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毛纺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毛纺科技
毛纺科技

高惠芳

月刊

1003-1456

mfkj333@sina.com

010-65913844;65008693;65078673

100025

北京朝阳区延静里中街3号主楼603室

毛纺科技/Journal Wool Textile Journal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73年,是毛纺织行业唯一的全国性专业中文核心技术刊物,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主要报导毛纺织、毛针织、染整及相关专业的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和成果、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开发,引进设备的消化吸收,企业的技术经济分和质量管理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金属网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低速冲击的影响

    贺苗吴薇金良杰李雪华...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优化复合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电池壳体中的应用,文章研究了铝合金金属网对玻璃纤维编织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特性的影响.在 12、16、20、24 和 28J5 种能量的冲击下,利用落锤试验机对 4 种孔径的铝合金金属网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板进行冲击试验,通过试验选出孔径为 2 mm×3 mm的铝合金金属网加入玻璃纤维铺层,通过改变金属网铺层数和冲击能量来研究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从复合材料载荷峰值、最大凹陷位移、能量吸收和损伤机制等方面分析铝合金金属网对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金属网孔径越大,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越差,损伤越严重;加入多层金属网的复合材料,其抗冲击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玻璃纤维金属网增强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分析力学性能

    大麻纤维素的提取及其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孔伟帅孙颖王佳怡李端鑫...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大麻纤维素高附加值的应用,利用氯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溶剂体系进行大麻纤维的溶解得到纤维素溶液,并将其与聚丙烯腈溶液进行共混得到静电纺丝液制备出含有大麻纤维素的纳米纤维.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大麻纤维素的溶解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LiCl/DMAc溶剂体系溶解纤维素的最佳工艺为:LiCl质量分数为 12%、大麻纤维与LiCl/DMAc溶剂的固液比为 1:180、加热温度为120℃、加热时间为3h;利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直径为200~280 nm,断裂强力为(5.51±0.42)cN,断裂伸长率为(12.97±7.42)%;纳米纤维膜表面光滑平整、纤维直径分布均匀,力学性能优良,为溶解纤维素提供一定参考,为含有大麻纤维素纳米纤维的研发提供依据.

    大麻纤维素LiCl/DMAc溶剂体系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基于形态仿生的3D打印面料柔性结构设计

    刘馨丹史文莉
    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 3D打印面料的柔性结构,促进 3D打印服装的服用化发展,采用形态仿生设计的手法,将自然界中生物形态外观通过提取、汇总、筛除,分为波浪褶皱、网状孔洞、平行脊脉 3 大类,通过Shapr 3D建模软件构建形态仿生面料 3D模型,并利用熔融沉积成型(FDM)技术打印出三维面料实物,得到 4 块波浪褶皱类形态仿生面料,8 块网状孔洞类形态仿生面料,4 块平行脊脉类形态仿生面料.结果表明:形态仿生类 3D打印面料整体精度较高、光滑平整;同一材料不同结构的 3D打印面料柔性具有一定差异;单元结构不同,面料的柔性也有差异.通过形态仿生设计方法生产的 3D打印面料结构具有一定的柔性性能,为 3D打印面料的柔性化发展提供多样方案.

    3D打印形态仿生设计柔性结构面料组织

    倍捻筒子首尾纱捻度分布的研究

    蒋波韩庆锋劳天天侯战昌...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倍捻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首纱和尾纱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数据采集,分析 3 种生头操作方法产生的尾纱、并线筒子纱纺完或者断头形成的筒子纱首纱及尾纱,分析产生的筒子首纱以及进入筒子紧贴纱管表面的纱线的捻度分布情况,提出倍捻机生头优化操作方法、留尾纱装置工艺改进办法和首纱处理时去除 1m以达到捻度要求,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纱线浪费.

