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模具工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模具工业
模具工业

翁史振

月刊

1001-2168

mjgy@gx163.net

0773-5888145,5888405,5605772

541004

广西桂林市辰山路1号

模具工业/Journal Die & Mould Industry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模具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各类模具的先进结构设计、理论计算及模具科研成果;各类模具的先进制造工艺;模具新材料及模具热处理方面的经验;模具CAD/CAM技术;模具生产管理经验及各地模具行业活动情况。办刊宗旨:为全国模具行业的生产、技术交流服务,以提高行业的技术及管理水平、振兴模具工业为目标。办刊方针:理论联系实际,以实用技术为主,报道模具行业中实用有效的技术经验。本刊是广大模具工作者必备的参考资料,适合厂矿企业、科研单位从事模具生产、管理的人员及大专院校中有关专业的师生阅读。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重塑CFRP加强筋壁板模压塑形模具设计与仿真分析

    李庆涛陈金传石宪章冯跃战...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介绍了一种碳纤维增强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T形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模具设计与制造过程,从T形加强筋壁板外形尺寸、模具设计、温度场和热变形校核等方面阐述了T形加强筋壁板的热弯塑形过程,并辅以试验和生产实践介绍了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T形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的成型效果,对成型制品的关键尺寸和表观状态进行了检验与评定,均能满足要求.该模具结构的设计可以实现Vitrimer树脂基复合材料制品在热弯塑形模压成型过程中的均匀热传递与高精度成形制造,减少了制品热变形引起的应力集中现象,提高了制品生产效率和成品率.

    碳纤维复合材料加强筋壁板热弯塑形模具设计仿真分析

    贯通式Nakajima模型在预测不同厚度钢板成形性中的应用

    魏风波李松
    16-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AutoForm中创建贯通式Nakajima模型,将钢板属性加载到模型中并仿真,分析了最大失效值随板厚增大时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多数材料最大失效值均随厚度增大而降低,但存在以下3种不同情况:①常规深冲钢,如DC06在进行双向等拉、一般胀形及平面应变时,0.8 mm和1.6 mm厚时最大失效值偏低,而1.2 mm厚时最高;②特种深冲钢,如DC57D+Z钢,0.8 mm厚时最大失效值偏高,而其进行等向双拉和双拉胀形时,0.8、1.2mm厚时该值不变;③高碳合金钢,当屈服强度为280~400 MPa,最大失效值变化趋势呈现多样性,如HC340LA,对平面应变、类似单向拉伸或拉压变形,该值随厚度增大而降低,而对其他变形类型,随厚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0.8 mm厚时该值最高,1.2 mm厚时最低,镀锌板HC340-590DPD-Z在发生双拉变形时,随厚度增大该值逐渐降低,而对于平面应变和接近单向拉伸的变形,1.2 mm厚时该值最高,HC340-590DP钢板在所有类型的变形中,该值均随厚度增大先降低后升高,其中1.2 mm厚时该值最低;④超高强度钢,如HC420-780DPD-Z,在发生双拉变形时,1.2 mm厚的最大失效值最高,对于副应变较大的变形,0.8、1.2 mm厚的该值接近且偏低,而对于非镀锌板HC420-780DP,该值随厚度增大均降低.

    贯通式Nakajima模型广义成形极限曲线广义成形极限图最大失效值厚度

    车门内外板模具零件型面管理差异

    荀斌
    24-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车门内外板在车身上的功能不同,在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要求各有侧重,从制件型面回弹补偿数据、模具零件型面加工数据、模具研配调试等方面分析了车门内外板模具零件型面管理的差异,使模具零件型面具有一贯性和可恢复性,保证门板的成形质量,并缩短调试周期.

    门板模具零件型面回弹研配调试

    铝合金机罩内板冲压成形性研究

    彭波郑耀凯叶小军王博...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机罩设计中采用铝合金材质,旨在提升机罩内板的冲压成形质量,通过规划冲压方向,设计工艺补充面与拉深筋等,构建完整的工艺补充面模型,运用AutoForm软件对机罩内板的冲压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与验证,确保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基于仿真结果,提出并实施针对性的成形性改善方案,解决了机罩内板在冲压成形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经对标分析及CAE分析双重验证,确定了铝合金机罩内板风挡处拔模角的最佳参考值为55°,为铝合金机罩内板的工艺设计及成形优化提供了参考.

    铝合金机罩内板CAE分析冲压成形性

    气动式凸模切换装置在汽车模具中的应用

    张乐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气动式凸模切换装置的使用特点和工艺特色,根据气路通断快速切换凸模使用位置,实现1模2件生产,代替了模具整体更换凸模及固定座,提高了安全系数,操作便捷,易于生产有孔及无孔零件.

    快速切换梭动阀耦合器摆动气缸

    投稿须知

    39页

    铝型材纵梁弯曲工艺研究

    周鹏于涛
    40-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铝型材纵梁尺寸大,弯曲回弹难以控制,且三维弯曲需要预先确定弯曲轨迹,而弯曲轨迹需要通过多轮次的调试才能确定,为此提出二维组合压弯实现纵梁的三维弯曲成形,首先将铝型材纵梁的三维弯曲成形等效转化成2个二维弯曲组合;其次根据零件在主平面上的投影,确定各个方向的压弯顺序;然后根据CAE分析结果预设反变形量;最后以试制方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二维组合弯曲并结合局部热浴和保压可有效减小铝型材纵梁回弹.

    铝型材纵梁回弹弯曲二维组合

    汽车顶盖冲压成形缺陷与模具调试

    余海兵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某顶盖两侧存在负角,经过拉深后尾部需要较大成形量的侧整形,零件存在起皱和开裂、尺寸不稳定等现象,模具调试和整改次数较多,结合经验对零件尾部开裂缺陷进行了分析,从整形量大小与减薄率方面考虑,通过改进拉深拔模角和OP20拉深筋阻力,同时对尾部起皱和角部表面缺陷分别采用吸皱筋和减少正压料区域,解决了零件尾部缺陷.

    拉深CAE分析开裂整形表面缺陷

    盘形螺旋棘轮注射模设计

    谢千辉罗健李阳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析盘形螺旋棘轮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介绍了其注射模结构,通过简易的滚珠旋转结构实现成型塑件倒扣处的脱模,并对模具中的关健零件齿圈研制了特殊的磨削加工方法,降低了加工成本.模具经实际生产验证:模具零件动作可靠,成型的塑件质量合格,对类似塑件的模具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棘轮防盗器旋转脱模滚动摩擦

    汽车座椅后座泡沫模具设计

    马兆强朱传海王传奇
    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汽车座椅后座泡沫的模具设计过程,分析了泡沫模具合理的设计尺寸,对模具钢丝固定方式、排气销及水路分布进行了设计,避免了泡沫可能出现的外观缺陷;通过比对模具镶嵌件固定方案,选择了更适合批量生产的结构.经生产验证,泡沫尺寸及外观良好,达到了预期效果,对泡沫模具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发泡镶嵌件外观缺陷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