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

杜茂林

双月刊

2095-512X

nykjcxb@163.com

0471-6266059

010059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华大街5号

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Medical Universit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刊登校内、外有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药学的论著、经验交流、综述等方面的文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诱导化疗短期疗效及预后分析

    刘梦莹高鹏飞刘彩霞苏乌云...
    276-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TPF及TP方案诱导化疗对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HNSCC)患者短期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评价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及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对诱导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3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68例诱导化疗2周期Ⅲ-Ⅳ期HNSCC患者(初诊无远处转移),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TPF组(n=34)、TP组(n=34),检测患者血清CD3+、CD4+、CD8+及SCC、CYFRA21-1水平,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两组诱导化疗后血清SCC、CYFRA21-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短期临床疗效和疾病控制率无显著差异,且两种肿瘤标志物的浓度变化与临床疗效呈正相关,而TPF方案较TP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高(P<0。01)。(2)化疗后血清CD3+、CD4+浓度均升高,CD8+浓度降低(P<0。05)。(3)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两种肿瘤标志物浓度变化能有效预测化疗疗效。结论 TPF及TP方案诱导化疗治疗局晚期头颈部鳞癌短期临床疗效相当,且均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但TPF方案不良反应较TP方案明显。肿瘤标志物SCC、CYFRA21-1对诱导化疗的短期疗效有一定的临床评估价值。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TPF方案诱导化疗TP方案诱导化疗

    血糖控制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分析

    程爽爽李鸿杰岳杰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1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8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据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接受相同抗结核治疗方案,对照组接受常规血糖控制治疗,研究组接受强化血糖控制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血糖指标[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痰培养阴转、空洞闭合情况以及免疫指标(CD4+、CD8+以及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后两组HOMA-β、CD4+、CD4+/CD8+水平均明显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HOMA-IR、HbA1C、ESR、hs-CRP水平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空洞闭合率、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重视血糖水平对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良好血糖控制治疗对改善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预后具有积极的作用。

    血糖肺结核糖尿病抗酸染色阴转率

    调Q-1064 nm激光联合马铃薯提取物对黄褐斑治疗效果的临床观察

    孙艳李睿亚
    285-2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Q-1064 nm激光联合马铃薯提取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的90例黄褐斑患者为研究对象,据随机数表法分为3组。A组采用调Q-1064 nm激光联合马铃薯提取物治疗;B组采用Q开关1064 nm(Nd∶YAG)激光治疗;C组采用外用马铃薯提取物治疗。连续治疗5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3组面部黄褐斑颜色较前均有变浅,其中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6。67%,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3。33%,C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43。33%。综上所述,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组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计算,治疗结束后,3组所有患者的平均MASI评分都有下降,并且A组MASI评分下降较B组和C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结束后1周,在皮肤CT辅助下,观察了3组患者的黄褐斑的图像,其中以A组树突状细胞消失的最为明显,即治疗后效果最佳。结论 调Q-1064 nm激光联合马铃薯提取物可有效治疗黄褐斑,降低MASI评分,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Q开关1064nm(Nd∶YAG)激光黄褐斑马铃薯提取物

    血液中sFRP2表达水平对STEMI后心室重构影响的研究

    李海龙汪英男高婕罗佩飞...
    289-292,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明急性STEMI患者血液中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 2,sFRP2)表达水平,及其与左心室重构及心功能的相关性,探究sFRP2对STEMI后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 招募急性STEMI患者137例为STEMI组,健康者103例为健康组。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及生化指标,测定sFRP2浓度,心脏超声测定STEMI组入院7天及6个月时心功能。依据左室LVEDV增加率是否≥20%将STEMI组分为左室重构组和非左室重构组。对比STEMI组与健康组及两个亚组间的一般资料及血清sFPR2浓度;比较两个亚组入院7天及6个月时心功能。分析sFRP2与STEMI心功能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sFRP2与STEMI后左室重构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sFRP2对STEM I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结果 左室重构组sFRP2浓度>非左室重构组>健康组(P<0。05)。sFRP2 与 STEMI 6 个月后 LVEDV、LVPWT、IVST、△LVEDV 以及 △LVEF 存在正相关,与 LVEF 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STEMI患者血清sFRP2浓度升高,且sFRP2水平与STEMI后左室重构呈正相关,与SETMI后心功能呈负相关,随着sFRP2浓度升高左室重构发生风险增加。sFRP2可预测STEMI后心室重构发生风险,联合梗死部位和NT-pro-BNP效果更佳。

    STEMIsFRP2左室重构相关性

    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影响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构建

