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南开经济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南开经济研究
南开经济研究

李坤旺

双月刊

1001-4691

nkes@nankai.edu.cn

022-23508250

300071

天津市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大楼1013室

南开经济研究/Journal Nankai Economic Studi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经济理论刊物。以反映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状况为主,兼及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情况的介绍与分析,刊登有创见的经济理论研究成果。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下制度型开放的逻辑阐释与发展路径

    李平杨雪史亚茹
    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动力和根本途径,制度型开放源于但不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一切与跨境经贸合作相关的政策设计、制度安排和国际协调都属于制度型开放.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制度型开放先后经历了基础准备、局部开展和全面铺开三个阶段,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同步,二者呈现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态势.在国际、国内多重复杂环境的时代背景下,全面开展更高水平的制度型开放迫在眉睫,但其在开放范围、开放领域和开放层次上仍存在一系列堵点.据此,应以中国式现代化各阶段的目标为指引,从制度型开放现有举措、参与高标准经贸协定与谈判、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三个层面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中国式现代化制度型开放逻辑阐释发展路径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主要指标及关联程度测度分析

    王可山孙铭雨刘基伟李群...
    2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理论阐释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政策涵义,构建四维度 34 个指标的粮食安全根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 2011-2021 年时间序列数据,文章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灰色关联度等模型,揭示各指标对粮食安全根基的驱动力强弱,测度各指标与粮食安全根基的关联程度及关键指标的变化趋势.研究发现,在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的驱动力作用下,耕地保护和科技支撑起到正向作用,党政同责夯实的作用呈波动趋势,而种粮收益则表现为负向作用.应稳定党政同责保障粮食安全的作用,逐步将支持的重点转向农业科技进步,通过科技支撑带动耕地保护程度和种粮收益水平持续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根基综合指数呈"W"形变动,但科技支撑指数呈现的复杂趋势和种粮收益指数相对稳定在较低水平的态势要引起重视.未来耕地质量和科技支撑对粮食安全的作用将不断增强,要重点防范耕地数量逐渐减少和"谁来种粮"问题带来的粮食安全风险.

    粮食安全农业科技进步耕地保护种粮收益动量化分析

    准确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基础、价值锚定和实践路径——兼论习近平关于人文经济学的重要论述

    张跃胜吴莹昊孙绍勇
    3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生动实践的经验总结,为打通人文与经济交融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具有引领性、指导性作用.人文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产物,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新范式.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人文"要素的核心支撑,在突破西方主流经济学唯"物质积累"的意识形态圈方面和在建构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文经济学"人物互融互促"的自主知识体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厚的理论、历史和实践基础,三者相互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有机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架构中.要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就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和文化的互融互促为核心体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发展理念,突出人文关怀,促进物质富足与精神富有相统一,坚持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以此引领思想文化发展方向,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人文经济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

    计算视域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

    杜勇宏王汝芳
    5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计算视域的角度,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的竞争就是不同的数据处理和算法系统的运行效率之争.本文研究表明,市场机制是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系统,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具有分布存储、并行处理、数据驱动、非线性动态、自组织等特性和黑箱、马太效应、不稳定等缺陷;政府引导的市场机制是知识引导的采用竞争协同规则且有时滞的反馈神经网络,其将基于知识的逻辑推理和基于数据的神经网络相结合,有望既能发挥市场经济的优点,又能规避市场经济的弊端.本文给出了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有机结合的条件,基于此,分析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神经网络系统的目标、链接机制和反馈机制的统一性,改革开放扩大了市场网络规模和增加现有链接的流通自由度,通过知识、数据和检验的有机结合,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试错、纠偏、迭代和优化,推动政府引导和市场经济共生协同进化,从而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计算思维市场机制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神经网络

    "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研究

    吕越田冀霖
    74-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采用 2009-2019 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测度了企业层面的数字创新水平,从而得以使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数字创新的影响效应问题.研究发现,首先,中国上市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在 2009-2019 年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其次,"一带一路"倡议显著促进了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提升,这一结论通过了安慰剂检验及Bacon 分解等多重稳健性检验.此外,机制分析发现,"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合作创新及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三种渠道提升企业的数字创新水平.最后,异质性分析表明,这一积极效应对于新兴优势行业企业、中西部地区企业及非国有企业更加显著.

