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宁夏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宁夏医学杂志
宁夏医学杂志

刘天锡

月刊

1001-5949

nxyx@public.yc.nx.cn

0951-6723824;6727262;6710061

750001

宁夏银川市北京东路340号

宁夏医学杂志/Journal Ningxia Medical Journal
查看更多>>本刊是宁夏卫生厅主管、主办的惟一一份医药卫生专业技术期刊,主要反映宁夏医药卫生科技成果和专业工作经验,报道医学发展的新方法、新技术,介绍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新动向。本刊的主要读者对象为中、高级医药卫生专业人员。该刊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努力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力求体现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TEAD1在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张驰李礼燕茹裴建升...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转录因子TEAD1 在小鼠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为探究其作用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取 40 只SPF级雄性C57BL/6 小鼠随机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AMI组)和假手术组(Sham组),术后以普通饲料喂养至1、3、7、14 d处死并取材.本研究以实时心电图变化、TTC染色判断造模是否成功,使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心脏中TEAD1 的表达情况,使用TEAD1 免疫荧光和麦胚凝集素(WGA)染色双标法检测TEAD1 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TEAD1 在心肌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Sham相比,AMI组第3 天和第7 天TEAD1 在心脏中表达明显增加(P<0.05),AMI组各天数梗死交界区TEAD1 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且第3 天表达量最多,各相邻天数TEAD1 的表达量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转录因子TEAD1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表达,且相较于Sham组,AMI组表达TEAD1 的心肌成纤维细胞数量在急性心肌梗死后明显增加(P<0.05),以第7 天和第14 天较多,并主要在梗死交界区表达.结论 TEAD1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梗死交界区表达明显增加,且在心肌成纤维细胞中呈现高表达.

    TEAD1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成纤维细胞小鼠

    Nurr1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发挥抗炎作用

    王伟侯晓霖陈秋元潘晓玥...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小胶质细胞(BV2 细胞株)炎症反应中,核受体相关蛋白1(Nurr1)是否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及核转位发挥抗炎作用.方法 培养小鼠BV2 小胶质细胞株,将细胞分为Ctrl组、LPS组、C-DIM12(Nurrl特异性激动剂)组、siRNA干扰组、LPS+C-DIM12 组.利用CCK-8 检测LPS和C-DIM12 的最适作用浓度,用Western blot观察NF-κB和Nurr1 的表达变化,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液中炎症因子IL-6、IL-1β和TNF-α的水平,用免疫荧光观察siRNA干扰或C-DIM12 激活Nurr1 表达活性后,NF-κB及p-IκB 在 BV2 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LPS 刺激 BV2 细胞后,NF-κB 表达提高,炎症因子IL-1、IL-6、TNF-α释放量增加(P<0.05).C-DIM12 激活Nurr1 后,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都显示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而小干扰RNA(siNurr1)沉默Nurr1 表达后,NF-κB表达增加.在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中,NF-κB二聚体分子的结合分子p-IκB的磷酸化蛋白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显著升高,而C-DIM12激活Nurr1 后,p-IκB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Nurr1 可以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NF-κB表达水平并阻止NF-κB核位移发挥抗炎作用.Nurr1 可能是一个新的潜在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相关疾病的靶点.

    Nurr1NF-κB神经炎症小胶质细胞p-IκB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与死亡率的相关分析

    冯志红李璐吴丽华田娜...
    285-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β2 微球蛋白(β2-MG)与全因死亡及心脑血管死亡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120 例进行MHD的患者,收集患者透析前临床资料和生化检验结果,根据血清β2-MG水平三分位数将患者分为低β2-MG水平组(血清β2-MG<30.0 mg/L,n =40),中等β2-MG水平组(30.0 mg/L<β2-MG<38.8 mg/L,n =40),高β2-MG水平组(血清β2-MG≥38.8 mg/L,n =40).比较 3 组患者的基线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风险回归模型用于分析死亡率的影响因素.结果 3 组间体重、BMI、糖尿病史、残余尿量、透析龄、血磷、eGF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HD患者血清多因素β2-MG与残余尿量呈独立负相关(r =-3.475,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年龄、性别、血清白蛋白、肌酐、eGFR、体重和超滤量等因素后,高水平β2-MG是MHD患者发生死亡(HR =1.039,95%CI:1.003~1.076,P<0.05)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 =1.058,95%CI:1.015~1.102,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与β2-MG中水平组比较,β2-MG高水平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HR = 0.330,95%CI:0.126~0.861,P<0.05).结论 血清β2-MG是MHD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提示控制血清β2-MG水平可能改善MHD患者的预后.