    汪琳杨春艳许慧芳江佳...
    293-2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影响因素,构建个体化给药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6月至2022年5月行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检测的病历资料,根据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将患者纳入正常浓度组(10~20 µg/mL)、低浓度组(<10 μg/mL)及高浓度组(>20 μg/mL),评价患者年龄、性别、万古霉素给药方法及累积剂量、白蛋白、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酐(creatinine,Cr)、尿素(blood urea nitrogen,BUN)、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及血样采集时间对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影响,构建线性回归方程。结果 60例患者万古霉素平均谷浓度为(18。66±12。61)µg/mL,24例(40。00%)万古霉素谷浓度正常,高浓度和低浓度患者占比分别为33。33%和26。67%。年龄、给药方法、Cr、BUN及Ccr1对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有影响(P<0。05)。拟合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的回归模型:y=47。405-10。766 ×给药方法-2。381 ×采集时间+1。420 ×累积剂量-0。187 × Ccr,该模型可预测44。30%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结论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影响因素复杂,通过个体化用药模型可促进万古霉素临床合理使用,但需要临床进一步验证。

    万古霉素血药浓度肌酐清除率线性回归合理用药

    血脂剩留风险、microRNA与发生ISR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郝甜陈启刘晓宇
    300-304,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临床问题,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PCI术后发生ISR的机制尚不明确,因此,探究PCI后ISR发生的风险尤为重要。目前研究表明,血脂剩留风险、microRNA参与了 PCI术后内皮损伤、炎症反应、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和内膜增生以及新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对ISR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就心血管剩留风险、microRNA与ISR相关性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以期对临床研究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意义。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ISR心血管剩留风险micro-RNA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

    白家瑞赵开通张国建
    305-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CAFs)分类于肿瘤基质细胞大类,参与构成了肿瘤微环境(tumormicroenvironment,TME)。目前有明确研究表明,CAFs在TME系统中参与了激活某些信号通路以及分泌一些细胞因子,促进了肿瘤的增殖、耐药性以及免疫抑制。随着CAFs各亚型标志物如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cancer-associatedfibroblasts,FAP)、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actin,α-SMA)的表达特点逐步得到揭示,促使我们开始应用分子影像学技术从活体分子水平上可视化、描述和测量CAFs,应用分子影像学技术靶标CAFs进行肿瘤诊断性显像与治疗的构想也开始得到实践。本文将对基于肿瘤微环境理论,以及与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相关的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肿瘤微环境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成纤维激活蛋白成纤维激活蛋白抑制剂

    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王浩菁赵振群
    311-315,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回顾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最新应用研究进展,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查阅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中应用的文献,纳入超声在儿童肘部损伤、孕产期先天性/发育性畸形(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斜颈)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诊疗中应用相关文献。结果 超声在儿童肘部损伤治疗中应用具有微创、无辐射特点,可动态观察骨折的对位对线,在评估软骨、韧带、血管的损伤具有独特优势,实现了医学成像"辐射防护与安全最优化"理念。超声在孕产期先天性/发育性畸形以及特发性脊柱侧弯筛查中的应用,有助于该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多数情况下通过非手术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畸形矫治效果,降低了医疗花费并减轻患者疼痛。结论 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疗中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技术的应用极大地降低了患者与医务人员的辐射暴露风险,并提高了该类疾病的诊治效果,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就超声在儿童骨科常见疾病诊疗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超声儿童骨折畸形诊断治疗

    以SARS-CoV-2膜融合过程6-HB核心为靶标的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罗慧嘎鲁马宇衡梁国栋...
    316-3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人类健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断出现的SARS-CoV-2变异株持续威胁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因此,抗SARS-CoV-2药物的研发需求十分迫切。SARS-CoV-2包膜在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过程中会形成六股螺旋束(6-HB),以6-HB或组成6-HB的HR1/HR2区域为靶标能够成功设计一系列多肽类融合抑制剂。本文综述了 SARS-CoV-2的6-HB构效关系及多肽类融合抑制剂的设计思路和改造方法,以期为开发抗SARS-CoV-2药物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新型冠状病毒六股螺旋束多肽融合抑制剂

    腰椎滑脱症的遗传因素与发病机理探究

    王嵩李峰
    323-327,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的病因学进展,并分析不同类型腰椎滑脱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检索知网、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关于腰椎滑脱的最新文献,并对相关的遗传学研究进行系统性分析。利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技术,建立基因库以探索腰椎滑脱与特定遗传标记的关联。结果 退行性、峡部裂性和先天性腰椎滑脱是常见类型,并可能与某些特定的基因变异相关。当前的遗传学证据有限,但初步结果支持腰椎滑脱与遗传因素存在关联。结论 本研究强调了深入研究腰椎滑脱的遗传机制的重要性。未来研究需要继续采用GWAS方法,并在符合伦理标准的条件下收集更多样本,以确立与腰椎滑脱相关的遗传因素。这将为阐明其病因学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并有助于开发针对性更强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腰椎滑脱遗传因素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病因学单核苷酸多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