    倍捻筒子首纱尾纱捻度

    除油剂的合成及其在针织坯布前处理中的应用

    苟明霞孟旭毕秀茹赵培庆...
    3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化纤针织坯布油污问题,模拟了老化油污,并制备模拟油污布,结合油污的主要成分,复配了高效除油剂并用于针织坯布前处理.利用白度计和红外光谱仪分析模拟油污和企业油污的化学组成,测试自制除油剂的基本性能和接触角,研究除油剂质量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分析自制除油剂YR9 和企业除油剂的洗涤效果,并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洗涤前后织物表面油污的变化.结果表明:实验模拟油污与企业油污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除自制除油剂R9 和YR9 的稳定性较好,除油剂YR9 的接触角最小,除油剂质量浓度对表面张力影响很小,当除油剂质量浓度为2g/L和5g/L时,除油剂YR9 的表面张力最低;自制除油剂的洗涤效果明显优于企业用除油剂,其清洗率可达 82.13%.

    模拟油污除油剂针织坯布前处理洗涤效果

    植物染料在锦纶/氨纶针织物上的应用

    张京彬闻伯涛周延钊陈华毅...
    37-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染色性能,采用石榴皮、石榴花等原料提取的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进行染色.分析染色温度、染液pH值、染色浴比及染料用量对锦纶/氨纶针织物染色性能的影响,分析植物染料对锦纶/氨纶针织物的上染速率,并对染色工艺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染色工艺为:染色温度 98℃、染液pH值4、浴比1:10、保温时间40 min;为保证染色的均匀性,60~98℃之间应以0.5~1.0℃/min缓慢升温.采用优化后的工艺对锦纶/氨纶针织物进行车间大货染色并测试了染色后面料的色牢度及抗菌性,染色后织物无染色不匀,与标样相比,CIE DE色差仅为 0.32,耐皂洗色牢度及耐摩擦色牢度均为4~5 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超过 98%,获得了满意的染色效果.

    锦纶/氨纶针织物植物染料色牢度抗菌性

    欢迎订阅《天津纺织科技》

    42页

    内胆可拆卸式职业工装棉服套装的制作工艺改良

    左洪芬王静张伟萌杨雅莉...
    43-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目前内胆可拆卸式工装棉服套装在功能性和舒适性方面存在的不足,基于其职业装属性,以提高其实用性为设计宗旨对其进行制作工艺改良.在工装上衣外套与内胆组合方式方面,采用隐藏式拼合、防涟形纽扣固定以及双内胆工艺;在上衣口袋工艺方面,采用多功能内兜、双层袋盖安全扣固定、大小臂袋等工艺;在领部采用领角三角插片设计来固定可拆卸毛领片,采用四合扣封帽口及双魔术贴系帽工艺;在肩部采用肩头垫片加固工艺与袖窿加固绗缝线设计;工装棉裤采用"U"形垫片加固与裤内胆脚口收紧工艺.改良后的工装棉服套装舒适性与卫生性更佳、实用性与安全性更强,改良方案能够提高服装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的感性消费需求,同时能够提高工人作业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生产效益,可为工装棉服套装的产品研发提供一定技术借鉴.

    工装棉服内胆可拆卸工艺改良

    欢迎订阅《纺织标准与质量》

    50页

    陕西"抓髻娃娃"剪纸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于毅田悦张毅
    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陕西"抓髻娃娃"剪纸纹样在纺织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提升用户对产品的满意程度,以图文互证的方式对"抓髻娃娃"剪纸纹样艺术特征进行梳理,进而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分析纹样内涵;基于KANO模型进行问卷设计,结合访谈所得 16 项用户需求指标进行问项设定并发放问卷;使用Cronbacha(克隆巴赫)系数对问卷结果进行信度分析,各项α系数皆高于 0.8,问卷结果信度高;根据Better-Worse系数与二维象限散点图对需求要素进行优先级排序,获得必备属性(M)4 项;期望属性(O)6 项;魅力属性(A)4 项;无差异属性(I)2 项,最后将优化后的需求要素应用于现代纺织品创新设计中,以达到产品设计契合用户需求的目的,实现传统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转化.

    纺织品设计KANO模型陕西剪纸"抓髻娃娃"剪纸纹样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