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李洪天

双月刊

1009-7902

njxzxb@126.com

025-86569176

210017

江苏省南京市北圩路41号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Nanjing Xiaozhuang University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向美而生: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审美意蕴及其现实超越

    王露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后现代社会人类现代性生存困境引发人对存在本身的思考,考察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审美意蕴对破解当下生存困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探寻向"美"而"生"逻辑自洽的内在运行机制,从向美而思、向美而生、向美而行三个层次审查陶行知生活教育的审美意蕴及现实超越可能性.厘清生活教育审美存在和实践的多维度诠释,考察生活教育超越功利范式、表征范式、实践范式的可能性,廓清生活教育意向之美、意境之美、意涵之美的多重内涵,解蔽生活教育内在朝向美好生活的审美意识、敞开主体意识的审美情境、解放自由精神的审美张力等核心本质,力图超越生活教育的本原,突破现实环境的规制.尝试从生活审美的话语体系构建、生活审美的生命意义回溯、生活审美的体验范式重构等维度擢升生活教育的超越品质,进而摆脱现有日常琐碎压制,从琐碎中凝练出自我生长蜕变的养分,赋予个体自我生命生长的原始动力,进而走向具有审美意蕴的生活.

    生活教育审美意蕴审美教育审美超越

    陶行知高等教育变革的理念、实践及当代价值

    肖瑶申国昌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把高等教育的创新、变革视为己任.在长期的探索与实践中,他逐渐确立起通过教育革新社会的目标,决心培养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社会性人才,同时,他借助试验主义的变革方法论,创办出重庆社会大学这一本土大学体制;运作大学生自主治校的管理模式;破除了大学的女子招生限制;扭转固定形态的大学课程体制.陶行知的高等教育变革活动随着思想的完善而逐渐臻于成熟,为当今我国高等教育深入推动课程改革、造就一流师资队伍、建立民主管理体制具有启发意义,有助于打造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

    陶行知高等教育教育实践教育思想

    陶行知与20世纪20年代早期清华学校平民教育

    姚群民周琰韩瑾馥
    14-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陶行知对清华学校平民教育工作多有关注并予指导,通过在该校师生中的广泛交流、主题讲演、积极建言等活动,促成了早期清华实验平民教育委员会和清华学生会平民学校的设立.陶行知从事的平民教育事业及在清华的有关工作得到清华师生的高度认同与积极响应,有助于20世纪20年代早期清华学校平民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陶行知清华学校平民教育平民学校

    "元宇宙"背景下童漫作文教学研究

    李艳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元宇宙"作为文学、游戏、科技领域的"网红",已然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童漫作文经过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写作教学特色.当两者相遇,丰富性、空间性、沉浸性成为耦合的火花;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探索,得出"元宇宙"赋能童漫作文教学发展的虚拟"对话"与游戏"闯关"路径.最后通过深度反思,认为"元宇宙"背景下的童漫作文教学应注意"提问"的童语味道与"读图"的审美层次,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些许童漫作文教学参考.

    元宇宙童漫作文虚拟对话

    国民政府时期小学训育工作的实践与思考(1927-1937)——以南京、江苏省为例

    朱季康
    2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对于小学训育工作有新的内涵要求.南京及江苏各地小学在训育目标、组织建设、训育要求、训育方式及评估、奖惩上,既有规范性的执行,也有自己的创造.尽管存在着诸多不足,且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南京及江苏小学的训育工作从开始即不是一个完全科学而进步的设计,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做历史的借鉴.

    小学训育学生管理健全人格身心规训

    拾"阶"而上: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路径开发

    刘燕王燕涛刘娟娟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单元整体教学是践行新课标过程中的热点话题,整体分析数学内容的本质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开展基于结构化主题的单元整体教学是当下课堂实践的新方向.关于学习进阶的研究也相当成熟,学习进阶的研究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元素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思路.该文回望"学习进阶"和"单元整体教学"相关文献,分析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探究学习进阶视域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可行路径,旨在为科学教学研究提供参考.

    单元整体教学结构化主题学习进阶

    试释梁陈之际的"刺史资"

    杨旭光
    39-46页
    查看更多>>摘要:"侯景之乱"开启了梁陈嬗代的历史进程,集中于建康的高门士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南方各地的土著酋豪乘机崛起,成为左右政局的重要力量.与这一历史过程相伴,史料中多次出现了"刺史资"这一特殊名号.其并非以往学者所认为的空名虚号,而是有着现实政治意义,是王朝为应对侯景之乱所带来的社会变局并酬奖勋劳而设立的特殊寄资性官称."刺史资"既带有标识官员个人身份级别的"品位"管理色彩,又具备"勋劳-资位"严格对应的"职位"管理潜能,分别对应着王朝笼络酬劳和充分利用出身寒微而又勋绩卓著者的双重目的."刺史资"既体现出比拟原制的连续性,又具有应时而生的创新性,成为王朝为维护自身统治利益而灵活管理官员资阶的手段.

    品位职位刺史资

    构建正统:东晋成、康、穆三帝谥号的西周拟态论

    邱正涛董刚
    4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成、康、穆三帝谥号与西周成、康、穆三王谥号相同,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帝王谥号中比较罕见.成、康、穆三王是西周毋庸置疑的天下共主,东晋皇帝谥号的西周拟态现象很可能是效仿西周的"故事"进行政权正统性和合法性的构建.这种构建分为两个方面:对外而言,东晋通过册封、赐谥、接受朝贡等方式,在华夷体系下构建以东晋为华夏正统的天下格局;对内而言,司马皇室、门阀士族之间多方力量共同作用,利用西周诸侯拱卫周王室与士族官僚辅佐东晋皇室的相似之处,塑造皇权与士族"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因此,东晋成、康、穆三帝谥号的选定是多方合力作用的结果.

    东晋谥号正统性天下秩序政治合力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国文学核心术语的英译研究——以英译"唐诗、宋词、元曲"为例

    左娟霞
    61-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扩大中国典籍文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以唐诗、宋词、元曲的英译为例,分析中国典籍文学中的核心术语英译方法.首先介绍中国典籍文学,了解英译中核心术语的必要性.介绍唐诗、宋词、元曲在英译中应注意的要点,并提出最佳英译的建议.其次分别从英译主体之间开展合作交流、了解英译受众需求两方面,提出中国典籍文学核心术语英译的策略.通过对唐诗、宋词、元曲的分析,明确中国典籍文学具有的价值,以期能够为今后文学作品翻译工作提供参考.

    核心术语唐诗宋词元曲英译

    论新时期以来俄国形式主义两大观点在我国的变异

    吴未意
    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期以来,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关于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之间关系的观点在我国的接受中发生了较长时期的变异.20世纪80年代,两种变异在我国研究界呈"一边倒"态势,大多数研究者认为俄国形式主义割断了文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颠倒了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20世纪90年代,两种变异在我国虽有一定的延续,但"翻转"占据主导地位,甚至矫枉过正地认为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手法指向客观世界、以思想主题的表达为旨归.21世纪以来,两种变异仍有一定的延续,但更具影响力的是对二种变异的有力澄清.以知识学方法探究两种变异的认定、清理变异在我国新时期以来发生的动态历程、探讨变异发生的社会历史情境,有助于观照俄国形式主义在我国"旅行"的在地状态,使后学者避免误导,更好地理解俄国形式主义文论.

    俄国形式主义文论变异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