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吴式瑜

双月刊

1005-8397

mtjgly@163.com

010-64251130

100011

北京安定门外东河沿乙7号楼307室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Journal Coal Processing and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主要覆盖领域:煤炭洗(筛)选加工,洁净有效利用,煤炭成型,煤化工,煤质分析及化验,煤炭燃烧及炉具,低热值燃料发电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鑫岩煤矿井下水仓煤泥回收系统的改造及经济效益分析

    张建忠
    47-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鑫岩煤矿原有井下水仓前的煤泥沉淀池面积小,沉降效果差,造成水仓清理耗时长、运输环节多,而且沉淀的煤泥由井下压滤机回收后随矸石排掉,造成炼焦煤资源的浪费.经论证,利用该矿煤泥易于沉降的特性,结合选煤厂煤泥水沉淀处理的理论计算结果,测算井下扩建两个75 m2 煤泥沉淀池,增加絮凝剂添加装置,在矿井水进入澄清水仓前使煤泥沉降、压滤回收,溢流进入澄清水仓,同时将井下压滤机回收的煤泥转运至主井原煤运输系统,使该部分煤泥能进入地面选煤厂进一步分选,可提高选煤厂的精煤回收率.经分析论,改造后不仅有利于资源合理利用,而且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

    井下沉淀池絮凝剂煤泥回收经济效益

    付村选煤厂粗煤泥回收系统技术改造实践

    郭莹刘兆雪高奎翟德平...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付村选煤厂在粗煤泥回收工艺系统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采取对倾斜板沉淀器系统升级、使用ZKJ系列叠层筛替代原分级旋流器+高频筛工艺系统、优化筛下水管理等措施完成了粗煤泥回收系统改造.改造结果表明:解决了倾斜板沉淀器错配物较多,分级效果差,高频筛筛下水跑粗、筛上物灰分高的问题;保证了选煤厂粗煤泥环节高效稳定运行,提高了粗精煤回收率,减轻了浮选系统负荷,避免了重介精煤"背灰"问题.

    选煤厂粗精煤回收倾斜板沉淀器叠层高频振动筛

    浮选系统在唐口选煤厂的研究与应用

    赵泽孔令超韩峰王圣凯...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阐述了唐口选煤厂原选煤工艺没有细煤泥浮选,存在优质精煤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分析唐口选煤厂煤泥的粒度组成、浮沉组成及可浮性,制定煤泥浮选方案并进行实施.浮选系统运行后,浮选1 t煤泥,可产出 0.5 t左右的精煤,大大提高了选煤厂经济效益较.同时,还具有较好的环保效益,煤泥经浮选可实现煤泥量减半,有利于环境保护.

    选煤厂细煤泥浮选改造应用效果

    浅槽分选上升流防堵优化

    鲁伟
    62-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生产过程中浅槽分选上升流系统不畅及易堵塞的问题,分析了堵塞原因,探究了影响上升流系统的因素,优化了重介质浅槽分选机上升流系统结构.结果表明,悬浮液粘度、上升流系统结构等都是影响上升流系统是否堵塞的因素;上升流系统管道壁面上的颗粒以拉升模式或滚动模式离开,否则颗粒将粘附在壁面上;优化采用了布流孔板和上升流介质斗,大幅降低了上升流系统管道堵塞频率.

    选煤厂浅槽分选上升流防堵结构优化

    烟气冷凝水表层微孔过滤的工业应用实践

    宋志黎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概述了表层微孔精密过滤机系统的结构组成,结合应用过程中总体技术性能要求,介绍了工艺运行流程,应用实践表明,烟气冷凝水经表层精密微孔过滤系统过滤后,滤液质量稳定,滤液悬浮物完全达到使用要求,处理量也能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自动过滤、自动反洗、自动排渣等过程,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表层微孔过滤系统DUC烟气冷凝系统胺助滤剂主过滤

    基于多煤种分析的重介选煤系统智能化控制应用

    侯玉茂杨文娣贺文鹏孔春朋...
    69-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入洗原煤煤种多、原煤煤质复杂多变的前提下,应用重介选煤系统智能化控制,建立基于不同煤种的重介精煤灰分反馈回控分选密度控制策略,实现了精煤产品灰分稳定控制,精煤产率得到稳步提升.

    重介选煤智能化产品质量精煤产率

    "十四五"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及政策研究

    陈阳
    72-77页
    查看更多>>摘要:梳理了新疆煤炭资源分布及煤矿建设规模、现代煤化工项目规划及建设情况,分析了新疆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的优势与潜在的问题挑战,提出了推动新疆现代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煤炭现代煤化工发展现状政策建议

    典型低阶煤热解特性及兰炭特性比较分析

    俞楠邹冲任萌萌张伟光...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调查了陕、蒙、新三省四地兰炭产区代表性煤样的基础煤质特性,比较分析了四地代表性煤样的热解特性和热解产物分布,重点研究了不同煤样热解所得兰炭的微观结构、燃烧性能和可磨性.结果表明:各兰炭主产区低阶煤热解效率差异较大,随煤化程度加深,煤热解反应性逐渐降低;煤化程度更低的哈密煤拥有更高的焦油产率.热解气中氢含量和原煤H/O存在正相关关系;各兰炭主产区低阶煤热解兰炭比表面积差异较大,但孔隙形态分布规律类似;原煤的煤化程度低则制备的兰炭的炭结构无序化程度高;哈密兰炭的可磨性较差,但燃烧反应性最好,神府兰炭的可磨性优于其它两地.不同地域兰炭理化性质差异明显,应根据下游需求寻求最佳的兰炭的利用途径.

    低阶煤热解兰炭焦油产率孔隙结构

    新疆准东煤水煤浆气化灰渣特征研究

    次东辉
    86-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新疆准东煤水煤浆气化灰渣的热值、烧失量、粒径、化学组成、孔隙结构、微观结构和燃烧特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气化细渣中热值和烧失量明显高于气化粗渣;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的d50 分别为 338.98 μm和 126.84 μm;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SiO2、Al2O3、CaO和Fe2O3,主要矿相都包括非晶态硅铝酸盐和碳,并夹杂着石英、方解石等晶相;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的平均孔径分别为 5.68 nm 和 5.56 nm,比表面积分别为85.81 m2/g和202.88 m2/g.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气化粗渣主要由块状颗粒和球状颗粒组成,而细渣主要包括不规则颗粒、球形颗粒和絮团状颗粒,并在絮团状颗粒上附着和包裹球形颗粒,其中不规则颗粒和絮团状颗粒主要由C元素构成,而球形颗粒主要以硅铝酸盐为主.热重分析结果表明,气化粗渣和气化细渣的燃烧失重率为 16.81%和 35.04%,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分别为7.16×10-8%2/(min·2℃3)和1.51×10-7%2/(min·2℃3).

    煤气化气化细渣气化粗渣理化性质燃烧特性

    气化细渣强化微细粒高岭石沉降研究

    曹俊云
    94-9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了不同pH溶液环境和不同絮凝剂用量时煤气化细渣(CGFS)对高岭石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CGFS在多种溶液环境中均可以强化微细粒高岭石的沉降.在酸性条件中,CGFS表面荷正电,与表面荷负电的微细粒高岭石更易凝聚.当pH为 7 时,上清液浊度由56754 NTU降至27918 NTU;同时CGFS可以强化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对高岭石的絮凝沉降效果,上清液浊度可由8217 NTU降低至2020 NTU.

    气化细渣高岭石沉降浊度阴离子聚丙烯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