    血液透析β2-微球蛋白全因死亡心脑血管死亡

    Pcv-aCO2/Ca-vO2联合乳酸清除率评估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研究

    马春霞刘莉雷震阚天燕...
    290-2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脓毒症复苏过程中,中心静脉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Pcv-aCO2/Ca-vO2)联合乳酸清除率(LCR)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探讨Pcv-aCO2/Ca-vO2 联合LCR对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92 例脓毒症患者于入科和复苏 6h 后实施中心静脉和动脉血气分析,计算Pcv-aCO2/Ca-vO2和LCR值.依据复苏 6h后Pcv-aCO2/Ca-vO2 和LCR值分为 3 组,A组(Pcv-aCO2/Ca-vO2<1.4和LCR≥10%)38 例,B组(Pcv-aCO2/Ca-vO2<1.4 和 LCR<10%)36 例,C组(Pcv-aCO2/Ca-vO2≥1.4)18 例,比较3 组患者一般情况、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估预后.结果 3 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系统(APACHEⅡ)评分、入科及复苏6h后心率、入科胆红素及肌酐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患者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科及复苏6h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机械通气使用率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A组(P<0.05).C组28d死亡率高于A组和B组(P<0.05).复苏6h 后Pcv-aCO2/Ca-vO2 联合LCR与APACHE Ⅱ评分及SOF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Pcv-aCO2/Ca-vO2 联合LCR能够评估脓毒症病情及预后.

    脓毒症中心静脉与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和动脉与静脉氧含量差的比值乳酸清除率预后

    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疗效、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

    卢海霞马玲马宏霞张延芳...
    294-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对比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血清微炎症指标及超声心动图相关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血液透析患者70 例,分为2 组,服用罗沙司他患者35 例,规律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患者 35 例,比较 2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 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CT、RBC、同型半胱氨酸、β2 微球蛋白、C反应蛋白及血沉.同时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常规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所有患者至少随访12 个月.结果 2 组患者基本资料、透析时间、原发病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组患者纠正肾性贫血疗效比较,2 组患者治疗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和红细胞计数(RB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2 组患者治疗后β2 微球蛋白水平和C反应蛋白水平都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罗沙司他组治疗后β2 微球蛋白水平较 rHuEPO组治疗后明显减低(P<0.05).2 组患者治疗后心脏彩超中室间隔舒末厚度(IVs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2 组患者治疗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2 组患者治疗后Hb与LVEF值呈正相关(r =0.1928,P<0.05).结论 慢性肾脏病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使用罗沙司他与rHuEPO 相比,能够更好地纠正患者的贫血状况,降低血清微炎症指标,改善慢性炎症状态,且对心血管的相关指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所以罗沙司他在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安全性更佳.

    罗沙司他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血清炎症指标同型半胱胺酸超声心动图

    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评估瓣膜功能正常的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亚临床左室心肌功能

    吴楠王栎茗王莉莉纳丽莎...
    299-3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压力应变环技术(PSL)技术评价瓣膜功能正常的二叶式主动脉瓣(BAV)患者亚临床左室心肌功能.方法 收集二叶式主动脉瓣患者作为病例组(BAV组,n =40),另选取主动脉瓣三叶瓣(TAV)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TAV组,n =40).各组获取2D-TTE参数,包括LVDd、LVDs、IVSd、LVpWd、MpA、LAD、LVEF,计算E/A、E/e'值.应用 2D-STI技术获取左室GLS,应用PSL技术获取心肌做功参数,包括GWI、GCW、GWW及GWE.计算升主动脉AosI、Aortic Strain和AODSI.比较2 组之间的差异,分析BAV组左室心肌做功参数与升主动脉Aortic Stain、AosI、AODS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2D-TTE参数:BAV组较对照组E/A和E/e'参数均有所下降(P<0.05);BAV组较对照组GLS(绝对值)、GWI、GCW和GWE下降,GWW升高,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V组Aortic Stain、AODSI值较TAV组下降,AosI值较TAV组增加,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V 组中 GWI、GCW 与 Aortic Stain、AODSI 呈正相关(r 分别为 0.716、0.395、0.265、0.359,P<0.05).结论 PSL技术能够早期检出瓣膜功能正常的BAV患者亚临床左室心肌损害;瓣膜功能正常的BAV患者早期亚临床左室心肌损害可能与升主动脉结构或功能有关.

