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张清华

双月刊

2095-2562

gdshxb@163.com

0668-2923438 2923292

525000

广东省茂名市官渡二路139号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查看更多>>《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原名《茂名学院学报》)属非营利性综合类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理论与应用研究、实用性技术成果(科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社科)等方面的文章。自然科学版设有:化学与化工、生命与环境、机械与电子、计算机与自动化、信息与控制、数理与经济、建筑与管理等。人文社科版设有:政治、经济、法律、语言、文化、历史、教育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劳动力市场户籍歧视的性别差异

    易顺
    57-6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性别差异视角,通过选取 2017 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别采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和Oaxaca-Blinder分解、分位数分解对城镇职工男性与农民工男性、城镇职工女性与农民工女性的工资差异进行了估计和分解。研究表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城镇职工与农民工的工资差异主要来源于教育及其回报率差异;从分位数分解结果来看,两对群组的工资差异都随着分位数上升而不断增大,呈现出明显的"天花板效应";两种工资差异分解方法都一致表明,较之于农民工男性,农民工女性受到市场歧视更严重。基于研究结论,政府应出台相关措施以提高农民工人力资本、打破城乡藩篱,尤其对女性农民工应该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

    户籍歧视性别差异分位数回归分位数分解

    试论嘉靖朝海商群体的变化——以宋素卿和王直为考察中心

    刘晏宁王恩俊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嘉靖时期,中日朝贡贸易中断,传统海洋贸易管理体系逐渐解体崩溃。东南沿海局势日渐复杂,加之明朝海洋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私人海外贸易的发展空间扩大,并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宋素卿与王直同为海商,以明朝官方视之,皆是化外之民,是造成东南沿海倭患肆虐的不稳定因素。但宋素卿、王直处于明代对外贸易管理体系的调整期,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海商群体,对其组织运营模式、与朝贡贸易的关系及国际化途径进行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明代中后期海商群体和民间海外贸易的发展轨迹。

    宋素卿王直海商群体嘉靖朝运营状态

    "一站式"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探索

    张小梨刘国平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学校园实施"一站式"综合管理服务模式建设,是提升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工作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的重要改革举措。高校大学生网格化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管理形态,要求学生以网格理念来处理社会事务。研究发现大学生网格化管理的任务是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不同生源地方以及不同专业的学生有效地灌输现代化理念,进一步把他们培养成为能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适应未来发展环境的新时代合格人才。基于这一任务,在研究中将大学生网格化管理视为一种准社区管理,类似于学校将人才输送给各个行业,它的目标是向未来输送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

    "一站式"管理"三全育人"网格化

    共生与内生的平衡: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场域实现与逻辑回归

    龚春芬曹勇
    73-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全球性的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已经形成,需要大量具有全球视野、能熟练运用外语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作为承担高校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师在适应这一生态环境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公共课教师,多元文化冲击、尴尬的身份、多学科交叉、群体的竞争、个人的声望等因素使其共生形态与内部生发力量皆不同于其他类别的教师,促成共生场域与内部力量二者平衡的达成,是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逻辑回归与遵循。从而最终实现教师和生态变量的共同优化,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价值并创造社会价值。

    共生内生大学英语教师高校教师发展场域实现逻辑回归

    新时代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蕴、时代使命和实践要求

    周莹黄丹妮温云峰
    78-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障,中国海外留学生群体作为我们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人才资源,加强该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中全面分析总结了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意蕴、时代使命和实践要求,认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贯穿于留学前、留学中、留学后三个阶段以及国家、社会和学校三个层面。实施"三三制"模式可为推动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走深走实提供借鉴和参考。

    新时代中国海外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三制"模式

    高校党建引领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据、实践和启示

    魏伟
    82-86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校党建与院(系)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过程中两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要高校党建提供坚强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同时也需要院(系)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想、观念和政治立场等方面的教导功能。为进一步明晰高校党建对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党建引领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据、实践和启示,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建设的主旨要义。

    高校党建院(系)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三全"育人

    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困境与纾解

    焦月丽秦程节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美好生活驱动劳动教育,劳动教育反哺美好生活,美好生活视域下高校劳动教育的意蕴在特征上呈现出形式与实质的统一、在目的上展现出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在形态上表现出单一与整合的统一。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参与主体缺位导致的内驱力不足、生态圈层缺失引发的支撑力不够、实践形式异化造成的落脚点不稳。纾解当前高校劳动教育面临的困境,可通过探索科学研究新生态、重视多主体共育新形态、构建评价体系新样态。"三态一体"能有效强化大学生对"劳动致美"的认同感,激励大学生用诚实的劳动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美好生活高校劳动教育立德树人

    高校师范生双创教育的难题与学科交叉融合的必要性及实践路径

    何小勋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学科交叉融合背景下高校师范生双创教育的发展,为培养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师范人才提供参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以高校师范生创新创业项目为分析案例,研究他们在双创教育中面临的难题,指出其必要性,并分析学科交叉融合下高校师范生双创教育水平提升的路径。研究显示,高校师范生双创项目比赛获奖概率小、创新型人才储备不足、项目发展模式单一;提升高校师范生双创教育水平显得尤为必要。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制度激励保障进行"一提升三优化"体系机制联动创新,力求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以及具有开放思维、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创新人才。围绕新师范建设中心任务,在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中优化双创育人体系,推动教育信息化战略凸显提升核心竞争力。

    双创教育高校师范生学科交叉融合

    论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思想的课程思政实践向度

    陈小霞张法清
    98-10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科学、精准、规范地将中国共产党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融入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思政价值,通过"网络媒体+""主题劳动日+""典型选树+"等多方式并举营造学习重要论述的文化氛围,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多方联动构建实践模式,用自主性学习教育、实践教育成果展示、劳动教育督导检测评估常态化机制,有力地保障高校劳动教育课程思政常态化发展,避免青年学生劳动教育虚化、弱化、软化和形式化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劳动教育课程思政青年学生

    乡村振兴战略下体育教培行业发展困境与策略

    陈经城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聚焦于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体育教培行业的发展困境,以广东省为例,全面探讨其发展现状、市场需求、资源环境及运营条件。旨在提出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推动乡村体育教培行业的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研究发现乡村体育教培行业存在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薄弱;市场营销手段单一,品牌知名度低;村民参与度不高,缺乏村委支持等问题。为此,提出了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市场营销策略创新、社区参与及合作模式建立、专业人才培训等一系列发展策略,以期为乡村振兴贡献体育教育的力量。

    乡村振兴乡村体育教培行业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