    "一带一路"倡议数字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创新

    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遵循的演化博弈研究

    陈卓王素林春宇李娜...
    9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平台经济的发展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也面临侵犯消费者隐私和信息安全等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的严峻考验.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遵循问题,在平台、消费者和政府联动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了不同监管情形下三方参与主体策略选择的动态演化过程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用户提高维权意识,对平台遵循大数据隐私伦理具有倒逼作用;政府提高平台失信失责成本、提升监管水平和加大处罚力度,有利于平台加强大数据伦理道德自律建设;平台提高自身治理效率、降低用户隐私数据泄露/滥用事件发生概率,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平台进行自律自治.根据研究结果,可从建立包容多元的隐私伦理监管框架、完善法律法规配套制度、建立平台自律自治机制入手,防止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失范.本研究为互联网平台加强自律自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决策依据,有利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有序发展.

    平台经济大数据隐私伦理演化博弈

    数字经济发展必然减少行业碳排放吗?——来自物流业的新证据

    焦志伦李雯雯刘秉镰
    110-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数字化和绿色化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本文提出,数字经济对具体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既存在由碳效率提升带来的"低熵"效应,又存在由总需求扩张带来的"增耗"效应.数字经济对具体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总体由两类效应共同决定,并可能对行业碳排放产生正向影响.以物流业为例,本文以 DEA 等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测算了区域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采用基于工具变量的GMM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创新性引入引力模型形式,设计了带有固定项和时变项外生变量的数字经济工具变量,提供了基于模型形式和变量外生性合力构建工具变量的新思路.同时,本文对数字经济影响物流业碳排放的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样本期内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物流业碳排放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现阶段数字经济对物流业的增耗效应更强,且在进行替换核心变量、采用异质性分析、数字经济维度分解、城市级样本数据扩展的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仍然成立.此外,本文从行业要素配置效率和能源效率两个渠道验证了低熵效应机制的显著性,从货运周转量、城镇消费物流需求两个渠道验证了增耗效应机制的显著性.本文提出,不同行业碳减排需要根据自身低熵效应和增耗效应特点实施差异化的策略.

    数字经济行业碳排放物流业引力模型

    数字基础设施是否提升了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

    张梦婷鲍子文
    129-1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件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论证.日趋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那么,数字基础设施发展能否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本文首先从信息基础设施与融合基础设施两个维度对城市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全面准确刻画了数字基础设施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与融合应用情况,然后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系统考察了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发展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且该结论在独立样本(2016-2020 年)、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和处理内生性问题后始终成立;机制探究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便利了要素流通和降低了交易成本,是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促进效应的两个作用机制;异质性分析发现,这种促进效应在非国有、融资约束水平较低及位于外围城市的企业中更为显著.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背景下,本文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政府更好地规划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推外贸高质量发展等提供了证据支持.

    数字基础设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要素流通交易成本

    移动支付、感知风险与中国家庭金融市场参与

    骆文月高瑜寇海洁
    148-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提高家庭金融市场参与是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基于 2019 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从感知风险的视角探讨了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移动支付显著促进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财务风险、时间风险、隐私风险等主观感知风险是移动支付影响家庭金融参与的重要渠道;金融市场类型、本地创业氛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等家庭外部因素,以及家庭决策者的风险偏好、金融市场信息、教育水平等家庭内部特征,是导致移动支付对家庭金融参与异质性影响的重要原因,并且家庭内部特征的影响显著高于家庭外部因素.机制分析发现,在相同条件下,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远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提高家庭的风险偏好、金融信息、教育水平对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边际效应高于不使用移动支付的家庭.

    移动支付感知风险家庭金融市场参与金融科技有限参与

    金融素养、家庭资产配置与财富积累

    王亚柯邵骄阳杨建海
    167-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一种重要的人力资本,金融素养水平的高低会对居民家庭的金融决策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CHFS)数据,考察了金融素养对我国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和财富积累的影响.研究认为,金融素养的提升不仅有效促进了家庭对风险金融资产的持有,还促进了家庭持有投资性房产的概率和程度,而且,金融素养也显著促进家庭的财富积累.机制分析表明,金融素养会通过推动家庭配置风险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产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以及推动家庭进行养老规划,从而促进家庭财富积累.异质性分析表明,相较于基础金融素养,高级金融素养对家庭资产配置、财富积累的促进作用更大;与农村家庭、中低财富家庭相比,金融素养促进城镇家庭、高财富家庭的资产配置和财富积累的作用更大.本文研究为提升居民金融素养、促进家庭资产配置优化和财富积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涵义.

    金融素养家庭资产配置家庭财富积累风险金融资产投资性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