热防护服、潜水服、红外伪装服等调温服装在高温条件、严寒环境及特殊场景下的应用现状,指出了目前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最后探讨了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的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变材料在调温服装领域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变材料调温服装调温机制应用研究

    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高国慧于小慧王雪琴
    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因其孔径小、比表面积大、相互连通的孔结构等特性在废水处理方面引起广泛关注.为了拓宽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范围,适应日益复杂的水体环境,以近年来国内外对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相关研究为基础,阐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膜的种类、废水处理作用机制,综述了不同类型的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发展现状,强调了纳米纤维膜在废水处理方面存在力学性能差、膜通量低等问题,认为通过复合方式可以增强陶瓷纳米纤维膜的力学性能,通过接枝改性、水洗造孔等方法可提高纳米纤维膜的膜通量,为制备具有高力学强度、优异防污性能、可循环使用的耐高温、强酸强碱的纳米纤维膜提供研究方向.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废水处理力学强度高效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