    二叶式主动脉瓣左室压力应变环技术心肌做功主动脉瓣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筛选破裂性腹主动脉瘤的铁死亡特征基因

    苗玉林王磊田博文丁超...
    303-3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索铁死亡相关基因在稳定性腹主动脉瘤(eAAA)与破裂性腹主动脉瘤(rAAA)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筛选出rAAA的铁死亡特征基因,为进一步揭示rAAA的分子机制提供新思路.方法 通过GEO数据库下载GSE98278 数据集,并从FerrDb数据库下载铁死亡相关基因集(FRGs).采用R 4.1.1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通过Limma包获得eAAA和rAAA组织中的铁死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FDEGs);使用clusterProfiler包和Cytoscape中的ClueGO,对FDEGs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功能注释分析.使用随机森林算法对FDEGs进行分类重要性排序,确定重要性评分Top 3 的基因为rAAA的铁死亡特征基因,分析特征基因在eAAA和rAAA间的表达差异,并绘制诊断性ROC曲线评估其对rAAA的诊断价值.结果 使用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出3 个rAAA的铁死亡特征基因(SLC39A14、NDRG1 和TRIM21).相比eAAA,SLC39A14、NDRG1 在rAAA组中高表达,而TRIM21 在rAAA组中低表达(P<0.05).结论 SLC39A14、NDRG1 和TRIM21 是rAAA的铁死亡特征基因,可能为其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破裂性腹主动脉瘤铁死亡随机森林

    孕前女性维生素D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生秀王金霞张亚娟牛旭东...
    307-3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孕前女性维生素D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孕前女性营养状况和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405 名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维生素D缺乏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 孕前女性维生素 D水平为13.04(10.30,16.48)ng/mL,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为 9.6(8.0,11.5)μmol/L.二元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35岁(OR =2.491,95%CI:1.181~5.255)和夏季(OR =0.235,95%CI:0.066~0.834)是维生素D缺乏的影响因素.自费(OR =6.501,95%CI:2.501~16.900)和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检测中风险(OR =17.933,95%CI:3.916~82.124)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 银川市孕前女性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较高,应当重视孕前女性维生素D的补充和控制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保障围产期健康.

    孕前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

    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抑制口腔扁平苔藓角质细胞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赵文艳霍永力马双兰福生...
    310-3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口腔扁平苔藓(OLP)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通过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评估无血清培养基扩增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P-MSCs)的间充质干细胞属性;利用脂多糖(LPS)处理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体外模拟OLP炎症模型,采用Transwell与DP-MSCs共培养,CCK-8 法检测DP-MSCs对HaCaT细胞增殖的影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旁分泌含量;Westernblot检测p38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所分离培养DP-MSCs具备典型的间充质干细胞形态特征及表面标志分子.与LPS处理组相比,CCK-8实验结果显示,DP-MSCs共培养组显著提高HaCaT细胞的增殖能力(P<0.05);ELISA检测结果表明DP-MSCs共培养可以有效抑制LPS介导HaCaT细胞TNF-α和IL-6 的旁分泌含量(P<0.05);Westernblot实验结果显示,HaCaT细胞经 LPS 处理后 p-p38 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而与 DP-MSCs 共培养可显著抑制磷酸化 p38(p-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2190 可协同DP-MSCs抑制LPS刺激HaCaT细胞中TNF-α和IL-6 的旁分泌水平(P<0.05).结论 DP-MSCs能显著恢复LPS对HaCaT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通过抑制p38 MAPK信号通路下调TNF-α和IL-6 的旁分泌水平,降低LPS介导的HaCaT细胞炎症反应,为口腔扁平苔藓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口腔扁平苔藓角质细胞炎症反应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对配偶间性传播的影响因素分析

    陈晓颖宋玲蒋岸赵立华...
    314-3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宁夏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对配偶间性传播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截至2022 年5 月31日,现住址在宁夏5 个市19 个县区的现存活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及其配偶,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内容包括艾滋病夫妻性行为特征、安全套使用情况及生育愿望等.结果 2 类家庭中,夫妻关系好相对于一般及差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危险因素(OR =3.501,95%CI:1.742~7.037);使用安全套和每次用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保护因素(OR =0.513,95%CI:0.243~1.085;OR =0.208,95%CI:0.070~0.620);职业中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对于农民、长卡司机、工人、家务及待业是艾滋病家庭配偶间性传播的保护因素(OR =0.318,95%CI:0.148~0.684).结论 职业是农民、长卡司机、工人、家务及待业的夫妻关系好的家庭中,并且在夫妻性生活中不使用安全套或者不是每次都用的对照组家庭,是预防艾滋病配偶间性传播的重点人群.

    艾滋病性行为特征配偶间性传播